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

    • 资源ID:71021519       资源大小:24.4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有机碳不仅仅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和可持续农业的基础,而且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全球土壤表层总碳量为 2 100 Pg,华而不实有机碳库储量大约为 1 550 Pg,是大气碳库的 3 倍,陆地植被碳库的 2 4 倍。土壤有机碳是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在各个阶段降解物质的混合体,并且不同组分的有机碳不仅储存能力不同,而且生态服务功能亦有明显差异,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壤有机碳分组方式方法,对于有效地区分和深切进入认识异质性的有机碳组分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碳的早期研究主要采用化学分组方式方法,通常基于土壤有机碳在各种提取剂中的溶解性、氧化性不同把有机碳分为活性和稳定性两个组分。相比之下,物理分组方式方法由于毁坏性小而成为近些年来研究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主流。华而不实,Six 等提出的团圆体 密度联合分组方式方法,由于较好地分离了游离活性有机碳、物理保卫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组分,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该方式方法分离的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组分仍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华而不实隐含了化学保卫和生物化学保卫有机碳组分。鉴于此,Stewart 等对前人的研究方式方法进行了改良,提出了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方式方法,该方式方法综合了其他分组方式方法的优点,并且在原理上将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联络起来,进而成功地分离出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保卫等各种保卫机制的有机碳组分。本文结合前期土壤有机碳分组方式方法的综述,以及最近发展的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方式方法,进一步系统阐述土壤有机碳分组方式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将来趋势,供相关研究借鉴。 1 化学分组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国内外学者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腐殖质类物质上,根据腐殖质类物质在酸、碱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划分为 3 种不同的组分: 胡敏酸、胡敏素和富啡酸。华而不实胡敏酸是碱可溶、水和酸不溶; 富啡酸是水、酸、碱都可溶; 胡敏素则水、酸、碱都不溶。胡敏酸和富啡酸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腐殖化经过缓慢,短则几十年,长则上千年,且在全球范围内腐殖质的构造和功能没有明显差异,讲明用土壤腐殖质的变化特征来反映一些农业措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无价值性,因而腐殖质分组方式方法在20 世纪80 年代后逐步被淡出。当前土壤有机碳的化学分组主要根据化学溶剂的不同提取出溶解性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等。1. 1 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是指能通过孔径为 0. 45 m的滤膜的大小和构造不同的有机分子。其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长链脂肪族化合物和大分子的腐殖质组成。测定方式方法: 将一定新鲜土样用盐溶液或水提取 ( 土液比一般为 1 5) 后,用0. 45 m 滤膜抽滤,然后滤液在碳氮分析仪上测定。通常采用的提取剂有水、CaCl2、KCl、K2SO4等。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很小,一般不作为衡量有机碳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它作为微生物生长的主要能源,在提供土壤养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2 酸水解有机碳 酸水解作用主要是提取碳水化合物、糖、氨基酸和氨基糖等。其酸提取剂主要是硫酸和盐酸,测定方式方法有 H2SO4水解法和 HCl 水解法。H2SO4水解法: 称 1. 00 g 土样于消煮管中,加 20 mL2. 5 mol / L H2SO4,盖上小漏斗 105下油浴消煮 30min,转移至离心管中,在 4 500 r / min 离心 20 min,倒出上清液,再参加 20 mL 蒸馏水继续清洗离心,将两次上清液一起过 0. 45 m 滤膜,该水解产物为活性组分 I,离心管内的残留物清洗离心数次后于60 烘干,再加 2 mL 13 mol / L H2SO4转移至三角瓶,室温下震荡10 h,然后将酸稀释为1 mol/L 后,再在105下油浴3 h,再离心两次,将两次的上清液一起过 0. 45 m 滤膜,此水解产物为活性组分; HCl 水解法: 称取 2. 00 g 过 2 mm 筛的风干土样于消煮管中,然后参加6 mol/L HCl 在115消煮 16 h,样品冷却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测定碳含量,即为惰性有机碳,而酸解有机碳为总有机碳量减去惰性有机碳量。 酸水解有机碳分为活性有机碳库和惰性有机碳库,碳水化合物为活性有机碳,固然其含量只占总有机碳的 10% 20%,却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和碳源,并介入土壤团圆体的构成,是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性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和对象。 1. 3 易氧化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是利用化学氧化方式方法测定的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中不稳定的部分,其周转时间较短,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被称为土壤活性有机碳。常用的氧化剂有 K2Cr2O7和 KMnO4,其测定方式方法分别是 K2Cr2O7外加热法和 KMnO4氧化法。K2Cr2O7外加热法: 称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于硬质试管中,参加 5 mL 0. 800 0 mol/L 的 K2Cr2O7溶液和 5 mL 浓硫酸,放上小漏斗后于 170 180油浴锅中煮沸 5 min,取出后转移到三角瓶中,体积约 60 70 mL 为佳,参加指示剂后用标准的 0. 2mol / L 硫酸亚铁滴定。KMnO4氧化法根据 KMnO4不同浓度 ( 33、167 和 333 mmol/L) 氧化成 3 类不同的组分,即低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和高活性有机碳,由于高活性有机碳对农业措施感应灵敏,而被广泛应用。其测定方式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于 30 mL 离心管中,参加 25 mL 333 mmol/LKMnO4溶液,震荡 1 h,在 2 000 r/min 的离心机下离心 5 min,将上清液用去离子水以 1 250 稀释,然后在分光光度计 565 nm 下测定其吸光率,最后通过 KMnO4的浓度变化计算出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 Lefroy 等和 Blair 等均把能被 333 mmol/L的 KMnO4氧化的有机碳称为活性有机碳,并利用碳库管理指数和活性指数计算出碳管理指数,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该氧化法简单,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但是仪器昂贵,对实验器皿清洁度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2 物理分组 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分组是根据土壤有机碳的密度或土壤颗粒大小进行的分类。因其在分组经过中始终保持原状土状态且毁坏性小而成为近些年来研究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主流,主要包括密度分组、粒径分组、团圆体分组等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主要通过崩解、分散、密度离心和沉降可分离出不同活性的有机碳组分。 2. 1 密度分组 密度分组最早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是采用一定相对密度的溶液将土壤中相对密度较低的游离态有机物质和相对密度较高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分离开来的经过,华而不实悬浮液为轻组有机碳 ( LF) ,沉淀部分为重组有机碳 ( HF)。其测定方式方法: 在离心管中参加一定量的重液,然后把待测样品轻轻地倾倒入华而不实,平衡20 min 后,在4 000 r/min 转速离心 20 min,溶液部分过 0. 45 m 滤膜的布氏漏斗,把留在滤膜上的部分和离心管中的部分分别都转移到铝盒中,60烘干至恒重,再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定含碳量,其留在滤膜上的部分为 LF,而留在离心管中的部分为 HF。国际上采用的重液密度一般为 1. 6 2. 0 g/cm3,1. 7 g/cm3是当前比拟通用的。 重液一般有卤代烃、溴仿 乙醇混合液、碘化钠、聚钨酸钠等,当前因碘化钠及聚钨酸钠能够避免样品中残留水的负效应以及外表活性剂和有机溶液在土壤组分上的吸附现象,且具有非常好的提取效果及较高的回收率而被广泛采用。 LF 分解速度快,C / N 值高,是介于新鲜有机质和腐殖质之间的中间碳库,包括微生物遗留残骸、动植物残体、菌丝体及孢子等。HF 主要成分是腐殖质,C/N 值低,分解及转化速度较慢。LF 的含碳量是土壤有机碳总量的 15% 32%,由于其对农业措施反响敏感,常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重要指标。 2. 2 粒径分组 粒径分组的基础是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土粒结合,导致有机碳的构造和功能不同。根据粒级大小不同将其分为 5 个组分: 砂粒 ( 53 2 000 m) 、粗粉粒 ( 5 53 m) 、细粉粒 ( 2 5 m) 、粗黏粒 ( 0. 2 2 m) 和细黏粒 ( 0. 2 m) 。其分组方式方法是佟小刚等根据 Anderson 等和武天云等的方式方法改良的: 称取10 g 过2 mm 筛的风干土样于 250 mL 的烧杯中,加 100 mL 水,于超声波发生器上超声 30 min,过 53 m 筛,在筛上得到的是 53 2 000 m 的砂粒组分,然后根据 Stockes 定律计算每个粒级颗粒分离的时间进行分离,通过不同的离心时间和离心速度分离得到 5 53 m 的粗粉粒、2 5 m 的细粉粒、0. 2 2 m 的粗黏粒和 0. 2 m 的细黏粒。华而不实细粉粒和细黏粒悬液采用 0. 2 mol/L CaCl2絮凝,再离心收集,各组分转移至铝盒在 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测碳含量即可。 砂粒中有机碳主要是植物残体,粉粒中主要是来自植物的芳香族物质为主,粘粒则主要是微生物产物。砂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 10%左右,分解程度快,C/N 值小,易转化; 粘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 50% 70%,不易矿化,是土壤中的稳定碳库。 研究发现,砂粒组、粗粉砂粒组和细粘粒组中的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易分解碳库,而细粉砂粒组和粗粘粒组中的有机碳是土壤的惰性碳库。 2. 3 团圆体分组 自从 Tisdall 和 Oades提出土壤团圆化影响碳周转的概念模型后,对团圆体中有机碳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土壤中的团圆体以 250 m 为界分作大团圆体 ( 250 m) 和微团圆体 ( 250 m) ,进一步细分为 2 000 m、250 2 000 m、53 250 m 和 53 m 的 4 类团圆体。大团圆体是由多糖、作物根系和微生物菌丝体粘结了很多微团圆体后构成的集合体,而微团圆体主要由有机 矿质复合体组成。其测定方式方法: 称取过 5 mm 筛的风干土样,放在 2 mm 筛上,再放入 30 个直径为4 mm的玻璃珠,其下是 0. 25 mm 筛、0. 053 mm 筛,置于团圆体分离器中,通过恒定的水流分离 20 min,把留在水中的 ( 53 m) 溶液离心,然后把留在筛上的土样分别置于铝盒中,于 60烘干至恒重,即得不同粒级的团圆体。 Six 等改良了原有的分离方式方法,把密度分组和团圆体分组结合起来,有效地分离出了留在团圆体间的游离态团圆体 ( fPOM) 和留在团圆体内部的闭蓄态团圆体 ( iPOM) 。其测定方式方法: 先经过原始的团圆体分组方式方法分出不同粒级的团圆体,然后经过密度分组法分出轻、重组分,把重组部分置于30 mL 5 g / mL 六偏磷酸钠中分散,在 180 r / min的震荡机上震荡 18 h,过 53 m 筛,留在筛上的即为闭蓄态团圆体。该方式方法由于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有机碳在土壤中的转化经过和土壤质量的恢复经过而被广泛应用。 3 生物学分组 生物学分组主要是通过一定生物方式方法测定对已经矿化的生物和被矿化的有机残体的微生物生物量,或根据把有机碳作为一种底物的反响来推断出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碳量。生物学分组方式方法把土壤有机碳分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矿化碳。 3. 1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指土壤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碳。当前有很多方式方法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包括直接镜检法、三磷酸腺苷分析法、熏蒸培养法、熏蒸提取法、底物诱导呼吸法和磷脂脂肪酸法等,但是最常用的是 Jenkison 等提出的氯仿熏蒸法,即土壤用氯仿熏蒸后,在好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期间 CO2的释放量,根据熏蒸与未熏蒸土样释放 CO2量 的 差 值,计 算 土 壤 微 生 物 生 物 量 碳。 Brookes 等初次提出氯仿 K2SO4浸提法,主要用于微生物量 N 和 P 的测定,后来 Vance 等把该方式方法用于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即土壤经过氯仿熏蒸后直接浸提碳含量,并测定生物量碳,测定后根据与熏蒸培养方式方法所测定的微生物量碳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氯仿熏蒸培养法相比,氯仿熏蒸浸提法耗时短,方式方法成熟,简单方便,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土壤中所占比例较小,一般只占土壤总有机碳的 0. 3% 7%,但是微生物作为土壤代谢的直接介入者与分解者,是土壤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因对农业措施反映敏感而作为土壤活性有机碳。当前人们都把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用来监测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并能指示土壤碳的平衡、积累或消耗。 3. 2 可矿化碳 有机碳的矿化经过本质上是有机质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响,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 CO2、水和能量的经过。通常采用土壤培养法进行测定: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田间持水量,培养经过中微生物会释放出 CO2,根据需求选择培养时间,培养结束后,能够利用稀盐酸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微生物释放的 CO2含量,即可计算可矿化碳量。在实验经过中,一定要注意实验仪器的密闭性、培养经过的温度和湿度,这些因子是整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4 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 Stewart 等在之前土壤有机碳物理分组方式方法基础上,联络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通过进一步引入化学分组,将湿筛、玻璃珠分散、重液浮选和酸解等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方式方法。该方式方法成功地分离出了游离活性有机碳 库 ( cPOM、 fPOM ) 、 物 理 保 护 有 机 碳 库( iPOM) 、化学保卫 有 机 碳 库 ( H dSilt、H dClay、H Silt、H Clay) 和生物化学保卫有机碳 库 ( NH dSilt、 NH dClay、 NH Silt、NH Clay) 。土壤有机碳的物理保卫,也叫空间不可接近性,是指由于土壤团圆体的闭蓄包裹等导致的有机碳底物与分解者和酶的隔离; 化学保卫,也叫分子交互作用,是指高价铁铝氧化物和粘土矿物通过配位体置换、高价阳离子键桥、范德华力和络合作用等导致的有机碳的生物有效性下降;生物化学保卫,也叫选择性保存,是指有机碳本身化学组成的抗降解性。这种分组方式方法由于综合考虑了土壤有机碳的各种稳定机制,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操作程序可分为 3 步: 第一步,称取 20 g 过2 mm 筛的风干土样于微团圆体分离器套筛的顶部筛上 ( 上层 250 m 筛子,下层 53 m 筛子) ,放入 30 个玻璃珠,然后上下摆动此装置约 20 min,将留在 250 m 和 53 250 m 的组分转移至铝盒,而 53 m 的组分用离心法于不同转速下分离出游离粉粒组分 ( d Silt) 和游离粘粒组分 ( d Clay) ,所有组分 60 烘干至恒重,大于 250 m 的组分即为粗颗粒有机碳 ( cPOM) ; 第二步,在离心管中放入35 mL 1. 7 g/cm3的碘化钠溶液,然后将第一步得到的微团圆体部分 ( 53 250 m 的组分)悬浮于离心管中,用手轻轻晃动,再用 10 mL 碘化钠冲洗离心管,20 min 后,在 4 000 r/min 转速离心 20 min,然后将液体部分过 0. 45 m 滤膜,用0. 05 mol / L CaCl2和蒸馏水冲洗干净,转移到铝盒中60下烘干48 h,于0. 45 m 滤膜上的组分为细颗粒有机碳 ( fPOM) 。留在离心管的沉淀部分同样要冲洗干净,然后在 60 mL 5 g/L 的六偏磷酸钠溶液中 ( 加 12 个玻璃珠) 震荡 18 h ( 180 r/min) ,过 53 m 筛子,留在筛上的转入铝盒烘干,该部分为物理保卫有机碳 ( iPOM) 。溶液部分用离心法进行分离,方式方法与第一步一样,分离出闭蓄粉粒组分( Silt) 和闭蓄粘粒组分 ( Clay) ; 第三步,将 53 m 的组分 ( d Silt、d Clay、 Silt、 Clay) 参加 25 mL 6 mol / L 的 HCL 中于 95 下回流加热 16 h,然后过滤,残留物质为非酸解部分,60 烘干至恒重,即可得到生物化学保卫有机碳组分 ( NH dSilt、NH dClay、NH Silt、NH Clay) ,而酸解部分为全组分和非酸解组分之差,得到化学保卫有机碳组分 ( H dSilt、H dClay、H Silt、H Clay) 。 在土壤有机碳库中,游离活性有机碳库和物理保卫有机碳库各组分有机碳由于分解速度快,周转时间短,对施肥响应敏感,可作为土壤碳库变化的早期指示指标; 而化学保卫有机碳库和生物化学保卫有机碳库各组分有机碳由于是惰性组分,对外界反响较迟钝,因此一般可作为预测土壤碳饱和与否的指标。 5 瞻望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土壤有机碳研究的不断深切进入,其分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完善。由于化学分组方式方法对土壤构造和形态的毁坏性大,生物学分组方式方法所需培养时间长和限制因子要求高,物理分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得到的组分之间有重叠等,所以导致研究结果无法进行比拟和评估。 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方式方法改善了这些弊端,该方式方法不仅消除了生物学分组经过中培养所需时间长的困扰,还打破了各单一分组方式方法经过中出现的异质性组分重叠的现象,相比之下是更好的有机碳分组方式方法。但是,在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经过中,对样品进行酸解时还是沿用的盐酸溶液,具有一定的毁坏性,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固态13C 穿插极化魔角旋转技术分析有机物的烷基碳、烷氧碳、芳香碳和羰基碳等化学构造组成,能够实现有机物的原位不毁坏分析和评价有机物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所以,结合核磁共振分析的物理 化学联合分组,有望成为土壤有机碳分组方式方法的一个将来趋势。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