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第19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doc

    • 资源ID:2556882       资源大小:2.65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第19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doc

    第19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2)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3)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4)世界人口的城乡分布总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上升,乡村人口比例下降。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2)人文因素: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二、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2.原因分析(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模型类型类型类型类型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 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3.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现代型。(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四、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某一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数值大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某一国家或地区所能养活人口的最大数量(警戒值)。(2)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量,即最少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为环境人口容量。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3.人口合理容量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微点1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产业活动集中的地区,人口稠密。(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不同类型、规模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导致人口分布的巨大空间差异。微点2人口增长中的“增长”并非一定是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可以是正增长,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在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一种常态;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一般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加。微点3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100%死亡率100%(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自然增长)n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微点4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图中AB段):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图中B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0(图中BC段):人口数量不断减少。(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图中C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微点5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微点6现代型的人口死亡率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微点7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微点8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1)实质环境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的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2)大小关系: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两地呈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沿一条山脉分布B甲处沿铁路分布C乙处沿河流分布D乙处受山脉限制2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A是纬度太高B是沙漠分布C是地势高 D是海洋分布【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D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人口分布案例地形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地区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多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大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2.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人口分布案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稀疏我国东部地区、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我国西北地区、撒哈拉地区人口稀疏生产活动方式工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我国长江三角洲、美国五大湖地区等历史因素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东亚、南亚地区政治、文化、军事政治稳定、文化发达、社会稳定地区人口稠密常年战乱的中东地区,人口大量外迁“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下表为1982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据统计表。读下表回答12题。年份常住总人口(亿人)常住总人口份额(%)人口密度(人/km2)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东南半壁西北半壁1982年9.450.5894.235.77230.2510.821990年10.640.6694.135.87259.0012.402000年11.670.7693.896.11283.9814.182010年12.490.8493.686.32303.9215.721.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B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半壁C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西北半壁D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西北半壁增加2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环境条件B社会历史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政府的政策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计算,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比值不等于数量,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小于东南半壁;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小于西北半壁;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依然增加,但占比减小。据此选A。第2题,人总是趋向于生存条件较好的温暖、潮湿以及水源充沛地区。中国西北半壁气候冬冷夏热,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降水少,多山地、沙漠,不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稀疏;东南半壁气候温暖,降水多,地势低平,多平原、丘陵,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密集。自然地理界线是自古至今人类活动无法逾越的刚性约束界限,因此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顺应自然规律而具有稳定性,直接导致了“胡焕庸线”的长期存在,选A。答案:1.A2.A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34题。3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A欧洲B南亚C东亚和东南亚D北美东部4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有()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 BC D解析:第3题,图中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表示东亚和东南亚,没有画出的人类大陆名称是北美东部,D正确。第4题,D处位于中亚,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B正确。答案:3.D4.B人口增长(2017高考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美国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B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因素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文化因素这一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政策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响该国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2020福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2019年各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1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C生育意愿 D医疗卫生2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年轻化 B流动人口过多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增长过快解析:第1题,某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出生率较低。结合19801989年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而人口迁移较少,以及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背景,可判断A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19501959年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高达17%,到2019年该时间段出生人口年龄多数已超60岁,则该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接近17%,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答案:1.A2.C(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沿海城市的人口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城市采取积极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下图示意19852010年我国沿海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4题。3图示2003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A疾病导致人口锐减B经济衰退导致人口外迁C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市范围扩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死亡率上升4预测我国沿海城市未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的变化是()A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加快B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减慢C常住人口增速加快,户籍人口增速减慢D常住人口增速减慢,户籍人口增速加快解析:第3题,人口密度下降可能是人口数量减少,或区域面积增大所致。而我国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则城市人口数量不会减少,只可能是城市面积扩大所致;图示2003年城市人口密度突然下降,可能是行政区划在这一年调整,把周边农村变为城区所致,即C正确。第4题,大多城市采取积极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说明城市主要需求的人口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普通务工人员,而高级技能型人才数量有限,则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增速均会下降。答案:3.C4.B人口问题(2019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B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精神孤单等问题(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2020河南名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读图回答13题。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1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A卡塔尔 B阿联酋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2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A就业困难 B文化多元化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3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A扩大能源输出量 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C提高能源价格 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第2题,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正确。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岗位多,A错误;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化,C错误;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误。第3题,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收入来源是能源输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D正确。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误;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误;提高能源价格虽然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全球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错误。答案:1.C2.B3.D(2020郑州模拟)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回答45题。年份年龄段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1990年019岁2.31%2010年2039岁1.81%2015年2544岁1.96%4.该市()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5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A基础设施改善 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 D就业机会增多解析:第4题,由表可知,该市1990年019岁人口至2010年时变为2039岁,为黄金年龄劳动力,但该部分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从2.31%下降为1.81%,说明该黄金年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C错;1990年至2015年,019岁人口成为 2544岁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从2.31%下降为1.96%,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人口在该市人口的比重相对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B错;20102015年2039岁人口成为2544岁,为有经验的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由1.81%上升到1.96%,表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D对。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2010年后该市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D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给劳动力人口带来的收入少,因而对其迁移影响很小,A错;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B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生活成本呈上升趋势,C错。答案:4.D5.D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塔型,定类型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属于传统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属于发展中国家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年龄结构中儿童、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将缩减,属于现代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一般属于发达国家读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看特殊,析变化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大,如图中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某年龄段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2.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下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画平行线,读最小值P点014岁人口约占12%,1564岁人口约占70%,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18%读两点数值,析构成变化由PQ,014岁人口比重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可由此判定相关人口政策等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下图: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作辅助线,读取数值点出生率约为47,死亡率约为40,自然增长率约为7,由此可知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对比不同点的数值,分析人口增长变化读取、三点数值可知点为原始型、点为传统型、点为现代型,由此可知该地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特点、人口问题,并可由此判定相应的人口政策等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判读流程】第一步,读坐标,明确坐标含义。横坐标代表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第二步,读图例,明确图例含义。图中空白代表1982年,阴影表示2009年。第三步,分析图中变化特征及原因。【尝试解答】(1)B(2)B(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ABC D2针对图中国人口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鼓励生育 B提前退休C提倡少生优生 D鼓励人员出国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快,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就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国014岁人口占比最大,达60%,所以四国中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故本题选择B。第2题,读图可知,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0%,老龄化问题严重,因而鼓励生育是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故本题选择A。答案:1.B2.A(2020北京高三期末)下图分别示意我国1970年、2000年和2030年(预测)的人口结构。读图回答34题。3从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判断,a、b、c三张图像依次对应的年份是()A1970年、2000年、2030年B1970年、2030年、2000年C2000年、2030年、1970年D2030年、2000年、1970年4从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有()人口负增长率男女比例青少年和老龄人口比例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流动人口比重A BC 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a图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低,应为1970年人口状况,b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受教育水平明显较高,应为2030年人口状况,c图老龄化及受教育状况介于19702030年之间,应为2000年,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为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而对于男女比例及人口负增长率及流动人口比重在图中没有体现,故选C。答案:3.B4.C(2020郑州模拟)下图为1977年、2017年浙江省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5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A总量小幅度下降B出生率显著下降C死亡率略有上升D自然增长率上升6目前,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D现代型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答案:5.B6.D选择题读某地的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影响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河流 D土壤2四个区域中,有城市分布的最可能是()A BC D解析:第1题,由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与地形剖面的关系可以判断,地势越平坦,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越多,所以影响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第2题,地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最可能有城市分布。答案:1.A2.D目前,全球人口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回答34题。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4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在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的23.2%。第4题,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是由于南半球该纬度地区陆地较少,几乎全都是海洋。答案:3.B4.C(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7题。5下列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B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缓慢C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D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6我国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制约产业结构升级B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C劳动力由沿海流向内地D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7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A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B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C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D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并非逐年下降,A项错误;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B项错误;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速度趋缓,C项错误;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D项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呈下降趋势,可能会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项错误;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减少,但总量仍较大,短期内不会从国外大量输入劳动力,B项错误;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迁移,C项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会上涨,D项正确。第7题,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A项正确;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不利于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B项错误;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不会吸引劳动力进城,C项错误;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D项错误。答案:5.D6.D7.A以每年人均消费粮食200、300、400千克分别作为衡量温饱、小康、富裕的生活水准指标。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0年间在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生活标准下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表中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据此回答89题。年份人口数量/万温饱型承载率/%小康型承载率/%富裕型承载率/%200159.5545.7268.5791.43200259.3546.9170.3693.82200359.3653.0379.55106.06200459.2857.4986.24114.97200560.7158.6788.01117.36200660.8458.6087.92117.20200760.9758.5387.80117.07200861.0958.4687.68116.92200961.2158.3887.58116.77201061.3358.3287.48116.648.按照小康型生活水准指标,该市201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接近()A105.16万 B88.91万C70.11万 D116.64万9表中数据说明()A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承载率数值越小,表示该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空间越大C该地区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生活水平呈正相关D按富裕型生活水准指标,从2002年开始需要进口粮食解析:第8题,根据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可知,承载人口数实际人口数承载率。结合表中数据即可求出按照小康型生活水准指标,该市201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约为70.11万人。第9题,由承载率实际人口数承载人口数可知,承载率数值越小,表示该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空间越大。故选B。答案:8.C9.B(2020泰安模拟)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注:人口增量当年年末人口上年年末人口。10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外迁增多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D劳动人口减少11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延长人口寿命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解析:第10题,结合图例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在2012年至2017年都是增加的,1564岁人口从2014年至2017年一直在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是非劳动人口,1564岁人口是劳动人口,因此该图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减少,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故D项对、C项错;统计图反映的是三个年龄段人口增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B项错;从图中无法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故A项错。第11题,延迟退休年龄是提高劳动力上限年龄,因此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缓解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社会养老负担,D项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人口寿命受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影响,一般不受政策的影响,B项错;延迟退休年龄不能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项错。答案:10.D1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第19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doc)为本站会员(荣***)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