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医学专题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docx

    • 资源ID:38963302       资源大小:23.7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专题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docx

    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前 言在这里重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包括病虫害的调查内容、取样、记载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方法;概述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综合防治的概念及目前生产上实行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一部分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掌握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动态,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到田间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对于生物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用的数学分析方法,通常称生物统计方法。调查统计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是开展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基础。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病虫害调查一般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类。普查只了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如病虫种类、发生时间、为害程度、防治情况等。专题调查是有针对性的重点调查。在病虫的防治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普查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病虫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及为害程度等。对于当地常发性和暴发性的重点病虫,则应详细记载害虫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数量消长情况或病害由发病中心向全田扩展的增长趋势及严重程度等,为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提供依据。(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专题调查某种病虫或天敌的寄主范围、发生世代、主要习性及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数量变化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和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三)越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病虫越冬场所、越冬基数、越冬虫态、病原越冬方式等,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四)防治效果调查包括防治前与防治后、防治区与不防治区的发生程度对比调查,病虫害次数的发生程度对比调查,以及不同防治时间、采取措施等为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取样必须有代表性,这是正确反映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重要环节。取样的地段称样点,样点的选择和取样数目的多少,是由病虫种类、田间分布类型等决定的。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对角线取样、棋盘取样、平行线取样、“Z”字形取样等。1、五点取样法 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2、对角线取样法 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但误差较大些。 3、棋盘式取样法 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4、平行线取样法 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5、“Z”字形取样法 (蛇形取样)取样的样点分布于田边多,中间少,对于田边发生多、迁移性害虫,在田边呈点片不均匀分布时用此法为宜,如螨等害虫的调查。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一般来说,单对角线式、五点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Z”字形取样则适用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病虫害调查记载是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哪种内容的调查都应有记载。所有的记载应妥善保存。当地病虫害发生档案作为历年病虫害发生的历史记录,对本地区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重要作用。记载是摸清情况、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的依据。记载要准确、简要、具体,一般都采用表格形式。表格的内容、项目可依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设计。对测报等调查,最好按统一规定,以便积累资料和分析比较。通常在进行群众性的测报调查时,首先进行病虫发生情况的调查:调查病虫为害植物的发生期,以确定防治时间;调查病虫田间的发生数量,以确定防治对象田,即“两查两定”。例如,防治玉米螟要进行:(1)查卵块,定防治田块。卵块多的田块要防治。(2)查卵色和孵化程度,定防治适期。当卵粒出现黑点和孵化卵块占一半左右时,定为防治适期。“两查两定”调查的记载表如下所示。 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田块类型作物生育期调查株数卵块数百株平均卵块数已孵和将孵卵块数已孵和将孵卵块百分率备注已孵 有黑点 合计卵块 卵块 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对调查记载的数据资料要进行整理、计算、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才能说明问题。 1.被害率 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被害率=有虫(发病)单位数×100%调查单位总数 2. 虫口密度 表示在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虫口密度=调查总虫数调查总单位数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百株虫数= 查得总活虫数/调查总株数× 100%3. 病情指数 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各级病情数×各级样本数)×100%最高病情级数×调查总样本数 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 各级代表数值) 调查总样本数× 最高级代表数值×100%损失率=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100%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4. 损失率 损失是指产量或经济效益的减少。所以,病虫所造成的损失应该以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与未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也可用防治区和不防治的对照区产量或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 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作物病虫害同对敌作战一样,必须掌握敌情,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称预测。将预测的结果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及时开展防治,这一工作称预报。(一)、病虫害预测预报种类病虫害预测预报是为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其目的是要掌握病虫为害植物的主要发生期,以确定防治时间;还必须掌握病虫发生数量,以确定发生面积和估计为害程度,做好防治前的准备工作。1、按预测时间长短区分长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半年以前就发出预报的,称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一两个月以前发出预报的,称中期预测。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几天或十几天以前发出预报的,称短期预测。2、按预测的内容区分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的,称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预测病虫害发生数量的,称发生量预测。产量损失预测:预测产量损失的,称产量损失预测。(二)、病虫害预测的基本方法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主要有发育进度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发生量预测方法:主要有有效积温预测法、经验指标预测法。病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孢子捕捉预测法、病圃预测法、气象指标预测法和噬菌体预测法。下面以发育进度预测法为例介绍害虫发生期预测的具体方法。发育进度预测法又称历期预测法,所谓历期是指昆虫各虫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其发育所要求的天数。这种预测法是通过对前一虫态田间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孵化率等的系统调查,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16% )、高峰期(50% )、盛末期(84% )的标准时,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期的历期,即可推算出后一虫期的发生时期。例如,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于2000年系统调查了稻田二化螟越冬代化蛹率,4月16日为50% 左右,即越冬代化蛹高峰日为4月16日,可继续求得越冬代成虫的发蛾高峰期:发蛾高峰期=化蛹高峰期+蛹期如当时气温下的蛹期为16天,则越冬代发蛾高峰期为5月2日。计算出发蛾高峰期,再测知产卵前期和卵期,则又可求得第一代卵孵高峰期:卵孵高峰期= 发蛾高峰期+ 产卵前期+ 卵期如当时气温下产卵前期为5天,卵期为15天,则第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为5月22 日。依此类推,可继续测知二、三龄幼虫高峰期。三龄前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对钻蛀性害虫,则掌握在卵孵高峰期防治。六、我国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中国是世界上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蔡邦华就曾运用气候图法对三化螟和飞蝗的发生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关植保专家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发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事业,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我国预测预报工作始终坚持专业性预测预报和群众性预测预报相结合,以省、地、县各级专业预测预报站作为预测预报体系骨干,同时广泛建立群众性的预测预报组织,发挥群众性预测预报的作用。如1953 年在南方稻作区设专人对稻螟虫进行定时定点调查记载,上报统计后,系统地发布虫害预报,这便是中国基层预测预报组织的雏形。从1989 年起,国家计委正式立项,分期分批对全国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区域性预测预报站进行建设,至1998 年,建成区域站310 个。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从中央、省、地、县到乡级较为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形成了机构健全、队伍稳定、有经费保证的预测预报网络。据1996 年统计,全国共有省级站30处,地(市)级站180 多处,县级站1 800 多处,预测预报专职人员8 788 人。我国各级预测预报组织结构如下:(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直属国家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管理工作,除和各省(市、自治区)植保(预测预报)站互通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并对其进行业务管理外,还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区划和病虫害流行、迁飞路线,选择了400 个地、县级植保(预测预报)站作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区域站,直接对重大病虫害进行监测与分析,提供给农业生产决策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并及时向各级区域站反馈信息,通报情况,指导全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二)各省(市、自治区)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各省(市、自治区)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测预报)总站直属省(市、自治区)农业厅,是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中心,承担全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规划、建设及相关业务管理,对市、县两级的病虫害信息进行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害情况会商,然后做出中、长期或超长期预测,并通过传真、电视、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指导下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三)市、县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市、县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直属同级农业局,是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的中坚力量,一般都有2 3 名专职人员负责汇集、分析各乡、镇预测预报点的农作物病虫害信息,进行病虫害的短、中期预测,定期编写病虫害情况报告,提供防治技术指导,制定重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并通过电视、电台、电话、有线广播、邮件进行信息传递,有效地指导基层和广大农户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乡、镇农技站病虫害预测预报点乡、镇农技站病虫害预测预报点直属同级乡政府,一般都有专人负责,定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并及时上报调查结果。这些预测预报点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接受县植保站的统一培训、指导和检查,调查结果相对可靠。乡镇农技站根据市、县植保站提供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负责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指导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供应高效低毒优质农药和适用药械,并负责药械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五)村级机防队目前,许多省都建立了村级植保组织机防队。以村为单位成立机防队,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服务和统防统治,将加速植保工作的社会化。目前有的乡村从村共同生产费用中拨出资金,用于机防队的器械购置。村机防队根据农技站提供的防治措施,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用药,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减少了病虫害防治的盲目性,消除了病虫害防治的盲点,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药的为害,切实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部分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人类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与植物病虫害作斗争的历史。过去,人们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方法防治病虫害,防治效果差。20 世纪40 年代后,随着滴滴涕等有机合成农药的问世,化学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们长期、连续、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出现了病虫害的抗性、农药的残留、害虫的再猖獗为害,即所谓的“三R”问题。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逐步建立了“综合防治”或害虫的综合管理(IPM)的正确观点。1975 年我国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1986 年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概念的阐述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点是: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几个观点1、经济的观点,讲究实际收入 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种群数量低到不足以使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就不足以造成损失,可以不防,否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防治。2、协调的观点,讲究相辅相成 防治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方法并非万能。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农田生态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防治措施,取长补短,相辅相成。3、安全的观点,讲究生态效益 一切防治措施须维护人、畜、作物、有益生物的安全,毒害小,尤其是运用化学防治,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符合环境保护原则,生态效益好。 4、全局的观点,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制定措施,首先要在了解病虫及优势天敌依存制约的动态规律基础上,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尽可能综合协调采用防治措施,力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消灭其为害,这一整套工作称植物检疫,它是综合防治的前提。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主要任务是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间调运种子、苗木及其他农产品等而传播的为害性强的病、虫及杂草。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应该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防止国外新的或在国内局部发生的为害性强的病、虫、杂草的输入,同时也防止国内某些为害性强的病、虫、杂草的输出,履行国际植检义务。凡被列入植物检疫对象的,都是有为害性的病、虫、杂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繁殖力强,适应性广,难以根除的;可人为随种子、苗木、农产品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的。例如,柑橘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黄萎病等都是植检对象,在疫区给农业生产都造成重大威胁。因此,自觉地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二)、农业防治法根据栽培管理的需要,结合农事操作,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的目的,称农业防治法。其优点是不伤害天敌,能控制多种病虫,作用时间长,经济、安全、有效。它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1、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 这是一项最为经济有效的病虫防治措施。特别是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往往是防治措施中最根本的途径。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抗虫棉(BT棉)已进入应用阶段。2、改进耕作制度 农田长期种植一种作物,为病虫提供稳定的环境和丰富的食料,容易引起病虫的猖獗发生。合理的轮作换茬,不仅使作物健壮生长,抗性提高,而且又可以恶化某些病虫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条件,达到抑制病虫的目的。如水旱轮作等。3、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深耕改土、改进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与灌溉、适时中耕除草、改进收获方式等,都可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同时又能阻止病虫发生。(三)、物理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称物理防治法。此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物理防治的主要措施有:1.、捕杀法 人工直接捕杀或利用器材消灭害虫的方法。如人工捕杀地老虎幼虫。2.、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等趋性诱杀多种害虫。3、汰选法 利用风选、筛选和泥水、盐水浮选等方法,淘汰除有病虫种子、菌核、虫瘿等。4、温度处理 夏季利用室外日光晒种,能杀死潜伏其中的害虫,烘干机亦可以取得同样效果。利用作物种子耐热力略高于病原物致死高温的特点进行温汤浸种,以消灭潜伏在种子内外的病原物。在北方地区,可在冬季对种子进行低温冷冻,消灭其中的害虫。5、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用红宝石、铵、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光束杀死多种害虫。高频电流、超声波等防治储粮害虫也有很好效果。(四)、生物防治法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称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的优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控制病虫作用比较持久,一般情况下,病虫不会产生抗性。因此,生物防治是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有:1.、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天敌昆虫有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其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第二是繁殖和施放天敌昆虫;第三是引进天敌昆虫。目前我国在试验应用赤眼蜂、金小蜂、肉食性瓢虫、草蛉等防治松毛虫、玉米螟、棉红铃虫、棉蚜等害虫,已取得了一定成效。2.、以菌治虫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害虫总量。我国生产的细菌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杆菌类的杀螟杆菌、青虫菌、红铃虫杆菌等。真菌杀虫剂主要是白僵菌。病毒杀虫剂主要是核多角体病毒。3.、以菌治病 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某种特殊物质,抑制、溶化或杀伤微生物,这种特殊物质称抗生素,能产生抗生素的菌类称为抗生菌。抗生菌主要是放线菌和真菌中的一些种类。目前推广应用的抗生素有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公主岭霉素、抗霉菌素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如齐螨素、浏阳霉素都具有杀虫、杀螨作用。(五)、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优点:(1)防治效果显著,收效快,既可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性措施,又可在病虫发生之后作为急救措施,迅速消除病虫为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使用方便,受地区和季节性限制小。(3)可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防治对象广,几乎所有作物病虫均可用化学农药防治。(5)可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和长期保存。但化学防治法有其局限性,由于长期、连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相继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病、虫、草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成本上升;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应充分认识化学防治的优缺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使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内容总结(1)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前 言在这里重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包括病虫害的调查内容、取样、记载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方法(2)调查统计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础17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专题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