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共23页).doc

    • 资源ID:13830999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共2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4 下课了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2、学说话。“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二、 课中操。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三、行为指导。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5  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背景知识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教学过程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二、活动指导。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16 我的家教学目标1. 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2. 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3. 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背景知识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17 我是浙江人教学目标1. 能在全国地图中找到浙江省。2. 知道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3. 感受我是浙江人的骄傲。背景知识中国地图是指为明确中国版图而绘制的.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西岸,是一个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包括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及其包括在内的附属各岛。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海里,中国的宽度为海里。国土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浙江,中国的一个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南翼,东临,南接,西与、相连,北与、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400多万,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之一。全省人口绝大部分属,其中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8%以上,部分江浙民系人口使用话(又称徽语)。除此以外还有、畲话、等语言人口分布在省内个别县市。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共11个省辖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2个、22个、35个、1个。再下分为乡级行政区,截至2007年底时共有1516个,包括754个,457个(包括14个)和304个。22个县级市名义上直属省政府,由地级市暂为代管。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山、河、湖、海,滩、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蛟龙,或欲比天高、或试比海深,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万马奔腾的美丽画卷。奇山异水,哺育出一代代杰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处处人文古迹。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有西湖、千岛湖、富春江-新安江、雁荡山、天台山、嵊泗列岛、双龙洞、仙都、雪窦山、浣江-五泄、江郎山、仙居等1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钱湖、方岩、等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金华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有7个,20个。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是哪里人”,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同学、家人沟通,怎样介绍自己的省份,能够在全国地图中指出浙江省的位置,并加以描述。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是浙江人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浙江各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浙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由11个地级市组成,每个地级市里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是哪里人。教师可通过谈话:“你是哪里人,你的家位于中国的哪个位置?”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浙江省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周边有哪些省份?可引导学生用“浙江省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省份”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浙江的地形。活动二  了解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说说浙江省内有哪几个地级市。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在地图上出示各地级市的名称,使学生能知道11个地级市分别处于浙江的什么方位。活动三  浙江是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 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中分别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除了这些景点以为,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谈谈你的感受。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18 杭州和西湖教学目标1. 知道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2. 知道杭州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3. 感受杭州个风景点的魅力。背景知识杭州位于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也是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杭州是省(经纬120.2E,30.3N),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东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文化、科教中心。也是最著名的之一,“、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的由衷赞美。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杭州拥有两个级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 保护区;七个千岛湖、午潮山、富春江、半山和;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杭州还有25个、国家级9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120余处。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四址”为重点发展观光游,以把打造成世界级品牌为目标发展会展游,以举办2006年为契机发展休闲游,形成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合力打响“杭州景观”品牌。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的西方,它以其秀丽的和众多的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处在 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杭州西湖十景:形成于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你去过杭州吗?在你印象中的杭州是怎样的?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杭州和西湖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杭州和西湖等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杭州和西湖的美,知道西湖十景分别有哪些,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都向往杭州之行,希望能去杭州感受杭州和西湖的魅力。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介绍杭州教师可通过谈话:“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你去过杭州吗?对杭州有哪些了解”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杭州有哪些美景?你想去杭州旅游吗?传说西湖是一颗天上落到人间的明珠,你是怎么认为的?活动二  感受西湖美景杭州西湖有哪些景点?你知道西湖十景吗?杭州西湖十景:形成于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19 乘车去杭州教学目标1. 知道去杭州需要乘车。2. 了解乘车时的文明习惯。 背景知识小学生乘车礼仪1.遵守乘车秩序,排队上下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不打闹和高声喧哗。2.在公共汽车上行为要文明,不拥挤,不打闹。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3.在公共汽车上用语要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高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和司机开车。4.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5.乘车时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钱物,下车时记得带好东西。如果拾到物品,主动交公。乘车安全小常识(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一路,因为公共汽车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去杭州旅游怎么走?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活动要引导学生知道乘车要文明,学会乘车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乘车去杭州。创设情境:知道了杭州西湖很美,想去杭州旅游怎么走?乘汽车去好了。不正规的车不能乘,不要坐超载车,先去车站售票处买票。活动二  文明乘车乘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算是文明乘车?不能乱丢垃圾;行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乘公交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20 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节日相关的小吃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背景知识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文化,地域广大,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度重阳的情形。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吧。通过活动,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准备1,问题 :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你最喜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访,力求帮助和支持。3,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活动二,分组 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自主选取活动的小主题,并指定小组研究性活动计划。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3,承担任务(1)    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2)    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3)    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4)    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5)    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活动三:社会调查,收集,研究,交流,创作1,根据需要事先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2,如果你遇到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记录;3,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4,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 活动四:分组交流,展示,表演,操作1,口头交流(1)    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2)    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3)    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4)    朗读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民族、谚语。2,展示:(1)    已裹好的粽子;(2)    已做好的月饼;(3)    出示彩灯、龙舟、中华绳结;3,表演有关节日的文艺(个人或团体)活动五:总结收获和存在的问题1,讲收获,谈体会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发表意见21 清明节的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背景知识1、提出问题, 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2、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3、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4、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5、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6、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7、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认识了解清明节 一 课前任务: 1、做调查:调查采访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清明时,家中会有哪些做法和习惯;清明节是怎么回事?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观察:这一天来到前后,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实的调查所得。 4、记录自己调查、观察的结果;(调查要写出时间及具体的事例,可列表呈现) 、引入主题: 春风里的清明节 、互相介绍: 把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学会互相学习。  、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二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见,“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1利用交流的时间逐渐调整整理自己调查结果与见闻; 2学生先对自己和大家的结果进行对比,后请学生在汇报中深入思考,人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哪些活动是积极有益的,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3清明节我们学校的祭扫活动有怎样的意义?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谁。 4讲一讲你所知的英雄事迹,归纳出要学的精神与品质。 三 寻找、确定研究话题  1 教师先将本次主题活动训连目标明确的提出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更强。 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清明时生活的变化 训练大家的交际能力对市场进行调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费情况 看看、问问邻居或长辈是否消费,趋向是怎样的  训练大家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时分各地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食物、有什么意义查找英雄事迹、将观察采访调查的结果做一个统计,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设计其他的总结方式。 训练大家的资料分析能力针对统计的结果,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因此又有怎样的想法产生。 2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训练目标,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题。 四 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进行计划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汇报与延展   “今天的清明时节” 一  总结前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小组内沟通,调查自己家、亲戚家,观察邻居、市场、街头等地过清明时的种种情况。 2、小组整理要求:将自己小组真实的调查所得,整理起来。 3、比较小组成员调查的结果;(调查要写出具体的金额或累计金额,可列表进行对比)发现共性问题 、引入主题: “今天的清明时节” 、互相介绍: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发现和资料,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小主学会互相学习,总结汇报的方式。  、小组整理调查结果,练习汇报。 二  小组汇报  学生评价(训练评价能力) 1主题明确 2小组成员都有参与 3任务完成好(采访纪实、统计结果) 4有自己小组的思考或认识(针对不良现象,有真确看法) 三  评出小组活动胜利完成的小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学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纸、细线、剪刀、别针或细铁丝、固体胶、半透明纸) a 面巾纸白花     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师在疑难处予以解答 五 学生在报告中将自己的想法交流结果总结补充完整。 延伸:请父母参与设想或提出意见 ,使民间节日过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22 过端午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端午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端午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组员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话说节日、导入主题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底蕴的传统文化,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过10来天将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五月端阳师:对、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个月前我们一起走近了五月端阳,通过每一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小主题到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外活动探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对五月端阳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将这一个来月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端午探源”的成果。二、小组成果汇报第一小组汇报“端午探源”   生:纪念伍子胥   生:孝女曹娥说   师: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端午来源的几种说法,听了他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师:看来端午节来源各有说法,而且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实端午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提起端午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屈原说师:深入人心,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我想这跟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等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代表跟我们一起分享“走进屈原,再探来源”的成果汇报。第二小组汇报走进屈原,再探来源,他们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整理思路向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及有关屈原的情况。1、学生出示课件介绍屈原简介及生平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他曾写了很多的诗篇被后人流传其中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等作品最著名的悲壮诗是离骚    2、请学生上台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3、引导大家一起学习屈原的作品师:像离骚中的许多诗词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我们的端午节从形式上看虽为划龙舟,食粽子,其实质上也就是将屈原的这种民族精神一脉相传。师:那你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生:A、划龙舟   B、食粽子 吃鸡蛋   C、悬艾叶、菖蒲、蒜头  D、系五彩丝E、佩香囊   F、饮雄黄酒等师:是的,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记得我们第三小组“粽缘小队”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下面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汇报他们的成果,端午习俗之一食棕子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这个小队亲临龙霞某粽子作坊长,采访了工厂主任,参观了粽子的生产过程,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怎样包粽子。1、学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主要是源以纪念屈原的传说;2、播放录象介绍泽雅粽子的总体特色:品质上乘、品味独特、品种多样;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3、经验介绍粽子的做法。4、请代表畅谈这次活动的感受。师:粽子的确是一大美食呢!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发现包粽子其实也挺讲究的,要包得有棱有角、又结实,还需下点工夫好好学学。那么这几天我们就在我们梧田周围听到锣鼓声声、吆喝声声,那就是我们五月端午的划龙舟,接下来请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在汇报之前,先来欣赏研究“端午诗词歌谣”小组代表给我们带来歌曲赛船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1、划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起源于古时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他们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但是仍然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每年五月五日,人们都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2、展示小组课外访问龙舟制作负责人的纪实4、介绍划龙舟的意义及活动感受师: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来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请第五小组的同学为我们汇报“挂香囊、做蛋袋”第五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挂香囊、做蛋袋”1、香囊作品欣赏:2、小组代表指导大家制作蛋袋师:同学们从这小小的蛋袋中我们感受到了端午的气息,就让我们携带自己亲手制作的蛋袋一起走进快乐的五月端阳。三、谈感受总结    师:同学们,刚刚每一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一一展示,我们看到了一个来月每小组的点滴收获,在这收获之余,我想通过汇报之后,每个人对这次活动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或某些疑问,下面我们再相互交流一下吧。   同学之间纷纷谈感受或提出某些疑问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堂课将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端午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将继续下去,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养成传统节日铸造的中国传统文化。 23 牛郎织女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篇民间故事的两条线索,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理解作者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教学重点:1、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教学难点:1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2、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夜空群星闪烁图。师问学生看了此图想到了什么?引导: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分别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二、背景介绍: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小农生产者要求摆脱农奴性,在经济上获得较多的自由,生活上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小农经济的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表现了小农生产者在封建束缚下没有自由的苦闷情绪。三、阅读课文,感知牛郎织女的故事四、说故事比赛。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讲牛郎织女的传说。五、评比1、 小组讨论,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2、全班集体评比。六、活动小结今天你高兴吗?你想说些什么?24 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道张乐平的生平,感受他的主要艺术成就。2了解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漫画故事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增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背景知识1、漫画大师张乐平。张乐平出生于1910年,原名张升,浙江海盐人。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923年,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30年代初期,经常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在上海诞生,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第二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引起轰动。1949年,在宋庆龄支持下,张乐平创办了“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1950年,张乐平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张乐平还在小朋友、儿童时代等刊物上长期为儿童作画,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除了漫画,他的年画、插图、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国画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张乐平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人们称他为“人民画家”。2、“三毛”与三毛流浪记。“三毛”的形象最早诞生于1935年,1938年暂别读者,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复活。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破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烤火取暖。张乐平在他们跟前站了很久,心里十分难过,但在当时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只能黯然离去。第二天早晨经过那个弄堂口,发现三个流浪儿已经冻死了两个,另一个也已经快不行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此情此景使一向喜爱孩子的张乐平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颤,他深切同情着流浪儿的悲惨命运。他想到,为何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生活,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严厉的控诉呢?于是,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就这样诞生了。教学过程1、走近张乐平。了解创作背景有利于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认识。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张乐平的生平事迹,了解张乐平生活的时代背景,增强感性认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张乐平漫画创作的意义作好准备。2、说漫画故事。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的漫画代表作,其形式往往是通过四幅连环画反映一个生活的故事。课前,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漫画三毛流浪记。课中,让学生根据漫画内容讲故事,使学生在看漫画、讲故事中了解漫画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3、比童年生活。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带来自己生活中的照片,和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比一比童年生活,使学生深入体会旧社会穷孩子悲惨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并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4、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课程资源1、和流浪儿交朋友。1949年前,上海陈家木桥是流浪儿的一个集中地,张乐平常到那里,坐在流浪儿中间,想和他们搭上话。谁知根本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原来流浪儿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第二天,张乐平换上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有几个流浪儿围了上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了,成了他们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看到许多事情。后来,这些都被作为素材画到三毛流浪记中去了。2、“三毛之父”的由来。1935年,自从一个只留三根头发的光头小孩三毛在上海小晨报上诞生后,四十年代长篇连环漫画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在申报和大公报上刊载,五、六十年代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发表,七、八十年代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等作品的又连续发表,“三毛”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张乐平也被誉为“三毛之父”。     25  江南神童骆宾王教学目标1、知道骆宾王的生平与主要文学成就,激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2、领悟“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道理,珍惜光阴,增强自信心。背景知识1、骆宾王生平简介。骆宾王(约626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他在道王李元庆府中做属员。麟德元年(664),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齐州各界推举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后被擢为奉礼郎,不久因故而被罚从军西域。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提拔为侍御史。但好景不长,因被诬而下狱。次年,遇赦出狱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准备改唐为周。九月,徐敬业据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积极响应,被任为艺文令,写下了著名的讨武上瞾檄文。当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时,连连赞叹,认为这样的人才不被重用真是宰相的过错。两个月后,徐敬业兵败,从此骆宾王下落不明。2、历史上的中国“神童”。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神童”:秦朝甘罗12岁立大功,被秦王拜为上卿。南朝文学家刘孝绰6岁能文,阴铿4岁诵诗赋,一日千言。初唐四杰中,卢照邻幼年即“阅礼而闻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共23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