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税法基本理论(powerpoint 90页).pptx

    • 资源ID:59055415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税法基本理论(powerpoint 90页).pptx

    税法税法电话:电话:13973198569QQ:1034426610第一章第一章 税法概论税法概论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税法概念税法概念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税收概述税收概述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税法的功能税法的功能 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一、税收概述一、税收概述1 1、税收内涵、税收内涵税收:税收: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凭借政治权力凭借政治权力 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征税依据:政治权力征税依据:政治权力征税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征税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税收本质:是政府去的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税收本质:是政府去的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 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 属于再分配属于再分配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2、税收外延(税收形式特征或税收经济属性)、税收外延(税收形式特征或税收经济属性)(1)无偿性(核心)无偿性(核心)(2)强制性(保障)强制性(保障)(3)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规范与约束)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规范与约束)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二、税法的概念二、税法的概念税法: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权利及税法: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特点:义务性法规: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税法特点:义务性法规: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 在其纳税义务基础上的在其纳税义务基础上的 综合性法规:税法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综合性法规:税法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 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税法的内容:税法的内容:征税的基本原则征税的基本原则 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税收管理规则税收管理规则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法规等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法规等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三、税法的功能三、税法的功能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5、税法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税法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四、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四、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法的地位(一)税法的地位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2、性质上属于、性质上属于公法公法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税收法律、法规的依据和章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税收法律、法规的依据和章程,是税收立法基础(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是税收立法基础(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制定税法必须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税务机关行使征税权的约束制定税法必须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税务机关行使征税权的约束条件(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条件(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前一律平等)税法主要以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为目的税法主要以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为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税法与民法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民法特点:民法特点:平等、等价、有偿平等、等价、有偿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 调整方法:调整方法:命令与服从命令与服从(2)二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 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援引民法条款当民事活动涉及税收征纳关系且当民事活动涉及税收征纳关系且违反了税法规定违反了税法规定时,应以时,应以税法规范围准则税法规范围准则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税法与刑法的关系(1)两者具有本质区别:)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的范围不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的范围不同(2)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两者有着密切联系 虽然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但两者之虽然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情节是否严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则间的区别在于:情节是否严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则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从从2009年年2月月28日起,日起,“偷税偷税”将不再作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将不再作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修订后的刑法对第二百零一条关于不履行纳(七),修订后的刑法对第二百零一条关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用修改。用“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了取代了“偷税偷税”。但目前我国的。但目前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作出相应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作出相应修改第一节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区别)区别 税法具有经济分配性质税法具有经济分配性质,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单方面转移单方面转移 行政法不具备经济利益的单方面转移行政法不具备经济利益的单方面转移 行政法一般为行政法一般为授权性授权性法规,所含的少数义务性规定一般不涉及货法规,所含的少数义务性规定一般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税法是一种币收益的转移;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2)联系)联系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点: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点: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和和实体法实体法中的大量内容是中的大量内容是对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对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调整的调整税收法律关系中税收法律关系中争议的解决争议的解决一般按照一般按照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程序和程序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程序程序进行进行第二节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税法的原则税法的原则 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 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一、税法的原则一、税法的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税法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 税法公平原则税法公平原则:横向公平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纵向公平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经济效率经济效率 行政效率行政效率 实质课税原则:负担能力原则实质课税原则:负担能力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税法适用原则(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不溯及原则:新法实施前的行为不适用新法法律不溯及原则:新法实施前的行为不适用新法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程序优于实体原则: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 法,不因争议而影响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法,不因争议而影响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税法的原则税法的原则两类原则两类原则具体原则具体原则要点要点税法的基本税法的基本原则(四个)原则(四个)1.1.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2.2.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3.3.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4.4.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税法的适用税法的适用原则(六个)原则(六个)1.1.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优位原则(1 1)含义: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含义: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2 2)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3 3)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2.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1 1)含义: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含义: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而只能沿用旧法(2 2)目的:维护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目的:维护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1 1)含义: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含义: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2 2)作用: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作用: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 4.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则(1 1)含义: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含义: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2 2)应用: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应用: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5.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原则(1 1)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2 2)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6.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1 1)含义: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含义: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2 2)目的: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目的: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足额入库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对收入再分配应依据公平准则:税收对收入再分配应依据公平准则税收公平原则内涵税收公平原则内涵(对收入分配而言)(对收入分配而言):同等负担能力税负相同同等负担能力税负相同(横向公平)(横向公平)不同负担能力税负不同不同负担能力税负不同(纵向公平)(纵向公平)市场意义上的公平:税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市场意义上的公平:税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社会意义上的公平:收入分配均等(或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意义上的公平:收入分配均等(或收入差距缩小)衡量税收公平的具体标准衡量税收公平的具体标准 能力标准能力标准 以收入多少衡量纳税能力以收入多少衡量纳税能力 以个人支出多少衡量纳税能力以个人支出多少衡量纳税能力 以个人财产多少衡量纳税能力以个人财产多少衡量纳税能力 受益标准:谁受益,谁纳税。按受益大小确定税负受益标准:谁受益,谁纳税。按受益大小确定税负 机会标准(竞争原则):税收应按机会均等原则创造平等机会标准(竞争原则):税收应按机会均等原则创造平等 竞争的机会竞争的机会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应依据效率准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应依据效率准则,(对资源配置而言)(对资源配置而言)实现效率目标实现效率目标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经济效率税收经济效率 减少效率损失减少效率损失 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效率 政府税务行政成本政府税务行政成本 纳税人的纳税成本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1、税收经济效率、税收经济效率 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税收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税收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税收可抑制外部不经济产品税收可抑制外部不经济产品 税收可鼓励外部正效益产品生产和消费税收可鼓励外部正效益产品生产和消费 税收产生超额负担税收产生超额负担,使消费者改变消费选择,使消费者改变消费选择 税收超额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大于政府政府 税收收入形成的税收收入形成的税外负担税外负担形成机理:征税形成机理:征税 可支配收入减少可支配收入减少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 引起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 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 (消费商品的组合)(消费商品的组合)供给曲线、供给曲线、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变动变动税前、税税前、税后供求均后供求均衡点差别衡点差别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减少(超过减少(超过了税金)了税金)税收超额负担:供给完全弹性(供给供给完全弹性(供给曲线为水平直线)下曲线为水平直线)下供给不完全弹性下供给不完全弹性下总结:总结:(1)税收替代效应是导致效率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税收替代效应是导致效率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税收收入效应只是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并不税收收入效应只是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并不 影响相对价格,它不产生效率损失,影响相对价格,它不产生效率损失,同时还会对生产要素的增加产生刺激同时还会对生产要素的增加产生刺激(2)税收效应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否,取决于税收)税收效应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否,取决于税收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净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净效应(3)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净效应与个人的偏)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净效应与个人的偏 好选择有关好选择有关(4)在许多条件下,税收的替代效应往往大于收入效应)在许多条件下,税收的替代效应往往大于收入效应 因此征税所产生的超额负担就在所难免因此征税所产生的超额负担就在所难免 如何实现税收效率目标?选择的税收政策有两种:税收中性政策 税收杠杆政策税收中性税收中性:税收应采取不偏不倚的姿态 采取不干预市场经济决策 使超额负担极小化 强调税收筹集资金的职能 税种选择:税种选择:选择所得税选择所得税 税基选择:税基选择:一般商品税一般商品税税率选择:税率选择:单一税率单一税率税收杠杆税收杠杆 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 对产生外部成本的商品:征税或征高税 对产生外部收益的商品:不征税或征低税 配合价格平衡供求配合价格平衡供求 对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生产、消费进行引导对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生产、消费进行引导注:不完全竞争、垄断市场等情况下,税收政策选择不同注:不完全竞争、垄断市场等情况下,税收政策选择不同2、税收行政效率(税收成本效益)、税收行政效率(税收成本效益)(1)税收行政效率的含义)税收行政效率的含义 税收行政效率=税收额/税收成本 税收成本包括:税收成本包括:政府税务行政成本 纳税人的纳税成本(2)提高税收行政效率的目标:)提高税收行政效率的目标:实现税收成本最低(3)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 税制因素:税制因素:税制复杂性程度:税制复杂性程度:税制越简化,税收成本越低税制越简化,税收成本越低 税制结构:税制结构: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高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高 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低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低 对企业征税税收成本低于对个人征税成本对企业征税税收成本低于对个人征税成本 以城市税收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低以城市税收为主的税制税收成本越低 税务行政因素税务行政因素 机构设置对税收成本的影响机构设置对税收成本的影响 人员素质对税收成本的影响人员素质对税收成本的影响 技术手段对税收成本的影响技术手段对税收成本的影响(税收信息化程度)(税收信息化程度)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的途径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的途径 适当简化税制适当简化税制 税收制度要明确具体税收制度要明确具体 税收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性)税收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性)税收制度要尽量简化税收制度要尽量简化 优化税制结构优化税制结构 合理设置税收征管机构合理设置税收征管机构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改进征管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改进征管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第二节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二、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纳双方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纳双方 征税主体:征税主体:各级税务机关各级税务机关 海关海关 各级财政机关各级财政机关 纳税主体:纳税主体:法人法人 自然人自然人 其他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 第二节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形式和方法: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形式和方法:限期纳税限期纳税 征收滞纳金征收滞纳金 罚款罚款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制裁刑事制裁 等等 第二节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税法基本理论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总则: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税法总则: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纳税人纳税人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税目税目 税率税率 纳税环节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纳税期限: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纳税期限(结算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结算税款的期限)缴库期限缴库期限 纳税地点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税收优惠 罚则罚则 附则:解释权、生效时间等附则:解释权、生效时间等 1、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人:税法(税制)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税法(税制)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和个人负税人负税人:税收负担的实际承担者:税收负担的实际承担者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二者不一致的原因: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二者不一致的原因: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嫁税负转嫁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的代纳税人扣缴税款的单位:税法规定的代纳税人扣缴税款的单位税负转嫁:税收负担:国家征税减少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其 承受的经济负担 税收负担形成的方式直接形成的税收负担:直接向国家纳税所形成的税收负担间接形成的税收负担:由他人转嫁税负所形成的税收负担额外税收负担:国家征税使纳税人承受的除直接或间接负担以外的其它经济某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总额=直接税负+间接税负+额外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纳税人经过经济交易过程,将税收负担转嫁 给他人的一种经济行为(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方式(形式)前转(顺转):商品供应者 商品购买者 后转(逆转):供应者 购买者 混合转(散转):同时向前和向后转嫁提价提价降价降价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条件)1、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 税负往往向没有弹性或弹性小的方向转嫁2 2、课税范围的大小、课税范围的大小 课税范围大,则税负较容易转嫁课税范围大,则税负较容易转嫁 课税范围小,则税负转嫁较难课税范围小,则税负转嫁较难(需求具有弹性,税收替代效应大)(需求具有弹性,税收替代效应大)3 3、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向前转嫁的可能性较小完全竞争市场下,向前转嫁的可能性较小 不完全市场下,税负向前转嫁的可能性大不完全市场下,税负向前转嫁的可能性大 2、税基(课税对象、税目)、税基(课税对象、税目)税基:课税的客观基础税基:课税的客观基础广义的税基:从宏观上分析广义的税基:从宏观上分析对什么对什么征税征税 国民收入型:以国民收入为税基国民收入型:以国民收入为税基 国民消费型:以居民消费支出为税基国民消费型:以居民消费支出为税基 国民财富型:以社会财富为税基国民财富型:以社会财富为税基中义的税基:也称课税对象中义的税基:也称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从微观上分析课税对象:从微观上分析对什么对什么征税征税 税目:税法规定的征税的具体项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税目:税法规定的征税的具体项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 反映了反映了课税对象范围课税对象范围的大小的大小狭义的税基:也称计税依据狭义的税基:也称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计税依据: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课税对象决定计税依据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课税对象决定计税依据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区别: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区别:课税对象是从课税对象是从质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征税的目的物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是从计税依据是从量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对目的物据以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对目的物据以 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3、税率、税率税率:税额占税基的比例税率:税额占税基的比例税率种类:税率种类: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固定的 征收比例 优点:计算简便 体现了市场意义上的公平 缺点:与税收原则中的负担能力标准不完全一致 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其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累进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其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 也随之增加的税率。也随之增加的税率。即: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即: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 部分规定由低到高的、分级递增的税率部分规定由低到高的、分级递增的税率 累进税率种类:累进税率种类:“额累额累”:按绝对额累进:按绝对额累进 按累进依据分类包括:按累进依据分类包括:“率累率累”:按相对额累进:按相对额累进 按照累进方法的不同分为:按照累进方法的不同分为:“全累全累”全额累进全额累进 全率累进全率累进 “超累超累 超额累进超额累进 超率累进超率累进(1)全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率表级次级次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11500元以下(含)元以下(含)3%215004500元元10%345009000元元20%49000元元35000元元25%535000元元55000元元30%655000元元80000元元35%780000元以上元以上45%例:某人应税所得为1500元 应纳税金=15003%=45(元)某人应税所得为2000元 应纳税金=150110%=150.1(元)缺点: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会出现课税 对象的数额小于税金的不合理的现象(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次级次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1500元以下(含)元以下(含)3%02超过超过15004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105元元3超过超过45009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555元元4超过超过9000元元3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5%1005元元5超过超过35000元元5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2755元元6超过超过55000元元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5505元元7超过超过80000元以上的部分元以上的部分45%13505元元若应税所得为9005元,应纳税额?第1级应纳税额=15003%=45(元)第2级应纳税额=300010%=300(元)第3级应纳税额=450020%=900(元)第4级应纳税额=525%=1.25(元)全部应纳税额=45+300+900+1.25=1246.25(元)计算步骤太多,为简化计算步骤,可采用速算扣除法速算扣除法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 率计算的税额之差速算扣除数=本级级距的最低限(本级税率-上级税率)+上级速算扣除数若应税所得为9005元,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900525%1005 1246.25(元)(3)全率累进税率(目前未实施)全率累进税率(目前未实施)(4)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超超率率累进税率:以课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级累进税率:以课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级 距(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距(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 税额的税率税额的税率 土地增值税税率表土地增值税税率表级次级次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率税率税率速算扣除率速算扣除率1不超过不超过50%的部分的部分30%02超过超过50%100%的部分的部分40%5%3超过超过100%200%的部分的部分50%15%4超过超过200%的部分的部分60%35%3、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根据课税对象的特殊的计量单 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收数额 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容积、体积等例:消费税中的汽油、柴油税率:0.28元/升、0.10元/升 啤酒、黄酒税率:250元/吨、240元/吨 非资金账簿的印花税税率:5元/本 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纳税环节: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 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有些税种的税法中单独规定纳税环节 有些税种的税法中不单独规定纳税环节例:消费税制规定:生产环节、委托加工环节、进口环节 5、税收优惠、税收优惠1、减税:减征一部分应征税款 (一般以减征率或降低税率的形式表现)例:所得税率为25%,减半征收,或减征20%2、免税:免征全部应纳税款3、0税率:税率为0,即不含税负 0税率与免税的区别:实行0税率:则某种货物或某纳税人的整体税负为0 免税:只限于某一特定的环节或某一特定的纳税人 其它环节是要纳税的 4、起征点: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达到起征点的,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5、免征额: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免于征税的数额 不论纳税人的课税对象数额是否达到免征额的数 额,在免征额以内的部分总是不征税,只就超过 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不征 起征点 0 征 不征 免征额 0 征6、税收附加、加成、税收附加、加成1、税收附加:在正税之外随同正税附带征收的一种款项 一般以正税税款作为计算依据,另外再规定附加率 正税:国家正式开征并纳入预算内收入的各种税收 税收附加的目的:为地方政府筹措一定的机动财力2、税收加成:在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税以后,再加征一定成数 的税款(一成为10%)特点:是正税税率的延伸,加成征收的税仍属于正税 例: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对劳务报酬所得实行的加成 应税所得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加5成 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10成 加成后的税率:应税所得2万元的部分 税率为20%2万元应税所得5万元的部分 税率为30%应税所得5万元的部分 税率为40%加成征收的目的:限制某些纳税人的过高的收入 7、纳税期限、纳税期限纳税期限: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纳税期限 结算税款的期限:应纳税款计算的起止时间 缴纳税款的期限:办理纳税手续及入库时间1、确定纳税期限长短要考虑的因素:税种的性质(流转税的纳税期限就可比所得税短些)应纳税额的大小(税额越大,纳税期限越短)交通条件2、纳税期限的主要形式 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8、纳税地点、纳税地点纳税地点: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9、罚则(属于税收征管法的内容)、罚则(属于税收征管法的内容)(一)违法行为(一)违法行为1、偷税:、偷税: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采取隐瞒、欺骗、手段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采取隐瞒、欺骗、手段 以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故意行为)以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故意行为)例:利用伪造、涂改凭证、账册、报表或转移资产、收入等例:利用伪造、涂改凭证、账册、报表或转移资产、收入等 手段,隐匿应税项目、数量、金额,或故意违反财经纪手段,隐匿应税项目、数量、金额,或故意违反财经纪 律,乱挤成本、费用律,乱挤成本、费用2、欠税:、欠税:纳税人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纳税人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可能为有意,也可能为无意)(可能为有意,也可能为无意)3、抗税:、抗税:纳税人对抗国家税法,拒不依法纳税的行为纳税人对抗国家税法,拒不依法纳税的行为 以各种借口抵制税务机关的纳税通知拒不缴税以各种借口抵制税务机关的纳税通知拒不缴税 拒不按法律手续办理纳税申报、提供纳税资料拒不按法律手续办理纳税申报、提供纳税资料 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纳税检查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纳税检查 聚众闹事聚众闹事 威胁、围攻、殴打税务干部(含唆使、包庇等)威胁、围攻、殴打税务干部(含唆使、包庇等)4、骗税:、骗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退税款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退税款5、违反税务管理行为、违反税务管理行为 未按期办理税务登记未按期办理税务登记 未按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保管计帐凭证和有关资料未按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保管计帐凭证和有关资料 未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未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 备案备案 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采取向税务人员行贿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纳税人采取向税务人员行贿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违反发票管理规定:违反发票管理规定:非法携带、邮寄、运输、存放空白发票非法携带、邮寄、运输、存放空白发票 非法印制、伪造变造、倒买倒卖发票非法印制、伪造变造、倒买倒卖发票 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 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非法出售、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出售、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 伪造、擅自制造其他发票(除专用发票外)伪造、擅自制造其他发票(除专用发票外)出售伪造、擅自制造其他发票(除专用发票外)出售伪造、擅自制造其他发票(除专用发票外)违反发票管理规定,导致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缴、少违反发票管理规定,导致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缴、少 缴或骗取税款的缴或骗取税款的 虚开发票虚开发票 (二)处理方式(见税收行政司法管理)(二)处理方式(见税收行政司法管理)纳税保证:纳税保证人保证纳税保证:纳税保证人保证 提供纳税担保提供纳税担保 纳税抵押:以纳税人财产作保证纳税抵押:以纳税人财产作保证 (纳税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纳税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经济措施经济措施 纳税质押:纳税人财产作保证纳税质押:纳税人财产作保证 (将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税务机关占有)(将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税务机关占有)税收保全税收保全 通知银行冻结存款通知银行冻结存款 提供纳税担保提供纳税担保 扣押、查封相当于税款的财产扣押、查封相当于税款的财产 税收强制执行:通知银行强行扣缴税款税收强制执行:通知银行强行扣缴税款 拍卖纳税人财产抵缴税款拍卖纳税人财产抵缴税款 税收滞纳金、罚款税收滞纳金、罚款 行政处罚:封存、收回票据、提请工商部门注销营业执行政处罚:封存、收回票据、提请工商部门注销营业执 照、吊销税务登记证等照、吊销税务登记证等 刑事制裁刑事制裁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税收立法税收立法 税法的实施税法的实施 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一、税收立法一、税收立法(一)税收立法原则:(一)税收立法原则:1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3 3、民主决策的原则、民主决策的原则4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二)税收的立法及调整(二)税收的立法及调整1 1、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区人大:制定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区人大:制定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分类分类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形式形式举例举例税收法律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立法立法4 4部法律部法律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2008.1.12008.1.1)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1993.1.11993.1.1)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1993.1.11993.1.1)车船税法(车船税法(2012.12012.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权立法条例或暂行条例或暂行条例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税收法规税收法规国务院国务院税收行政法税收行政法规规条例、暂行条例、暂行条例、实施条例、实施细则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房产税暂行条例等、房产税暂行条例等 地方人大(目前只有海地方人大(目前只有海南省、民族自治区)南省、民族自治区)税收地方法规税收地方法规税收规章税收规章财政部、税务总局、海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税收部门规章章办法、规则、办法、规则、规定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等等省级地方政府省级地方政府税收税收地方规章地方规章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等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2 2、税法的调整: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税法的调整: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 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1)提议阶段:由国务院授权税务主管部门)提议阶段:由国务院授权税务主管部门(2 2)审议阶段:)审议阶段:税收法律: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税收法律: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 税收法规:国务院负责审议税收法规:国务院负责审议(3 3)通过和公布阶段:)通过和公布阶段:税收法律: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实施税收法律: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实施 税收法规: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实施税收法规: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实施 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二、税法的实施二、税法的实施(一)税法实施的内容(一)税法实施的内容 税收执法税收执法 税收守法税收守法(二)税法实施原则(二)税法实施原则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国际法优于国内法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

    注意事项

    本文(税法基本理论(powerpoint 90页).pptx)为本站会员(ahu****ng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