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复习提纲.doc

    • 资源ID:24129701       资源大小:38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复习提纲.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复习提纲.精品文档.高中地理 必修二(中图版)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过渡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高”与“低”往往用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搞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三、人口迁移1、含义:人口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扩展;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尚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除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大洋洲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良的移民;西亚、北非石油开采,经济发展较快,也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3、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原因:战乱、自然灾害。 流向: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建国初期流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目的:开发国土; 原因: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改革开放后(民工流)流向:自发地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 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资金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4、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四、几个概念 环境承载力指某种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又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最基本)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 地域的开放程度(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 环境承载力大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是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_、_、_、_2、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1) 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别大。2) 商业区:大城市,分布在城区, 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人流量大 的地方。 小城市,中小城市,分布在城市中心3) 住宅区:城市里最普通的用地方式,占地最多,分为低级住宅与高级住宅4) 工业区:受环境影响,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沿河,沿铁路和公路的地方。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历史原因 商业区: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地租高,商业付租能力高,因此,大多数城市中心为商业区 2)经济原因 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付租能力低,因此宜布局在商业中心区的外围。 住宅区:付租能力介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因此,布局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3)社会原因4)行政原因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的规模越大,地域结构就越明显,服务功能越强,辐射范围越大。反之,相反。问题索引:(P28-30)1、城市地租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城市地租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2、什么是集聚力?什么是离散力?它们对城市功能形成的影响如何?3、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地域分化的关系如何?4、城市规模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如何?第二节 城市化1、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1) 城市化进程加快 508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快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发展快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国家起步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现象原因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3) 特大城市发展迅速4) 出现了巨大城市带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居住条件差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安定问题索引:1、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具体表现的三个过程?城市化的本质内容是什么?2、20世纪城市化进程表现的四个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差异及其原因?3、世界主要城市带的共同特征?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针对其影响,我们有何对策?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以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为例: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缓缓地向郊区递减。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如:广场、教堂、街道等。中国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斗拱等。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内向性和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问题索引: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要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的影响?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 农业区位一、农业区位: 1、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古巴的甘蔗 海南的三季稻 昆明的花卉 土壤:东北的大豆 茶叶(酸性土壤) 地形:三江平原的小麦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水源:绿洲农业或者灌溉农业社会经济:市场: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乳畜业 花卉 蔬菜 政策:德国的向日葵 中国棉花 农业生产技术: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扩展 良种技术 保鲜冷藏技术等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大。 改造自然因素的措施:A、温室农业改造热量; B、修筑梯田改造地形,但坡度大于25°不能修筑梯田; 影响以下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东南丘陵的茶树土壤; C、河西走廊的棉粮、南疆绿洲区的农业水源; 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热量; E、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热量; 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 G、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交通、保险冷藏技术; H、郊区农业市场;例题:(1)B、E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_,理由是_。(2)C地建奶牛场是否合理_,理由是_。(3)麦田在D地,苹果园在A地是否合理_,理由是_。(4)今年该城镇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_,理由是_。二、农业地域类型(P50-55)1、原始迁移农业: 特点:刀耕火种,不断迁移 形成条件:比较原始,生产力低下,不使用畜力,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简单,不定居地区分布:热带雨林地区某些原始部族2、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特点: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区内有饲养家畜的传统,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形成条件:耕地持续耕种,定居地区分布: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3、 现代混合农业: 特点: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生产力水平高,工业发达,市场广阔地区分布:美国,阿根廷,西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4、熟悉澳大利亚混合农业(P54-55)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荒漠化面积扩大 土地盐渍化严重 农药大量使用破坏生态平衡第二节 工业区位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工业区位的?(见附表)2、工业联系存在哪些形式?(P61) A、生产工序上联系 B、分厂与总厂间联系 C、生产“上下游”联系3、工业集聚的优势及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P62) 优势:A、节约运费、减少劳动消耗;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C、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主导因素:A、利用廉价劳动力;B、利用交通枢纽;C、利用资源;D、利用能源4、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5、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 有利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不利消耗大量资源,对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造成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附表导向类型举例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 型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 型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 型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 型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第三节地域联系一、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通信、_等二、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P70) 短距离运输,_运输运费最低; 长距离运输,_运输运费最低, 铁路运输适合_距离运输, 管道运输运费受距离影响不大, 掌握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书世纪金榜P44)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与城市:在重要的_、在两条河道_处,常形成城市。 城市一般呈_状 铁路、公路与城市:铁路公路使城市沿_发展。 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使城市形态从单一到多方向、从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影响商业网点的形成: 帆船、马车时代:城市建在_、_的汇合处 公路、铁路时代:城市建在_、_沿线 综上,这些地区交通便利,易成为商业中心 如:中国的武汉、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影响商业网点的发展(世纪金榜P44)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它们产生的原因、后果怎样?有何防御或解决对策?2、思考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变化的?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内涵有哪些?主要原则有哪些?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哪些观念?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复习提纲.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