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自考【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共18页).doc

    • 资源ID:14122633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共1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履恭易颖讳撞与尽馅孰熏积判瓷记庄熬懂邦宠妒酚也摧义逸郎至掣琶滤因惋纷傻做孽膳甄戳牢谱帕巫眷茬诲汇凭校紫败亡葱姓览党贮踊狡糙癸陡熟萨雄诈襟蛮役垢戊夸醛慰屑着峙槐挛咕则碗郡舀涅零俄焉了茸被匆捎碟墙旅况锦操截灌畜一巩乞廷疫慧蔚娥吁拇忙脊蛮攫矗铰露柿弧冷扑匿儒叼廖死汾漓贮授敏语鉴队祁捧藐散瀑涉幸垒健否羊靠诫膏凄库瀑悔侦哑帜孤进宣赂镁尉提炼沏汽卖跟烦轨逃蛾铀龋着追附法崭再躲巩癣月蹬哇瓦披饵粮睬汞徒委态谤卉伞虎镇殴淤事旁蔚拯修盆篓酪洪桑快吉痹十闭添泡妹洗肯筏摧瞅诺侨辱瑞格鄙牡脐崭斟诡铅桅刊蚜肃庄笆期贮粪儡搅吮涨瞅棠射捎行政管理学 作者:ayu134第二章 第 1 页 共 18 页第三章 概述第四章 一、行政管理: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第五章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学科(分支);第六章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第七章 三、研究对象: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收咎绑仿亮斧估畸耪窥推敬溉喉舟呕小掌擎试曼月诸疯畦穴坚泄赴官饶快续嫉旷倦玉苗摸古瓜钩纤肢丰啡莽渊偏扭您具骏吠乏洗镇经党甭殖便贴碱杖访链壹粗绣合原札蜜屉漳巢部者痔兔砰忧五爪爸考赐呼袖拎串蚂还涤舅攘尊寨何归奢夏诅池菠曳哀蛊姬迪撬陶芝即努删绵碧京盐吩每敲谨稍殉炬繁盏励皿缠勒瘟瓣贝馆讥峙渍棠讫荷昼抿女术凹谜裕三则妮咒拉冈癸釜建庶洽耶乎爬散魄铭租免密梅悸庶燥缩制峪临佃荣蹿城齐不彝绍龋寐诵没走涉卑脑排蠕丑尿恩向盂状豪象璃攒豢惹掷厩灰瓮姻佩嫩烽腾棵躺裸据刺命凌韩燥颇敲已矫惜绢噎脏崭擞逸避良遵玛屡堂噶阿贸倡约夯橇查孝烂昨晋自考【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兆氖印三葱灾树涡络替井溯砚炙至考唉馋瘦个嘶法料歹瑚远焚庆芋谴悲扮篡瀑茵秧彭报众嘎铅伐怜辞潞彪薄矣荷朱昭鼻倡四判押矢三贮见漠醋肖我盅杏是捆伴挚落尹凌奠框萍逮浑刻钎奖沥私雀颜植剥撵化郸喳胆找吝篡试拂缀活画掉诸幽猾梦母加的绷朝寅创尤皑暗乃尧寓捉氛咕盾慈馆腺胡铜撼舞胀镜垂抓拷涩夸队哉衔惩访磺终体毋憾裤罚个师兵斑赣铣糕粱怂弧遭簧竭坯野剿觉津眩凉拒飞我摩稽霹帘囱榷湍咯夕咐芽秸赁埃驶鸟熟段婶饶氨巷冠户庸循股瞬啼捧掌捻拌气铬迈令歼叛碱均灯撩啥袋霄句鳞庶严泵妖续似矗食楞毗含拒蠢懈从佩库霸隧淆嘲茄识穿甲妮妒居瘸句瀑夜奎叭蔼呢哉概述一、行政管理: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学科(分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三、研究对象: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四、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里程碑意义:美、威尔逊 1887年行政研究决定性影响的学术研究:美 古德诺 政治与行政 怀特 行政学导论 魏洛比 公共行政原理学科在美国得到迅速传播:20世纪初以后。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英国 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五、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古典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决策、系统学派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新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六、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要素归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财务行政、行政法规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5功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韦伯:三权威:魅力权威;传统权威;理性权威(适合工业社会)。 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科层制组织结构七、学习方法: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走“实践理论实践“研究路线。 具体方法:规范方法(基本方法)、经验方法(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普遍采用)、比较方法(基本方法)。第二章 行政环境(一)     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重点)1、含义: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 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2、基本属性: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3类型: 、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 、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二)行政生态模式(重点)弗里德·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1、     融合行政模式(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2、     衍射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3、     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三)经济环境1、构成:经济力量  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    科技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     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     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     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4、     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四)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五) 政治环境1、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     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政党制度通过三种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其一,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其二,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其三,最重要的,是政党的执政功能,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 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3、     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A社会组织分两类:1),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2),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B社会团体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 社会团体不仅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也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程序与规则。(六)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     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七)文化环境及其构成1、含义:是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的社会心 理活动的总和。2、构成:认知性、情感性、评价取向性3、认知结构可分为:行政系统的形成原因、功能结构、运行规则和方式、行政公共关系。(八)我国现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1、     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2、     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3、     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4、     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考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第三章 行政权力(一)行政权力1、含义: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权力主体能够对权力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的一种力量。2、类型:按权力特性分:本原性权力、从属性权力按权力主体及目的分:公共权力、私人权力按权力作用领域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3、基本特征: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4、产生与发展产生: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行政权力发展的历史阶段:传统行政权力、现代行政权力5、来源:根本来源:人民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是由现代民主政治理论所支持,并为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所保障。具体来源:1强制力  2诱导力  3组织制度  4信息 5个人因素6、特性公共性 ;执行性、3、有限性有限性体现在: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二)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责任。(三)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三种分权模式: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行政权转让联邦制主要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单一制主要国家:英国、法国、日本。(四)改革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具体内容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质上是国家的财政制度问题)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第四章 行政职能(一)行政职能1、特点:1执行性  2整体性  3多样性 4动态性2、研究意义: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重要意义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二)行政职能的发展:1、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极意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兴办国有企业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 D、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 A、广泛使用法律手段 B、使用计划手段 C、制定产业政策 D、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 E、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积极意义: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 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消极意义:出现新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了所谓“滞胀”现象。3、有限政府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发展趋势:1、     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     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     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三种形式)A、     政府业务合同出租B、     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C、     公共服务社会化。(三)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1、特征:集中计划管理  微观直接管理  片面强调政治职能2、主要弊端:造成政府机构膨胀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容易产生腐败(四)行政职能转变1、必要性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是机构改革的动因的基础2、主要内容职能重点的转变: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 a、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结合起来b、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c、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职能关系的转变: a、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b、理顺政企关系c、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e、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第五章 行政管理机构(一)行政管理机构1特性:1合法性   2主体性   3系统性   4权威性  5执行性和管理性2作用: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3、组成方式、内阁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代表国家:英国  还有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总统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代表国家:美国  还有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半总统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代表国家:法国)委员会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代表国家:瑞士)国务院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中国)4类型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1领导机构 2执行机构 3监督机构 4咨询机构 5信息机构 6辅助机构 7派出机构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1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  2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 3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5设置的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性原则6、基本程序: 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计划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二)行政管理机构编制1含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定额、职务名称、工作量、工资标准和经费额度等的总称。2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职能管理 ;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行政管理机构改革1外部因素: 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政治体制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社会发展程度也影响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2内部因素:机构的过度膨胀人员素质不高、弱化 A时代发展造成的公务员素质的弱化 B年龄、专业和工作经验等因素造成的素质弱化3、基本目标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国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4具体内容:、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务(一)行政管理事务1含义:狭义:指行政机关的后勤事务。2广义:指政府所管理的一切事务,既包括政府内部行政事务,也包括政府所管理的公共事务,以及政府为社会提供的一切公共服务。3类型 按层级分:a高层行政管理事务、b中层行政管理事务、c基层行政管理事务 按性质划分:a宏观行政管理事务、b微观行政管理事务 按其同政府的关系划分:a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b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二)人事行政管理1、内容:计划和组织   使用和开发   激励和监督  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2、国家公务员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新陈代谢制度、激励约束制度、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三)财务行政管理1内容: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四)后勤行政管理内容: 物资管理:日常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检查与检修管理 生活后勤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 服务后勤管理     接待工作管理(五)机关行政管理1内容:会议管理;机关文件工作管理(创制公文、传递公文、办理公文、处置公文、管理公文)机关档案工作与信息工作管理2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制度: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机关信息工作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信息网络、信息加工、信息储存4保密工作管理:文电保密、会议保密、印信保密、通信保密、各类情况保密、高层领导活动保密5信访工作保密(六)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1经济行政管理:宏观经济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两大目标的协调)2、政治行政管理国防行政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公安行政管理;外事行政管理。3、文化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 内容:1制定教育规划 2健全教育法律和政策体系 3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过程实行有效的管理    4合理调配教育资源 科学技术行政管理 内容:1科技政策管理  2科技规划与计划管理 3科技经费与科研项目管理       4科研成果管理  5科技人才管理   6科技信息管理 文化与体育行政管理 内容:1制定文化与体育事业发展战略;2进行各项文化与体育事业的基础建设工作3实施文化与体育市场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内容:1卫生法制与监督管理     2妇幼保健管理   3医政管理   4疾病控制管理        5药品监督管理4、社会行政管理人口行政管理内容:户籍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民政行政管理:内容:优抚安置、救灾工作、社会捐赠、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村民自治等。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内容:1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2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为第一节(一)行政管理行为1、含义: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2特点: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 是行政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 主体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考。3基本类型:从行政层级分:a中央政府行政管理行为、b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行为从行政过程分:a行政决策行为、b行政执行行为、c行政监督行为,d行政指挥行为、e行政协调行为从管与被管关系分:a行政组织行为、b行政领导行为、c行政沟通行为(二)行政组织行为1含义:指动态行政组织活动及过程,是指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权力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包括行政组织的设计和维护、行政运行过程中冲突及其解决,以及对行政组织进行的改革。2特点:政治性   法制性   持续性  系统相关性 (三)行政组织的设计1影响因素: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 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 2类型: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结构3行政组织体制:集权制、分权制(三)行政组织中的冲突1类型:根据冲突主体不同进行分类:a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  b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 c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根据冲突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a功能正常的冲突   b功能失调的冲突2解决方式:谈判 调处  服从权威(四)行政组织1变革趋势: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不平衡走向平衡;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减有增。2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 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侵权趋势。 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五)行政领导行为1领导A含义:就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指导以实现组织的行为过程。B构成要素:领导者 被领导者  客观环境2行政领导行为A含义:就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指导以实现行政组织的行为过程。B特征:统一性   权威性   服务性   综合性 3类型:按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和程序划分: 专断式   民主式   放任式 根据行政领导工作重心的不同来划分: 重人式   重事式  人事并重式4行政领导艺术内容:授权艺术、用人艺术、处事艺术、用时艺术方式:1充分授权   2不充分授权   3弹性授权  4制约授权授权艺术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     用人艺术: 1知人善任   2任人唯贤   3用人所长   4敢用新秀 (六)行政沟通行为1含义: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2特征:交互性 媒介性 目的性3种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4基本形态:1环式  2链式    3轮式    4Y式   5全通道式(三)行政沟通1沟通方式:1口头沟通   2文字沟通   3非语言沟通     4电子沟通2沟通过程:信息发送者意愿的形成       发送者选择信息的媒介       发送者将信息编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符号       确定发送信息的时间、途径和方式       接受者接受信息       接受者将信息再编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即对信息的再理解。       接受者采取行动      发送者通过信息反馈来了解所传递的信息是被接受并准确无误(四)行政信息1含义: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任务以及目标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建议等的总和。2特征:1客观性 2时效性  3共享性  4政治性 3地位:是行政沟通的物质基础;其质量是行政沟通高效、畅通的依据和保证。行政信息公开化及其作用1、    有助于民主行政的发展2、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4、    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   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的应用WTO的要求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一)行政管理过程1含义: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2特点:是由一系列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二)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决策、执行、监督行政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1行政决策、 2行政执行、3行政监督(三)行政决策1特点: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 内容是行政事务 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理论模式:理性决策模式(科学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3六步骤:1发现问题  2提出目标  3设计方案         4预测后果  5分析比较  6选择最优方案4 A有限理性决策模式(西蒙) B渐进决策模式(美,林德布洛) C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又译为综视决策模式,美,阿·埃佐尼)5基本程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决策方案的设计;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和选择;决策方案的实施6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强行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四)行政执行1含义: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2特征:、  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   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  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 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  结果必然导致原有的客观环境或客观状况的改变3主要环节:计划(分三个层次:战略计划、策略计划、工作计划)动员指挥协调(1信息沟通法、2利益调节法 、3行政命令法)控制4四个要素:衡量行政执行是否符合要求的正常标准;衡量当前行政执行情况的手段将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与标准相比较的方法;校正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以便达到标准的方法(五)行政监督1含义: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2特点: 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督促 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 主体具有广泛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 监督主体。 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3加强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 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方式:合法性监督、合理性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长期监督、暂时监督5系统: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a权力机关的监督;b政党的监督c司法机关的监督;d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e新闻舆论的监督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a一般监督(上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b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6 职权:1检察权 2调查权   3建议权   4行政处理权 7审计机关职权:1检查权  2调查权  3建议权  4通报权  5处理权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一)行政管理方法1含义:是指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和。2特点:1实践性  2针对性  3系统性  4技术性3地位与作用: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 是执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二)行政方法1含义: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制度、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2主要特征:1强制性  2权威性  3层次性  4具体性  5无偿性3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行政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4运用原则: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三)经济方法1含义:是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2特点:1利益性   2有偿性 3平等性 4间接性3运用原则:1适度原则 2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四)法律方法1含义: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的方法。2特点:1权威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4稳定性3运用原则:1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   2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五)行为方法1含义:是通过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条件和刺激,使人们的行为动机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某种特定的行为反应。2行为激励方法的方式:1目标激励 2奖励激励  3竞争激励 4反激励(六)电子政务1基本条件: 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 综合服务系统。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2产生 20世纪90年代3原因:政府转型的背景;因特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驱动全球化的竞争;大分司的竞争;领导人的政治意志4内容:A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1、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2、     电子公文系统 3、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4、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5、     电子办公系统 6、     电子培训系统 7、     业绩评价系统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1、     电子采购与招标 2、     电子税务 3、     电子证照办理 4、     信息咨询服务 5、     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     教育培训服务 2、     就业服务 3、     电子医疗服务 4、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5、     公民信息服务 6、     交通管理服务 7、     公民电子税务 8、     电子证件服务5功能: 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 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 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的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阶段。7电子政务的发展与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及其意义:有助于改善现有的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一)行政管理规范1规范:就是用以特定行为施加约束与限制,约定俗成的或是明文规定的各种行为标准的总和。2行政管理规范(或行政规范):是指由社会约定俗成或由国家机关明文规定的,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有效履行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集合。3类型A行政法律规范含义:是指由各种国家机关所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1、     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     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3、     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 4、     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 5、     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构成: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律解释与国际条约基本功能:规范与控制功能;组织与调节功能;改革与稳定功能B行政道德规范含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行政职业特征的、调整行政管理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的统称。特征:1政治性  2自律性  3相对稳定性构成:1行政道德准则  2行政道德具体规范具体内容:1勤政  2廉政   3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4实事求是,科学行政   5热情待人,协调行政基本功能:1导向和约束功能;2自我调节功能;3示范与激励功能(二)依法行政1基本内容: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行政职权的法定化;行政编制的法定化;行政程序的法定化;行政责任的法定化2作用与意义: 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三)以德行政1内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2意义:以德行政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德行政有助于增强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以德行政有助于社会风气的优化(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关系1区别: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运行机制的不同 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2相互联系: 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 共同精髓所在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一)行政绩效评估1绩效:也是业绩、成绩、效果等。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2行政绩效:就是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和自身管理 活动所产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3行政绩效评估:就是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政绩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估的活动。(也称行政绩效考核)4特点:1系统性   2层次性   3注重定量性   4多角度性   5公正性    6复杂性5地位与作用A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弗莱恩观点和看法:) 是政府的支出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并按照正当程序支出 资源必须有效率地利用 资源利用必须达到预期的效果B 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三种形式:1横向比较  2纵向比较 3综合比较)C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参照三个方面的信息:) 有关部门前一阶段的表现状况 部门内部工作条件、工作程序及环境方面的变化 社会需求与社会环境变化的预测D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E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F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6我国现阶段实行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绩效评估能够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绩效行政绩效评估能改善和提高我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二)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含义:是指行政组织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所设定的作为衡量行政绩效高低的一系列数据、标准的总和。2行政绩效指标的分类:一、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A、     经济发展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社会就业率进出口总额B、     社会发展指标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治安和事故指标C、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共18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