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怎样知识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知识.doc

    • 资源ID:2774202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怎样知识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知识.doc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一、整体驾驭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上述例句中例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例的“颜”指“脸”,“色”相当于今天的“颜色”,整句的意思是“张巡接受杀戮的时候,脸色未变,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象平常没事儿一样。”这些词组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去理解。但如果头脑中没有一个深刻的古汉语单音节词占多数的认识,就很容易误解。掌握单音节词,除了在阅读古书时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察外,还应对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形式有所了解,以便比较。古代汉语复音词从意义上说有两种类型,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简称为单纯词、合成词。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啼叫的声音。洲:水中的陆地。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豳风七月)觱发(bb):寒风撼物的声音。粟烈:寒冷的样子。淩阳侯之泛滥分,忽翱翔之焉薄。(哀郢)淩:柔。阳侯:波神,句中指代水波。泛滥:波涛汹涌。忽:快。薄:止。焉:哪里,“薄”的前置宾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摄提正当寅年,我于庚寅日降生。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边,遇见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蓧。子路问老人,说:“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沛公奉戽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沛公捧着一戽酒为项伯祝福,相约为儿女亲家。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屈原离骚)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纯粹:句中指品德高尚。固:本来。众芳:指贤臣。(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先帝多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我,问我对当世之事的看法,我因此感动奋发,就同意为先帝统一大业奔走效力。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皇宫中丞相府中都是一样的,奖善罚恶,不应有别。11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皇考:指死去的父亲。伯庸:屈原父亲的字。12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苍梧:舜所葬之地。县圃: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在昆仑山之上。上述例句中,至中带点的词都是单纯复音词,代表了单纯复音词的几种形式。例是叠韵单纯词。例是双声单纯词。例是叠韵单纯词。例是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例是译音单纯词。例是合成单纯词。这些词中有的分开讲各有意义,但与合起来的意义不同。至11代表了合成复音词的几种类型。至是联合式合成词。其中、由两个同义词联合而成,由反义词联合而成。11是偏正式合成词,“皇”有“美的”意思,修饰“考”(“考”指父亲,父死曰“考”),合起来指“父亲”。12是动宾式合成词。“发”是“开启”,“轫”是“车闸”,合起来意思是“出发”。后以此喻事物的开端。单纯复音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不能拆开讲。因此要防止把它们拆开解释,尤其是遇到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的时候。合成复音词拆开讲时与合在一起讲事理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感到有些重复,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宁可先作为一个单音节词理解。(二)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是古汉语词汇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它表现了词的形义关系的复杂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词的书面表现形式。一形多词就是一个文字符号同时代表了几个词。例如“之”代表了三个词:动词,“到去”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国的使臣认为孙膑有奇特的才能,偷偷地用车载着他一起到了齐国。与:介词,后边省略了代词宾语“之”。代词,指代人、事或起指示作用。公输:“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之”:指代人。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老百姓生活用品不足却能治理他们,从古到今,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之”,指代事。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之”,起指示作用。连词。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之”,连接定语与中心语。“信”代表三个词:语言真实。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华丽的言词不真实,真实的言词不华丽。通“伸”。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现在有无名指弯曲并且不能伸直,不是疾痛妨害工作的事情。住宿两个晚上。左传庄公三年:“再宿为信,过信为次。”住两个晚上为信,超过两个晚上为次。“脩”代表两个词:干肉。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凡是主动送给我一点见面礼,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通“修”,身长。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脩八尺有余。”邹忌身长五尺多。按:战国时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错”代表三个词:镶嵌。汉书王莽传:“错刀以黄金错其文。”镶嵌刀用黄金镶嵌它的花纹。磨石。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后世写作“厝”。通“措”,放弃。荀子天论:“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小人放弃那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而羡慕由天决定的事情,因此一天天地退步。一词多形主要表现为假借字,这在秦汉典籍中是较多的,而且,时代越早就越多。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先秦时代文字数量少,不能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打破文字形体的局限,而把某些文字临时当作记录语音的符号使用。另外秦汉时代典籍主要靠口耳传授,当听者根据口授记录时,就会使用同音字(或临时无字,用同音字替代),此后辗转相抄,乃至约定俗成。还有,先秦造字手段不发达,形声相配没有成为主要的造字手段,也没有文字规范。自从形声相配成为造字的主要方法,文字规范(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出现之后,一形多词的情况就不再发展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例如“说”在先秦经常出现“悦”的意思,而在唐宋时代已不这样用了。我们阅读秦汉时代的典籍,经常会遇到一些多词的问题,这就需要审慎地辨析。辨别一形多词,主要是识别通假字。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字义与字形没有联系,与词的本义也没有关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识别通假字,一是考察词义与字形、与字的本义的关系,一是审音。对初学者来说,主要是了解这种现象,而实际辨析则要借助与工具书和注释。一词多形即几个不同的文字都可以表示同一个意义。例如:1、舍:捨;禽:擒。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打渔的人就同时捕获了它们。贼少易擒。(资治通鉴肥水之战)敌人少容易捕获。爱好文义,未尝违捨。(宋书殷淳传)爱好读书,从来没有放弃过。2、文:纹。(发鸠之山)有鸟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精卫填海)发鸠山上有一只鸟,长着有花纹的脑袋,白嘴,红脚,名字叫“精卫”。垂挂倒莲,纹同雕刻。(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垂下来的石挂就象倒着长的莲花,花纹就象雕刻上的一样。3、监:鉴。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古人有话说:“在上位的人不要在水镜上照自己,而应当从老百姓那里看自己的形象。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人不要在流动的水上照自己,而应在静止的水上照自己。4、然:燃。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象火刚刚烧起,泉水刚刚流通。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豆萁在釜下燃烧,豆子在釜中哭泣。5、孩:咳。如婴儿之未孩。(老子)象婴儿还不会笑一样。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礼记内则)父亲抓住孩子的右手,逗他笑给他起名字。6、方羊、仿佯、方洋:彷徉。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左传哀公十七年)象一条鱼尾巴发红,穿过急流而在水边游荡。裔:水边。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屈原远游)聊:暂且。永:长久。学练气,为辟谷,登衡庐,彷徉岷峨。(新唐书卢藏用传)学习练气,从事导引之术,登衡山、庐山,游荡于岷山、峨眉山。(吴王濞)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汉书吴王濞传史记作“彷徉天下”)吴王濞横行天下,他的部队所向的地方马上投降,所攻的地方无不占领,没有谁敢不降服。以上各组例句中加点的字字形虽不同,但意义都一样。就各组字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14组是产生的先后不同,是古今字。第5组只是字的形符不同,本是异体字。第6组只是记音符号而已,因此异形较多。繁简字一般也属于一词多形。上述几种情况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及同音符号只是形体不同,意义上差异不大,而古今字的意义有同有异,反映了词义的发展和演变,容易误解。例如某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古文翻译题是这样的:上(刘邦)常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皇上曾经在闲谈中与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说;“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您不过能带十万。”皇上说:“在你怎么样?”韩信说:“我越多就越好。”皇上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抓住?”韩信说:“您不能带兵,可是善于带将,这就是我被您捕获的原因。”有的考生由于不了解“禽”有“捕获”的意义,而误解为“鸟儿”,译成“越多越好,你怎么成了我的鸟?”闹了笑话。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有时混在一起而不好区分,所以,有些书把“舍:捨”、“文:纹”、“禽:擒”等作为“通假”,实际上,它们是古今字的关系。前者多为本字本义,后来由于义项过多而不易区别,又造新字承担部分义项。只要分析字形,考察与本义的关系,就可以把假借字与古今字区别开来。例如禽,本象一张网,以工具表示捕捉动物,引申指动物,天上飞的与地下跑的都可称为“禽”,华佗的“五禽之戏”的五禽,即指虎、鹿、熊、猿、鸟。后来词义缩小指飞禽。由于后世多用于指动物,又加“扌”表示捕捉的意义,所以不能认为“禽”通“擒”。二、具体掌握具体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学习文言文逐渐积累;二是通过阅读常用词系统了解。通过阅读文选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是学习的根本途径,但这样学习掌握的词语是零散的,在初学时,还常常不自觉地误解一些古今习见、形同义异的词。例如:乃以吴广为假王。(史记陈涉世家)就让吴广暂时代理为王。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上)周厉王暴虐,国都的人批评他。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士及二周长官看到并且清楚地了解,天地神明确实都看得清清楚楚。例的“假”指“暂时代理”。例的“国”指“国都”,“谤”指“背后批评”。例的“辛苦”指“苦衷”。如果没有预先了解,很容易按照我们非常熟悉的现代汉语的意义把“假”误解为“真假”的“假”,“国”误解为“国家”,“谤”误解为“诽谤”。“辛苦”误解为“劳苦”。如何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呢?可以靠工具书。但在阅读古文时又很难完全用工具书逐词了解,现代汉语的习惯总在不自觉地发生作用。要减少这样的误解,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较系统地阅读古汉语常用词。初学古代汉语,可以阅读教材本篇选词综述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部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义分析举例部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部分共收了1100多个常用词,以单音词为主,主要收常用义。对古今差别较大的词义,都加符号以引起注意,上古义、后起义、引申义都有说明,同义词也有辨析,同形词(即一形多词)则标明“同”,有时还谈到某些语法现象,确实是便于初学的好读本。例如:谢(第一册121页,按:以下例句括号中的注释均为笔者所加。为保持原貌,不加译文。)(一)道歉。战国策齐策:“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封书,孟尝君。”又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二)辞。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则必赐之几杖。”致事:退职。史记儒林传:“绝宾客。”成语有“闭门客。”(三)告,告诉。古诗作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常有引见,其人来。按: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单上古罕见。(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神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曰:“干戈衰两相催。”让(第一册122页)(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先进:“其言不让”。又卫灵公:“当仁不于师”。说(第二册388页)(一)说明,解释。论语八:“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二)读shu。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安君曰”。(三)读yu。同“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在“谢”、“让”、“说”的各个义项中,加点的意义都应注意掌握,这些都是古今不同的常见义。凡加“注意”、“按”等说明的,都要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味。在古今不同的常见义中,尤其需要注意与今义差别不太明显的意义。例如“让”的第二个义项,如解释成“谦让”、“推让”似乎也能通,但不符合“退让”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儒家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说”的第一个义项也易与今天“说话”的意义混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义分析举例部分虽然仅选了二百多个常用词,但多数词都首先说明本义,并着重介绍了分析词义的方法,对提高分析词义的能力很有帮助。例如:错(中册544页)“错”的本义是镶嵌。汉书王传:“刀以黄金其文”。在身体上刻划也叫“错”。史记赵世家:“翦发文身,臂左袒。”索引:“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袒也。”引申为交错。诗经周南汉广:“翘翘新”。又引申为交互、更迭。礼记中庸:“臂如四时之行”。从交错又引申为抵牾、不合。汉书无行志:“刘向治谷梁春秋,与仲舒”。又引申为差错、错误。杜甫释闷诗:“江边老翁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错误”的意义出现得较晚,大约是在唐朝。“错”字又有磨石(用以磨玉、磨刀的石头)的意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这和表“镶嵌”义的“错”应该认为是两个词,只是用同一个汉字来表达罢了。有人认为这个意义的“错”是“厝”的假借,其实“厝”比“错”出现得晚,是为了区别“错”的“磨石”义而造的一个字。“错”字假借为“措”。“措”有放置、施行、废弃等意义,因而“错”也有这些意义。论语为政:“举直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放置”义。易经序卦:“礼义有所。”这是“施行”义。史记周本纪:“刑四十余年”。这是“弃置不用”之义。“错”的义项虽多,但这样一分析,脉络清晰,易于掌握。常用词与词义分析举例各有特点。如果先阅读举例,再用举例的方法读常用词,

    注意事项

    本文(怎样知识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知识.doc)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