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docx

    • 资源ID:18928280       资源大小:356.4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docx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沉降变形观测方案1、工程大概情况兰渝铁路LYS-4标一分部承建的工程位于宕昌县官亭镇与两河口乡,为时速200km客货共线双箱运输电气化双线铁路。合同段起讫里程为:DK285+811DK303+782,全长17.971km。主要工程项目为天池坪隧道14528m羊古堆隧道439m、化马隧道进口段2500m以及龚家沟中桥108.5m23-32m连续梁桥、庙下中桥124.2m3X32m梁、羊古堆中桥81.5m(2X32m梁。2、编制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及意义兰渝铁路铺设无砟轨道地段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较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监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到达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开场铺设时间,确保兰渝铁路无砟轨道构造铺设质量。4、沉降变形测量4.1兰渝铁路LYS-4标一分部管区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根据桥梁、隧道工点详细要求确定。4.2兰渝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3构造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4.4构造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安然平静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4.5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4.5.1基准网、变形点测量网均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若监测地段含无砟轨道时则应以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置成闭合环状、节点水准道路等形式。4.5.2变形测量精度符合表4.5.2-1的规定表4.5.2-1变形测量精度4.5.3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4.5.3-1的规定表4.5.3-1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4.7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4.7.1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基准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4.7.1的规定。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4.7.1基准点标石埋设图2工作基点。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知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构造合理,且不毁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4.7.2测量点的检测。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毁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初次观测和施工经过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4.7.3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4.7.4工作基点应选在比拟稳定的位置。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假如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4.8测量工作基本要求4.8.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4.8.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4.8.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初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2介入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到达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根据固定的观测道路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道路必须构成附合或闭合道路,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道路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一样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5成像明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4.8.4针对低矮桥墩、异型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测量;可以采用倒尺的方法进行。4.8.5沉降观测均采用电子水准仪,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4.8.6测段观测完成后数据,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4.8.7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4.8.8在观测经过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构造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4.9测量工作详细要求4.9.1水准网的观测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道路,严禁采用支水准道路或中视法,水准道路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4.9.2水准仪使用DS05级数字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经过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收集时自动控制,不知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4.9.3外业测量一条道路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道路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m,前后视距累积差6.0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4.9.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下面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4.9.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4.9.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到达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4.9.7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道路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道路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道路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4.9.8观测经过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道路必须路面硬实,观测经过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经过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假如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4.9.9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4.9.10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知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水准道路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4.9.11成果数据按统一格式录入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4.9.12元件保护要求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5.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5.1.1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5.1.3墩身观测标:1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位于墩身两侧;2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特殊情况可根据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详细设置位置见下列图:承台与墩身观测标设置5.1.4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验证到达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2观测点布置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一样,详见附图。3钢构造桥梁梁部不存在徐变,为了观测变形,每孔设置6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及跨中设置。4对大跨度桥梁等特殊构造应由设计单位单独制定变形观测方案,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观测。5.1.6桥梁梁部水准道路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构成闭合水准道路,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道路观测示意图如下列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桥梁梁部沉降观测水准道路示意图5.1.7桥梁墩台水准道路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构成闭合水准道路,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道路观测示意图如下所示: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道路示意图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5.2.1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选择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外表3mm,外表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承台观测标设置5.2.2墩身观测标:采用14mm不锈钢螺栓。见下列图所示:20401002021020210101440x40x2墩身观测标设置

    注意事项

    本文(沉降变形观测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