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oc

    • 资源ID:44924799       资源大小:3.71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oc

    【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012年高考真题精选】 (2012年北京文综卷,1011题,8分)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2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A B C D答案:C 解析:考查区位因素,实质是各种不同的基础设施的布局原则问题,比较简单,游客中心应分布在服务设施集中的地方,餐厅应设在游客中心、露营地等的附近,加油站应布局在主干道附近,选C。 (2012年安徽文综卷, 2829题,8分)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²)水量(亿 m²)价格(美元m²)水量(亿 m²)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表3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相关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分布等相关知识,此外也考查分析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偏难。图示的北部区域靠近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中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故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的分布多位于该州的中部和南部,故正确。又由于材料告知该州盛产蔬菜、水果。而蔬菜、水果的生产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中、南部居民点相对较多,故可判断正确。而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北部地势相对较高,而从调水线路全程来看地势无法做出判断。故正确,选B。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2012年安徽文综卷, 3233题,8分)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均气温分区图。完成34题。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西藏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青海IIIIII等降水量线 mm温度区界线 省、自治区界线居民点20020010030040050010050020030040040050050040040050060070070092°E96°E100°E32°N36°N图123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4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 B<< C<,> D>,<4.C 解析:该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地形概况。难度中等。学生需要调动和运用青海省地形概况的知识,西北部(区域)为柴达木盆地,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南部(区域)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温度低;北部(区域)为祁连山脉,地势较高,温度也较低;因此、两地气温比地高。故选C。5(2012年山东文综卷,26题,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图5(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答案(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2012年海南省地理卷,14-15题,9分)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45题。表1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hm2沙 地4687草 地588盐碱地321耕 地166沼泽地107建设用地144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5该区域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2012年北京文综卷,89题,8分)图4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房屋加固 组建志愿者队伍 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 B C D1B 解析:考查自然灾害及其防治。通过图中的安居工程等关键词可选出B选项。2D 解析:考查防灾减灾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对震后防灾减灾影响不大,利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的选项是D。3(2012年广东文综卷,2题,4分)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的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3D 此题关键是对海洋“生物泵”的理解上,能够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可能或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则该作用可能缓解全球变暖。(2012年天津文综卷,2-3题,8分)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67题。6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7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2012年江苏地理卷,17-18题,4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9 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8 9 题。8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 BC D9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大气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 B C D10.(2012年安徽文综卷, 35题,12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图 例耕地林地河、湖居民点古迹山峰海拔/m湖面海拔/m断层陡坡范围断层断层陡坡4122412219741974点苍山AB陡坡洱海大理古城下关036km图14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11.(2012年海南省地理卷,22题,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答案: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解析: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利因素结合材料分析,如“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体现出该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白酒驰名中外”体现出消费市场广阔;甲位于内陆地区的交通干线上,故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交通便利。不利因素结合材料从环境污染及产量和种植空间方面分析即可。12. (2012年重庆文综卷,36题,8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设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答案: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 ;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化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高大山脉阻挡水汽深入,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农作物生产替代原有的自然植被,会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并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渍)化等问题。【2011年高考真题精选】(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图12 图134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答案】BC【解析】从图12可知,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相同。4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答案】AC【解析】读图13可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增加了,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林地增加,导致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3分)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股指落叶层吸收一定量地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2010年高考真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9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化的治理。沿海滩涂受到海洋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选滩涂所种植的植物要耐盐碱。1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地的治理方法。要缩短改选时间,就可以大量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40ºN38.0ºN37.5ºN118.0ºE119.0ºE渤海黄河1855年海岸线1934年海岸线1954年海岸线1964年海岸线图12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解析】(1)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由于泥沙不断在增加,所以延伸速度越来越快。(2)考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容易受到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考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针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生产结构等。(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6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微地貌:塬墚峁。【答案】B 27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措施。【答案】C 28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秦腔  窑洞  评剧  吊脚楼 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文化特色。【答案】A(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14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为资金 B为技术 C为劳动力 D为原料【答案】AC【解析】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15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CD【解析】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2009年高考试题解析】1(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9-11题。9(2009年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答案】A【解析】要能够成为鸟类的栖息地,说明有一定的滩头面积【考点定位】考查湿地的作用10(2009年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答案】C【解析】冬季一条线是由于冬季降水减少,水位下降,成一条线说明底部为线状低地,夏季由于降水多,水位上升,成片状分布【考点定位】考查水位季节变化的成因11(2009年高考宁夏卷)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答案】B【解析】鄱阳湖湿地减少时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围湖造田引起【考点定位】考查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0.019(2009年高考全国I卷)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答案】A【解析】从图可知,阴坡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小,变化大,说明因地势陡,气温因海拔变化大,所以选A;水田和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中,较难分辨出海拔高低,从图中可得出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河谷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中没有高山灌丛草甸分布,所以选项BCD不能选。10(2009年高考全国I卷)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阳坡主要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阔叶林、裸地等土地覆被类型,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答案为B。保护水源不能单单从某一种植被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出发,综合整治和保护,对于水源区就禁止开采,封山育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而扩大梯田面积势必要破坡植被不利于水源的保护,因此选项ACD都不合理。11(2009年高考全国I卷)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2009年高考宁夏卷,37)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 距海远近(2)选 (0分) 选或(2分)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 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解析】(1)从降水量来看,这里的降水为200mm300mm之间,则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可以根据经纬度来判读这里为我国的内蒙古地区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降水从东向西降水差异原因是距海远近(2)从当地的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的生长条件得出结论【考点定位】我国东西自然降水差异及其原因(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卷,35-4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乙丙图图荆江长江口甲流域界线长 江 流 域 图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 。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图上代号甲乙丙景观图地貌名称曲流(河曲)乙地(见图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右图反映的是( )。ba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侵蚀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 ;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读右图可知,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61000520004300034000250001600070006月长江某水站的水文资料8月9月1998年流量1998年水位历史最大流量历史最高水位水位252831343437流量(立方米/秒)7月(米)读图II,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 (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洚径流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地势低平,河肉密布,土壤肥沃 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 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A. B. C. D.【答案】湖北(鄂);重庆(渝)峡谷(V型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A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田农业(水田河床抬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或调蓄水流的能力减弱(占用河漫滩,围湖造田)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DC【考点定位】区域定位; 流水侵蚀和沉积地貌;农业地域类型;环境保护;城市区位因素 (2009年高考天津卷)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 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 、 。(9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9分)(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 ,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 。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8分)【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考点定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气候特点的归纳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22题。21(2009年高考江苏卷)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答案】A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选AB。22(2009年高考江苏卷)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图1 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1 (2009年高考宁夏卷)1650-1780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6501780年中,原始林地的比例急剧下降,耕地比重上升,所以可以推测是经历了移民开垦【考点定位】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2 (2009年高考宁夏卷)进入20世纪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图4图例前期(19731990年)后期(19902002年)40000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水田旱地林地灌丛草地建设用地裸岩地7(2009年高考山东卷)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答案】D【解析】耕地在图中表现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前期减少11000公顷,后期增长约6000公顷;旱地前期增长约26000公顷,后期减少30000公顷,它们都是减少的大于增加的,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8(2009年高考山东卷)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而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 灌丛草地 建设用地 裸岩地A B. C D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10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7-28题。图10 2004年四省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020406080100煤炭薪柴秸秆江苏北京福建广东27(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28(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答案】A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和提供的四个选项,开采小煤窑和种植薪柴林都会产生SO2污染,即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是发展沼气和利用太阳能。【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我国能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回答34题。图23(2009年高考福建卷)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I B、 C、D、4(2009年高考福建卷)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带的自给率在不断下降,则可知地带是我国东部地带,现在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即选D。【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区位条件影响。读图5,回答1415题。本地城市本地农村接受者本地农村本地农村公司总部销售部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本地城市外地农村本地城市外地农村外地农村图5 某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过程示意图14(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有关该企业的叙述,与图中不相符的是A生产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外地农村B销售部门布局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农村C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本地城市D公司总部布局在人才聚集的本地城市【答案】D【解析】结合图和图例可知,该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经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生产基地都布局在外地农村,说明外地农村的生产成本低于本地,三个阶段的销售部门都布局在农村,说明农村对该产品需求大,发展到第三个阶段,该企业成了研发中心,布局在本地城市,城市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明显,公司总部布局在本地农村而不是在本地城市,即D项与图中不符。15(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按区位因素分,该企业的类型是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009年高考江苏卷,29)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6分)(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 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资金 劳动力 技术、管理 原料、燃料 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答案】(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2)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