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句首语气词.ppt

    • 资源ID:70978049       资源大小:366.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句首语气词.ppt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个字。(1)夫“夫”(f)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吧。)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3)惟(唯、维)“惟”字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在记叙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例如: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祀:年)“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示希望。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个。)唯荆卿留意焉。(战国策燕策)(希望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帮助判断语气。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惟”“维”用於句中,也是帮助判断语气。例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维)”等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例如“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这个“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语气词。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二)词头,词尾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那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有”“其”“言”“于”“薄”五字。(1)有“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鲧纳有莘氏女,生禹。(史记夏本纪)“有”字又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例如: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孔甲扰于有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甲”,夏王;“扰”,顺;“帝”,上帝。)“有”字又用于某些形容词的前面。例如: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有忡”,等于忡忡,心中不宁的样子。)有洸有溃。(诗经邶风谷风)(“有洸有溃”等于洸洸溃溃,形容水激怒溃决的样子。)“有”字还有一种特别的用途,在这里顺便讲一讲,就是“有”字嵌入数目字的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在上古时代,“十五”也常说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说成“三百六十有六”。例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学。(论语为政)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孟子万章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书经尧典)(“期”j,一周年。)但是这种用法的“有”字不是词头,这是应该注意的。加深: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秦建明、张懋镕也谈古国名前的“有”字将古国名前的“有”字训为国家之“国”。秦文认为:“或”是“域”、“国(國)”的古字,“有”、“或”既相通,“九域”又可作“九有”,所以“有”字自然也可以当“国”讲。不成立的理由:二者相通仅见诗经:“九有有截”、“厣有九有”二例以及荀子解蔽“代夏王而受九有”一例。可见,“有”借为“域”不过是偶尔的假借罢了。“定语后置”在早期汉语中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决不是无条件的。甲骨文、今文的人名(如帝乙、祖丁、父己)虽然采取共名在前、私名在后的构成方式,但这种方式在方国名中却未见一例。比如甲骨文有“土方”、“鬼方”、“土方”等40多个方国名,出现近千次,均作“方”,而不作“方”。金文以及先秦典籍,也只见“周邦”、“殷邦”、“楚国”等,而未见“邦”、“国”。3.甲骨文中大量例句证明“有”字可有可无,表明“有”字是无意义的语助。例如:勿尞帝于?勿尞帝于?(乙4915)所以,将这类“有”字理解为虚词,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是什么性质的虚词,则尚有争议。目前主要有“词头”、“衬字”、“语助”几种看法。1.作为词头,或应含有某种意义,或应能区别词性。这类“有”字既无义,又可分别置于名、动、形3类词之前;在汉语构词法发展史中,“附加法”比较晚出,而甲骨文早已存在这类“有”字,故将其理解为“词头”的话,似有未妥。2.认为这类“有”字是起“足音”、“嵌音”作用的衬字,颇有新义,尤其是解释诗经一书时最为通达。不过,在诗经之外,“有”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极少见,用诗歌“衬字”这种术语去概括这类“有”字,亦不尽合理。3.语助这个术语深入人心,富有弹性,有利于表达汉语的特性。语助“有”盛衰的原因:与汉语复音化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有两点事实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第一,语助“有”字只用于单音节词之前;第二,语助“有”字的使用与汉语复音化呈现着逆向运动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汉语复音化程度的提高,语助“有”的使用频率逐步降低。众所周知,汉语由单音词向复音(主要是双音)演化,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殷商、西周作为复音化的萌芽阶段,复音词少,而复音化的趋势促使某些“一字不成词”状态的第一次发生了类化前加足音作用的“有”而成为临时性的双音结构。春秋以后,复音化步伐加快了,复音词大量出现,复音词构成方式多样化,临时加“有”字足音已渐无必要,语助“有”字便衰落了。(2)其“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例如: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雨雪”,降雪。“雱”png,雪盛的样子。)八月其获,十月陨蘀。(诗经豳风七月)(“获”,收获。“陨蘀”,叶子落下来。)(3)言“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诗经周南汉广)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诗经召南草虫)(4)于“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前面。例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5)薄“薄”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薄污我私,薄汗我衣。(诗经周南葛覃)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经小雅六月)此外还有一些词头如“载”“诞”“式”等字,它们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都放在动词前面。这里就不细讲了。值得注意的是: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乙)关于词尾,我们着重讲一个“然”字。“然”字是一个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当“然”字放在形容词后面的时候,它的指示性就减轻了,变了词尾的性质。例如:辛垣衍怏然不悦。(战国策赵策)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战国策赵策)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夫子怃然。(论语微子)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乎”、“焉”、“如”、“尔”等字,用作词尾时,它们的作用和“然”字相等。例如: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我心忧伤,惄焉如捣。(诗经小雅小弁)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的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本来不是形容词的,也变为形容词的性质。例如“欣”字本来是动词,但“欣欣然”却是形容词;单说“欣然”也变了形容词,例如庄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思考与练习】1.思考词头、衬字、语助的联系与区别。2.选定一个对象进行了解。

    注意事项

    本文(句首语气词.ppt)为本站会员(hyn****60)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