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4季度.pdf

    • 资源ID:69464894       资源大小:442.1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4季度.pdf

    中国经济信息网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I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0 年 4 季度)(2010 年 4 季度)出版日期:出版日期:2011 年年 2 月月 WWW.CEI.GOV.CN 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 2010 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全面恢复,进出口额双双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外贸增长转型初显成效,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利用外资持续增长,“走出去”步伐加快。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及政府“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的继续显现,我国对外贸易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2010 年前 11 个月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好的2008年2.56万亿的水平。2010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 34.7%,而上年为下降 13.9%,与 2008 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长 15.9%。我国外贸已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外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从投资国别看,受到人民币美元比价效应的影响,美国对华投资有望进一步恢复;欧洲经济不确定性较多,欧盟对华投资增速可能低于 2010 年;受特殊地缘因素影响,香港对内地投资将持续增长,而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台湾省对内地投资有望进一步加速。从投资区域分布看,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总体格局变动不大,受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将继续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仍是吸收外资的主要区域。从利用外资行业来看,制造业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并且将向高端制造业、汽车、新能源、环保等产业集中;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将继续提高,并且向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等产业集中。综合考虑,2011 年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增速将比 2010 年明显回落。初步预测,全年外贸出口增长 16%左右,进口增长 20%左右,顺差 1650 亿美元,下降 13.2%。在贸易平衡进一步改善的同时,进出口贸易结构、地区结构将更加趋向平衡,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II 目 录 目 录 2010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1 2010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1 一、进出口快速恢复,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1 二、贸易平衡持续改善,对外贸易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2(一)进口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2(二)出口呈冲高回落走势.2(三)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3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加速发展,加工贸易保持稳定增长.4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5 五、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6 六、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10 七、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再创历史新高.12 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13 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13 一、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13(一)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我国外贸发展环境更加复杂.13(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15(三)国际贸易保护、汇率压力等不利影响加深.15(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前景看好.16 二、我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因素分析.16(一)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有利于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16(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初步形成,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17(三)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17(四)外贸先行指数恢复性上升,但升势依然不稳.17 三、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预测.18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III 对策建议.19 对策建议.19 一、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19 二、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出口扶植力度.19 三、采取多种方式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妥善应对国际经贸摩擦.20 四、促进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 五、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支持企业“走出去”.20 图表目录 图表目录 图表图表 1 2009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情况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情况.1 图表图表 2 2009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值情况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值情况.2 图表图表 3 2009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值情况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值情况.3 图表图表 4 2009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情况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情况.3 图表图表 5 2010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总值情况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总值情况.4 图表图表 6 2010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5 图表图表 7 2010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量值情况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量值情况.6 图表图表 8 2010年我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情况年我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情况.8 图表图表 9 2009以来各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增速以来各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增速.9 图表图表 10 2009以来各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增速以来各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增速.9 图表图表 11 2009以来各月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增速以来各月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增速.10 图表图表 12 2010年我国分省市进出口情况年我国分省市进出口情况.10 图表图表 13 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12 图表图表 14 IMF对世界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对世界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14 图表图表 15 2010年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情况年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情况.18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1 2010 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2010 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2010 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全面恢复,进出口额双双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外贸增长转型初显成效,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利用外资持续增长,“走出去”步伐加快。展望 2011,我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升温、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预计 2011 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比 2010 年明显回落。“十二五”开局之年,应进一步加大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积极扩大进口改善贸易平衡,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一、进出口快速恢复,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 一、进出口快速恢复,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及政府“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的继续显现,我国对外贸易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2010 年前 11 个月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好的2008年2.56万亿的水平。2010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4.7%,而上年为下降 13.9%,与 2008 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长 15.9%,其中,12 月份进出口规模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达到 2952.2 亿美元,首次超过 2900 亿美元关口。我国外贸已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图表 1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情况 图表 1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情况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亿美元-40%-30%-20%-10%0%10%20%30%40%50%60%月度进出口总值月度同比增长累计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2 二、贸易平衡持续改善,对外贸易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 二、贸易平衡持续改善,对外贸易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一)进口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一)进口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 从进口情况看,在国内需求旺盛、鼓励进口政策显效、价格指数回升等因素影响下,进口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全年进口 13948.3 亿美元,增长 38.7%,与 2008年相比增加 23.1%。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工业生产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调,在上年基数因素影响下,进口增长速度呈现高位回落态势,年末进口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低 3.7、14、25.9 个百分点。图表 2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值情况 图表 2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值情况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亿美元-60%-40%-20%0%20%40%60%80%100%月度进口总值月度同比增长累计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二)出口呈冲高回落走势(二)出口呈冲高回落走势 从出口情况看,随着国际经济持续复苏及我国政府采取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加出口信贷、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发挥作用,外贸出口快速复苏,全年出口 15779.3 亿美元,增长 31.3%,与 2008 年相比增加 15.9%。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外企业“库存回补”需求减弱,海外市场需求有所收缩、国内出口退税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加之同期基数提高,除 11 月份受圣诞因素影响外,下半年以来月度出口增速持续回落,12 月份回落到 17.9%,为全年最低值。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3 图表 3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值情况 图表 3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值情况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亿美元-40%-30%-20%-10%0%10%20%30%40%50%60%月度出口总值月度同比增长累计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三)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三)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优于世界其它经济体,国内需求恢复程度好于外部需求,加上国家刺激内需、促进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措施成效初显,全年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 7.4 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 年全年贸易顺差 1831 亿美元,同比减少 6.4%,比 2008 年下降 38.6%。其中 12 月份贸易顺差陡然下降到 130.8 亿美元,创下 8 个月以来的最低纪录。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从 2008 年的 11.6%降至 2009 年的 8.9%、2010 年的 6.2%,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图表 4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情况 图表 4 2009 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情况 05001000150020002500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亿美元-90%-80%-70%-60%-50%-40%-30%-20%-10%0%累计贸易顺差(2009)累计贸易顺差(2010)累计贸易顺差增速(2010)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4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加速发展,加工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加速发展,加工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2010 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加速发展,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 14887.1 亿美元,增长 39.9%,高出进出口增速 5.2 个百分点,占我国贸易总额的 50.1%,比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占比自 1990 年以来再次超过一半。其中,出口 7207.3 亿美元,增长 36%,高于出口总体增速 4.7 个百分点;进口 7679.8 亿美元,增长 43.7%,高于进口总体增速 5 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逆差 472.5 亿美元,较 2009 年增长 9.5 倍。2010 年,我国加工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进出口 11577.6 亿美元,增长 27.3%,增速较一般贸易收窄 12.6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7403.3 亿美元,增长 26.2%;进口 4174.3 亿美元,增长 29.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 3229 亿美元,扩大 22.2%,相当于当年总体顺差规模的 1.76 倍。从贸易方式看,我国贸易顺差的下降主要是由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加带动的,表明我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而加工贸易的收益大部分被外资公司获得,其顺差不能说明中国从出口方面获得巨大利益,但却持续成为国外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民营企业表现优于整体。2010 年,民营企业进出口 7505.4 亿美元,增长 47%,高出当年全国进出口增速 12.3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4812.7 亿美元,增长 42.2%,高于整体出口增幅 10.9 个百分点;进口 2692.8 亿美元,增长 56.6%,高于整体进口增幅 17.9 个百分点。图表 5 2010 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总值情况 图表 5 2010 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总值情况 单位:亿美元,%,百分点 出口 出口 进口 进口 贸易方式 贸易方式 出口额 出口额 增速 增速 增速变化增速变化进口额进口额增速 增速 增速变化增速变化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 上年同期上年同期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总值 15779.3 31.3 47.3 13948.338.7 49.9 1831 1961 一般贸易 7207.3 36.0 56.1 7679.843.7 50.4-472.5-40.4 加工贸易 7403.3 26.2 39.3 4174.329.5 44.3 3229 2646.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5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 2010 年,我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仍位居前三位,但增长速度均不及总体进出口增速;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增速均超出同期总体进出口增速,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更加显著。全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 4797.1 亿美元,增长 31.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 3853.4 亿美元,增长 29.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 2977.7 亿美元,增长30.2%。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增长,与我国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国内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 2927.8 亿美元,增长 37.5%;印度成为我国第 10 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 617.6 亿美元,增长 42.4%;与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长46.5%、47.5%和 43.1%。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除欧盟外,2010 年我国从美国、日本、韩国、东盟等的进口增速都明显高于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说明我国在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全球贸易的平衡发展,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图表 6 2010 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图表 6 2010 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百分点 出口 出口 进口 进口 国别 国别 出口额 出口额 增速 增速 增速变化增速变化进口额 进口额 增速 增速 增速变化增速变化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 上年同期上年同期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总值 15779.3 31.3 47.3 13948.338.7 49.9 1831.0 1961.0 欧盟 3112.4 31.8 51.2 1684.8 31.9 35.5 1427.6 1084.8 美国 2833.0 28.3 40.8 1020.4 31.7 36.5 1812.7 1433.8 日本 1210.6 23.7 39.4 1767.1 35.0 48.1-556.5-330.3 东盟 1382.1 30.1 37.1 1545.7 44.8 53.6-163.6-4.1 香港 2183.2 31.3 44.1 122.6 40.9 73.5 2060.6 1575.2 韩国 687.7 28.1 55.5 1384.0 35.0 43.5-696.3-488.7 台湾 296.8 44.8 65.6 1156.9 35.0 52.0-860.2-652.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6 五、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 五、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 2010 年,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品出口占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达到 93.1%,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初级产品一般贸易进口额占一般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46.5%,比上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在出口商品中,机电、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 30.9%、和 30.7%,分别占全年出口总值的 59.2%和 31.2%;手机、彩电、计算机出口额分别增长 23.2%、38.1%和 34%。受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壁垒日益加剧等因素影响,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不及总体,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鞋类分别出口 1294.8 亿美元、770.5亿美元和 356.3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0.9%、28.4%和 27.1%,分别低于总体出口增速 10.9、2.9 和 4.2 个百分点;箱包、塑料制品、灯具、玩具、家具出口分别增长 40.8%、29.5%、33.7%、29.4%和 30.3%。随着国家从 7 月 15 日起取消了 406种高载能产品的出口退税,对改善出口结构起到调节作用,高载能产品出口相应减少。例如,2010 年出口钢材 4256 万吨,同比增长 73%,其中 1-7 月同比增长 1.52倍,8-12 月出口增速回落至 7.4%。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进口原油 2.39 亿吨,同比增长 17.5%,进口平均价格为 565 美元/吨,同比上涨 28.9%;进口铁矿砂 6.2 亿吨,同比下降 1.4%,进口平均价格为 128 美元/吨,上涨 60.6%;进口天然橡胶186万吨,同比增长8.8%,进口平均价格为3047美元/吨,上涨85.2%;进口大豆 5480 万吨,增加 28.8%,进口均价为每吨 457.7 美元,上涨 3.6%。此外,进口机电产品 6603.1 亿美元,增长 34.4%;其中进口汽车 81 万辆,增长 93.4%。图表 7 2010 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量值情况 图表 7 2010 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量值情况 单位:亿美元,%出口重点商品 出口重点商品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累 计 累 计 出口量 出口量 出口量 出口量 增 速 增 速 累 计 累 计 出口额 出口额 出口额 出口额 增 速 增 速 活猪 万头 172 1.7 3.39 2.6 大米 吨 619499-20.4 4.16-19.7 玉米 吨 127320-1.7 0.33 5.2 食糖 吨 94348 47.7 0.64 89.8 煤 万吨 1903-15.0 22.52-5.2 焦炭及半焦炭 万吨 335 513.5 13.93 591.4 原油 万吨 303-40.2 16.51-23.4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7 出口重点商品 出口重点商品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累 计 累 计 出口量 出口量 出口量 出口量 增 速 增 速 累 计 累 计 出口额 出口额 出口额 出口额 增 速 增 速 成品油 万吨 2688 7.5 170.44 35.9 塑料制品 吨 742667413.2 186.58 29.5 锯材 万立方米53-4.1 3.40-1.3 生丝 吨 8509-7.8 3.39 39.1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770.51 28.4 箱包及类似容器 -180.15 40.8 服装及衣着附件 -1294.78 20.9 鞋类 -356.31 27.1 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 千克 640693 9.1 47.76 86.9 钢坯及粗锻件 万吨 14 229.1 0.81 263.9 钢材 万吨 4256 73.0 368.19 65.3 未锻轧铝 吨 754378 143.2 15.36 203.1 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 -685.03 23.2 彩色电视接收机 万台 6628 21.4 148.33 38.1 集成电路 万个 831538646.9 292.46 25.5 集装箱 万个 250 263.7 72.32 274.9 摩托车及有动力装置的脚踏车 万辆 1068 43.3 43.91 43.5 自行车 万辆 5816 26.1 26.12 22.0 手表 万只 67138 20.0 14.21 19.9 玩具 -100.76 29.4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万台 166724 27.4 1639.53 34.0 电动机及发电机 万台 352969 25.9 73.05 39.3 家具及其零件 -329.86 30.3 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 -101.09 33.7*机电产品 -9334.34 30.9*高新技术产品 -4924.14 30.7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8 图表 8 2010 年我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情况 图表 8 2010 年我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情况 单位:亿美元,%进口重点商品 进口重点商品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累 计 累 计 进口量 进口量 进口量 进口量 增 速 增 速 累 计 累 计 进口额 进口额 进口额 进口额 增 速 增 速 鲜、干水果及坚果 吨 261102511.2 20.61 24.8 谷物及谷物粉 万吨 571 81.2 15.27 70.1 大豆 万吨 5480 28.8 250.81 33.5 食用植物油 万吨 687-15.8 60.27 2.2 铁矿砂及其精矿 万吨 61863-1.4 794.27 58.4 原油 万吨 23931 17.5 1351.51 51.4 成品油 万吨 3688-0.1 223.43 31.3 肥料 万吨 718 74.6 25.96 29.3 农药 吨 50701 14.7 4.21 26.0 初级形状的塑料 万吨 2391 0.4 435.63 25.2 ABS 树脂 吨 21699580.2 42.17 24.2 聚酯切片 吨 237755-4.8 3.35 21.2 天然橡胶(包括胶乳)万吨 186 8.8 56.67 101.4 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吨 15654406.3 42.70 42.3 原木 万立方米3435 22.4 60.71 48.6 锯材 万立方米1476 49.3 38.69 66.8 木质胶合板 万立方米17 13.6 0.91 24.7 纸浆 万吨 1137-16.9 88.18 28.8 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万吨 331 0.2 36.96 17.5 纺织用合成纤维 万吨 37 3.6 9.45 35.2 合成纤维纱线 吨 506244 1.6 18.70 24.4 钢坯及粗锻件 万吨 64-86.1 5.79-71.5 钢材 万吨 1643-6.8 201.12 3.3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吨 42924860.0 327.37 44.4 废铜 万吨 436 9.2 122.36 100.9 氧化铝 万吨 431-16.1 14.99 14.9 未锻造的铝及铝材 吨 955432-58.8 39.26-26.5 废铝 万吨 285 8.7 42.94 56.0 金属加工机床 台 114496 80.6 94.24 60.1 汽车和汽车底盘 辆 811902 93.4 306.65 99.1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9 进口重点商品 进口重点商品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累 计 累 计 进口量 进口量 进口量 进口量 增 速 增 速 累 计 累 计 进口额 进口额 进口额 进口额 增 速 增 速 飞机 架 344 6.8 108.70 17.0*机电产品 -6603.13 34.4*高新技术产品 -4126.73 33.2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表 9 2009 以来各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增速 图表 9 2009 以来各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增速-60%-40%-20%0%20%40%60%8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累计出口额增速累计进口额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表 10 2009 以来各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增速 图表 10 2009 以来各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增速-60%-40%-20%0%20%40%60%80%100%120%14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累计出口额增速累计进口额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10 图表 11 2009 以来各月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增速 图表 11 2009 以来各月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增速-60%-40%-20%0%20%40%60%80%100%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累计出口额增速累计进口额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六、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 六、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 2010 年,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出口的显著增长,促进了地区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全年中部地区进出口额达 116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8%,增速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 15.1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63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5%,进口 53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8%。西部地区进出口额达 128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9%,增速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 5.2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72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4%,进口 56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9%。东部地区的广东进出口总值 7846.6 亿美元,增长 28.4%;江苏、上海和北京进出口值分别为 4657.9 亿、3688.9 亿和 3014.8 亿美元,分别增长 37.5%、32.8%和 40.4%;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值分别为 2534.7 亿、1889.5 亿和 1087.8 亿美元,分别增长 35%、35.9%和 36.6%。图表 12 2010 年我国分省市进出口情况 图表 12 2010 年我国分省市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进出口 进出口 出口 出口 进口 进口 地区 地区 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总计 29727.61 34.7 15779.32 31.3 13948.29 38.7 北京 3014.77 40.4 554.57 14.6 2460.21 47.9 天津 822.01 28.8 375.17 25.5 446.84 31.7 河北 419.31 41.5 225.70 43.9 193.61 38.9 山西 125.78 46.8 47.09 66.0 78.69 37.3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11 进出口 进出口 出口 出口 进口 进口 地区 地区 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总值 总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内蒙古 87.19 28.7 33.35 44.0 53.84 20.8 辽宁 806.67 28.2 431.20 29.0 375.47 27.2 吉林 168.46 43.5 44.76 43.2 123.70 43.5 黑龙江 255.04 57.1 162.82 61.5 92.22 50.0 上海 3688.92 32.8 1807.24 27.5 1881.68 38.4 江苏 4657.92 37.5 2705.50 35.8 1952.42 39.9 浙江 2534.75 35.0 1804.80 35.7 729.95 33.4 安徽 242.76 54.8 124.16 39.7 118.60 74.6 福建 1087.84 36.6 714.97 34.1 372.87 41.6 江西 214.67 68.0 134.16 82.1 80.50 48.8 山东 1889.51 35.9 1042.47 31.1 847.04 42.2 河南 177.92 32.0 105.34 43.4 72.57 18.4 湖北 259.07 50.2 144.42 44.7 114.65 57.7 湖南 146.67 44.5 79.56 44.9 67.11 44.1 广东 7846.62 28.4 4531.99 26.3 3314.63 31.5 广西 177.02 24.2 96.03 14.7 80.99 37.8 海南 86.34 76.9 23.20 77.3 63.14 76.7 重庆 124.26 61.1 74.89 75.0 49.38 43.9 四川 327.79 35.6 188.45 33.0 139.34 39.4 贵州 31.40 36.3 19.20 41.5 12.21 28.8 云南 133.68 66.1 76.06 68.5 57.62 63.0 西藏 8.36 107.9 7.71 105.4 0.65 143.8 陕西 120.81 43.7 62.07 55.6 58.74 33.0 甘肃 73.29 89.6 16.39 122.8 56.90 81.8 青海 7.89 34.5 4.66 85.1 3.23-3.6 宁夏 19.61 63.1 11.70 57.5 7.90 72.0 新疆 171.28 22.8 129.70 18.6 41.59 38.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外贸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 8355 FAX:(010)6855 8555 12 七、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七、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2010 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大批鼓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我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国非金融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7406 家,同比增长 1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05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4%,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扭转了2009年下降2.6%的局面。其中,12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6%,为 2009 年 8 月以来连续第 17 月实现增长。2010 年吸收外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外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 28.6%,占同期全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 46.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 6%,占比达到 46.9%;外商投资农、林、牧、渔业增长 33.8%,占比 1.8%。二是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比重有所提高。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85%、6.5%和 8.5%,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 1.2 个百分点、增加 0.6 个百分点和增加 0.6 个百分点。三是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中大部分实际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90.1%。美国对华实际投资 40.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31%;欧盟二十七国对华实际投资65.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71%。图表 13 2010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图表 13 2010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020406080100120140160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亿美元0%5%10%15%20%25%30%35%40%4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4季度.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