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豆防治常见病虫害(共5页).doc

    • 资源ID:13840603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豆防治常见病虫害(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重大病虫害 通过采取农业(如抗性品种、健身栽培、水肥科学管理、减少病虫侵染源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将重大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大豆优质、稳产和高产。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准确测报,选择高效、低毒、专用农药,适时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每亩增产10以上,增收30元以上。同时,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施用费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技术要点: (1) 大豆害虫防治技术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 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精准防治。 农业防治:a.利用抗(耐)虫品种。无毛、荚皮组织坚硬的品种抗大豆食心虫;b.合理轮作。采用与非豆科作物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降低越冬虫口数量;c.翻耕豆茬地,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减少虫源。 物理与生物防治:a.采取黑光灯、频振式诱蛾灯诱杀;b.利用白僵菌粉1.5千克对细土或草木灰13.5千克混合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使脱荚落地的幼虫接触白僵菌孢子,发病死亡;c.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每亩放蜂量2万3万头。 化学防治:a.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在成虫初盛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4垄前进5米放一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杈上;b. 用菊酯类药剂在成虫高峰期后57天内喷雾防治成虫:每亩2530毫升药剂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 常用药剂:80%敌敌畏乳油、25%快杀灵乳油、溴氰菊酯、来福灵菊酯等菊酯类药剂。 适用范围:东北和黄淮大豆产区。应在当地植保部门指导下确定防治时间。 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足水量,细雾喷施,不留空白。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食叶性害虫防治技术 豆田危害较重的食叶性害虫有苜蓿夜蛾、豆卜馍夜蛾和草地螟等。 农业防治:a.大豆收获后,实行秋翻,破坏越冬环境,使在土中越冬的蛹死亡;b.根据成虫产卵对寄主植物的严格选择性,在成虫产卵盛期后、孵化前,铲除杂草特别是藜科杂草,并及时深埋处理,减少虫口密度。 物理与生物防治:采取黑光灯、频振式诱蛾灯诱杀;保护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在草地螟产卵盛期,每隔56天放赤眼蜂1次,共23次,每亩放蜂0.32万头。 化学防治:在百株有23龄幼虫80100头时开始用药。 常用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20%除虫菊酯乳油、5%来福灵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 适用范围:东北、华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大豆种植区。本防治技术适合所有大豆食叶性害虫。 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水,细雾均匀喷施,不留空白。 (2)大豆病害防治技术 大豆灰斑病 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并要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b.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c.注意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d.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剔除病斑种子;e.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d.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病。 化学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及气象预报,在结荚和鼓粒期喷药,以控制籽粒病害。 常用药剂: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 适用范围:东北地区。 注意事项:必须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施药时要按要求对水,细雾均匀喷于感病部位,以保证防治效果。 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休眠体(胞囊)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主要依靠抗病品种和合理轮作结合施用药剂进行综合措施。 农业防治:a.选用抗(耐)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使用;b.避免重茬和迎茬,在黑土轻病区坚持3年以上的轮作,在盐碱土和沙土地区要实行56年以上的轮作;c.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并适当补充锌和锰等微量元素,提高大豆抗病能力;d.加强豆茬耕翻,降低虫源。 生物防治:淡紫拟青霉菌剂等生物制剂可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在大豆播种前选用可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种衣剂拌种。 适用范围:全国大豆产区。 注意事项:该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因此,要注意减少病害传播,控制疫区发展。 大豆花叶病防治技术 大豆花叶病的病原是病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剂来防治。该病在田间由蚜虫传播,因此,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不带病毒的种子、配合大豆蚜虫防治为核心的综合措施。防治的关键是控制蚜虫的发生、传播及危害,达到“切断毒源,治虫控病”。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将其控制在点片阶段或盛发初期。 农业防治:a.推广抗(耐)病品种。 b.播种前对种子严格精选,剔除褐斑粒;c.建立无(低)毒种子繁殖体系和健康种子田。种子田要选用健康种子,在蚜虫发生前结合铲地清除病苗,种子田与毒源隔离100米以上,以防止外源传播;d.避免晚播,使易感病期避开蚜虫高峰;e.大豆田出现蚜虫时要及时防治。可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来福灵乳油、10%吡虫啉(又称大功臣、一遍净、扑虱蚜、虱蚜净等)或2.5%溴氰菊酯乳油;f.清理农田周边杂草,清除蚜虫越冬场所。 物理或生物防治:可在田间放置银灰塑料薄膜驱蚜。田间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和次数,保护草蛉、瓢虫和食蚜蝇等蚜虫天敌。 化学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在78月份,还可结合治蚜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 常用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等。 适用范围:所有大豆产区。 注意事项:喷雾要做到均匀,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要统一行动,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大豆锈病防治技术 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结合农业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a.选用抗(耐)病品种。b. 在发病严重的地区,可改秋播大豆为春植,避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c.合理轮作和间作,清沟排涝,降低田间湿度;d.中耕除草,改变田间小气候;e.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f.秋大豆地区不种田埂豆,可减少病菌数量。 化学防治:做好预测预报,重病年适期喷药。 常用药剂:三唑类药剂、三嗪酮、粉锈灵、百菌清、邻酰胺、苯来特、嗪胺灵、代森锰锌等。 适用范围:南方大豆锈病发生区。 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水,均匀喷雾于叶部。防治要及时,尤其当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要及时控制病害发展。 大豆最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豆天蛾:以幼虫(俗称豆虫)为害大豆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轻则吃成网孔,重者将豆株吃成光杆,不能结荚,影响产量。为害盛期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至8 月下旬,初孵化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叶背,12龄为害顶部咬食叶缘成缺刻,一般不迁移;34龄食量大增并转株为害,是药剂防治的适期;5龄是暴食阶段,约占幼虫期食量的90%。防治方法: 在幼虫3龄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杀。 2.大豆造桥虫:以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将叶片吃光造成落花落荚,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杀。 3.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降低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在幼虫孵化后蛀入豆荚前,及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倍液、52%农地乐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0.36%百草1号乳油80010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20002500倍液喷杀。 4.大豆灰霉病大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危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开始呈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5毫米,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斑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斑点,相互合并使叶片干枯。田间防治方法主要是叶片发病后及时打药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效果较好的防治农药有: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克;2、40%多菌灵胶悬剂,亩用量100克;3、80%多菌灵超微粉,亩用量5060克;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克。5 40%灭病威胶悬剂,亩用量100ml。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时,下午37时,喷后遇雨要重喷。5、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侵染而致,属病原细菌。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6、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开展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80%大生M45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雾。上述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大豆防治常见病虫害(共5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