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doc

    • 资源ID:26879901       资源大小:27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doc

    1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种群的空间特征 D形态特征解析:选D。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又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形态特征属于生物个体的特征。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由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群落丰富度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解析:选A。不同群落中生物的丰富度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物种的数目,而不是生物的个体数目,赤道的环境相对于北极要优越,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大。3有一种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C都是捕食 D捕食、寄生解析:选D。紫腹巨蚊以毒蚊幼虫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当为成虫时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则为寄生关系。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 BC D解析:选B。在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在所得种群数量的数据中应取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5(2013·河北衡水高二检测)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解析:选C。由题N/5042/13,N161,N代表草场灰仓鼠种群,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实际带标记的应该大于13,所以N应该小于161。6(2013·河北衡水高二检测)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自然放养,任其繁殖。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选B。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时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即K值,所以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在t1t2时,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总数仍然上升。7如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B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几乎为0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解析:选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之前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8(2013·安徽名校联考)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中物种都呈“J”型增长B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C可能有外来物种的入侵D群落总存在垂直结构解析:选A。此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且群落间一定存在垂直结构,但受环境的影响,所有物种均不可能呈“J”型增长。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解析:选A。题干明确指出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四个收集装置中最不适宜土壤动物生活的土样条件是最适宜收集这种动物的。10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故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故D选项正确。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11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解析:选B。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12(2013·山东青岛高二检测)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解析:选C。采用样方法是没错的,但并不是在丰富度高的地方取样;植物种类的不同体现就是丰富度,而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在同一时期种类多于乔木和灌木;该地区发生的是次生演替。13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的_政策。(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类型。(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所示类型。解析:A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为增长型。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属于A型,表现为人口大幅增长。B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相当,属稳定型。C曲线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属于衰退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组成将成为衰退型。在捕鱼业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使种群的数量稳定,才能实现可持续捕捞。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上升,年龄组成将成为增长型。答案:(1)A、B、C(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计划生育(3)C(4)A14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分层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 d时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解析:根据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曲线为a,则c为乙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增长,且该判断应结合组3来进行);根据组2,甲、乙存在竞争关系,因此f表示乙数量变化,则b表示甲数量变化;根据组3,乙、丙在容器中上、下分层分布,不构成竞争关系,但一段时间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则乙、丙对应曲线应为d、e。(1)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乙种对应曲线是c,40 d时,其达到K值,为600,因此种群密度为600/2030(只/mL)。(2)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不构成竞争关系,其关系类似图中的d和e。由于两者是同一地域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分布不同,因此二者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根据“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说明二者构成竞争关系,类似组2情况,即与曲线b、f类似。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30只/mL(2)d 和e水平b和f15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_,其数量增长的特点是:_。(2)AB,由于_,种群数量增长不明显。(3)DE,从生物因素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_的加剧,以及该种群的_增加,导致该种群的_降低,_升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4)EF段表示稳定期,此时期种群净增长率为_,种群数量_,该岛屿上环颈雉的最大数量为_左右。解析:环颈雉刚引入美国时,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条件而使种群呈“J”型增长;从D点开始,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致使该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后达到环境的最大容纳量2 000只左右。答案:(1)种群开始时增长缓慢,然后快速增长,经快速增长后,增长速率逐渐减慢,最终达到相对稳定(2)该种群对新环境的适应需一定的时间(3)种内斗争捕食者出生率死亡率(4)0相对稳定2 000只

    注意事项

    本文(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