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上海市华师二附2023年4月高三语文综合测试.docx

    • 资源ID:94577007       资源大小:37.4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上海市华师二附2023年4月高三语文综合测试.docx

    华师二附2023年4月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作者:六 国论)(2)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3)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两句对喜欢自我夸耀的人给予了理性的警告。(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2)三顾频烦天下计(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 不长2按要求作答。(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1)B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前不久,商务部等5部门 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释放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 的积极信号。,。,o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出路在于守正创新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BC®©D®(2)借花卉意象隐喻人物形象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花与人物之间有着形象、气 质或命运的关联。以下四处对花卉与人物的关联解说不合理的一项是(),其对应的人 物本应是。(3分)A牡丹被称作“花中之王”,雍容华贵,花型宽厚,给人以性稳持重、 典雅大方之感。薛宝钗容貌端丽,举止端庄,其出身富贵,为人稳重平和,与牡丹最是匹配。B林照玉抽的花签是芙蓉。黛玉有着不同凡俗的高洁风骨,自始至终,她珍视的都是自 身的价值,也正因如此,“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才显得尤为不凡。C海棠自古有“睡美人”的赞誉。史湘云花名签题写的是“香梦沉酣”,这与史湘云“醉 眠芍药茵”的意境也有几分相似。由此可见,史湘云对应海棠花最为合适。D妙玉抽到了老梅的花名签。她远离了许多生活中的乐趣,像百花凋零的冬季里独自绽 放的梅花。老梅的“老”字,更是饱经风霜之意,特别契合妙玉的命运。(2) D应为“李 纨”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没有幻觉的个人自主性刘擎“成为你自己!”无论是激励、劝导还是告诫,这句陈腐不堪却又历久弥新的格言总会与你相遇,感召 你,或困扰你。它被反复传诵着一一在奋斗者的励志故事里,或是在艺术作品的点题处。但是,“成为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在叮嘱我们“不要成为别人”,因为与人 雷同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吗?是在呼唤我们依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来生活吗?可“自己独特的 想法”又从何而来呢本真性的伦理以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些问题。把握这本书的主题,可以从书名 而社会应当为个人之间的互惠利益而存在。这种“个人先在于社会”的信念拒绝了前现代的 (亚里士多德式的)信念:一个人“只有当他嵌入一个更大的社会整体之中,才可能是一个 适当的道德行动者”。而新的信念期许“一个人可以外在于社会而成为一个完全胜任的人类 主体”。其次,现代政治制度的出现是针对这样一个背景一一预先存在着作为权利承担者的 个人0政治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安全保障,使得个人为相互利益服务,促进交换和繁荣。因此, 政治的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如是理解的政治社会F1标不同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与 超验秩序的联系。第三,政治社会的组织原则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个人首先被理解为权 利的自主承担者,在塑造他们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中自由地履行他们的能动性。第四,平 等地向所有个体确保他们的权利、自由和互惠利益。这四个原则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已经深 入人心,而新的“现代社会想象”支持着这些原则并赋予它们实践意义,其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是基于个体(而不是基于共同体)的自我理解,这是现代个人主义的文化核心。现代个人主义的困境与拯救马克斯?韦伯曾以“世界的祛魅”来表达超验秩序的解体。但泰勒提醒我们“这些秩序 在限制我们的同时,它们也给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行为以意义”。在世界祛魅之后,人们不再 能够将自己与超越自我的更大视野相伴相随,于是产生了某种失落:“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 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现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陷入了空 前的意义迷失。这成为现代文化深刻的困境。西方历史上有许多敏锐的思想家警觉到现代人的意义迷失及其隐患,泰勒在本书中也有 所列举。比如,托克维尔曾告诫,民主时代的人们往往寻求一种“渺小和粗鄙的快乐”。尼 采指称的“末人”(last man)则是现代文明没落的最低点,他们除了''可怜的舒适”“软 绵绵的幸福”之外,生命没有任何抱负。而当代西方的一些批评家(贝尔、布卢姆和拉西等) 确信,现代社会已经沦为一个放任的社会,人们毫无顾忌地标榜自我中心的理想,年轻人甚 至欢呼“me generation”的兴起。由此,现代文化陷入了相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恋主义的 歧途。泰勒同样关切这种困境,他清楚地看到了“生活被平庸化和狭隘化,与之相联的是变态 的和可悲的自我专注。”他文化悲观论者的批评了然于心,但并不追随那种人云亦云的论 调。在他看来,这种悲观论(特别在布卢姆那里)没有认识到,现代文化中有一种“道德理 想在起作用”,这就是“本真性”的理想。虽然这种理想在当代社会中可能体现为低劣扭曲 的形态,但它本身是值得肯定和捍卫的理想。文化悲观论者仅仅看到了这种低劣形态,但在 他们的视野中,现代文化完全不存在任何价值和标准,没有任何关于“好的生活”的理想, 或者只有那些沦为欲望放纵之托辞的所谓“理想”。这些悲观论者在现代文化中看不到任何 积极的道德力量,也就丧失了拯救与改造的希望。他们的蔑视、悲叹与愤懑总有一种无力回 天的虚弱。而泰勒认为,“一种系统的文化悲观主义同一种完全的文化乐观主义一样,是误 入歧途的。反过来,我们面临一场绵延不绝的战斗,面对本真性的更平庸和更浅薄的模式的 抵抗,我们要去实现本真性的更高和更充分模式。”泰勒致力于阐明自己区别于两种流行意见的独特立场。一方面,他坚持主张,对本真性 的追求是种道德理想,对这种理想的漠视来自对现代文化知半解的偏见,导致亳无建设 性的义愤。另一方面,他力图揭示,对本真性理想的追求和实践要求某种超越自我的背景条 件(包括对自我之构成有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无视这些条件,将会陷入一种幻觉性的 个人自主性,从而导致个人的自我沉湎与放任,最终背弃了本真性的理想。他指出,文化悲 观论者所描述的是“一个已经退化了的理想的图像,这个退化了的理想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 实际上我想说它是现代人不可拒绝的”。为什么本真性是一种道德理想?简单地说,在道德思考的历史中,西方社会发展出一种 “内在化”的要求:做(道德上)正确的事情,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要与我们内在的道德感 保持接触(attachment),而不是游离。道德不只是迫于外界压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与 内心的良知相契合。这种思想有迹可循,至少可以追溯到奥古斯丁(“通向上帝的道路经由 我们的内心”),而到了卢梭那里,被表达为我们“存在之感受”。在历史的现代进程中, 这种内在的接触感具有了独立的和决定性道德意义,整个伦理世界的重心就发生的转变一一 本真性成为我们作为真正的、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维度。我们的道德拯救来自回复我们对自 己内心真实的道德接触,只有这样,才有理由要求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担当道德责任。也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所谓“存在之感受”:做一个人就是要忠实于我自己。否则,我就没有 领会人生的目的,就没有领会对我而言,做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忠实于自我意味着忠实于自 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只有我自己才能发现和阐释。这是一种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 想,伴随着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这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但是,本真性对内在标准的强调,也容易演变为“唯我主义”,好像关注内在的自我就 足以生成道德准则,外部世界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实现个人自主性的障碍或敌人。泰勒指 出,这种独白式的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幻觉:”内在生成这种事情,如果理解为独白式的,则 是子虚乌有。我对我的同一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我独自创造了它,而是说,我通过与他人 的、部分公开、部分内化的对话,订立了这个同一性。这就是为什么内在生成同一性之理想 的发展,赋予了认同一种新的和关键性的重要性。我自己的同一性根本上依赖于我与他人的 对话关系。”我们无法单单依靠自己来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的理想是在对话关 系中塑造的。让我们来考虑泰勒给出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宣称自己非常独特,因为他的头发 正好是3732根!这种独特性不会令人赞叹,反而会让人觉得可笑。因为他的这一“独特性” 完全不足挂齿(除非在他的文化中,3732这个数字是一个神圣的数字,那才会有特殊的意 义。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特殊价值也取决于特殊的文化背景)。相反,一个人若有卓越的 钢琴演奏才华,或者长于准确地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或者总是真诚友善地待人接物, 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些独特性是有价值的。为什么前后两类独特性的意义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泰勒解释说:事物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必须针对一个背景而言。他称之为“视域”(horizon) 或“框架"(framework)。这个背景框架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界定了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有意义的,并塑造了我们的“道德与精神的直觉”。这个框架由不得我们选择,它是“给 定的” (given),是我们共享的“无可逃离的视域"(inescapable horizon)。而我们所做 的选择,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恰恰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这个作为深度意义背景的框 架。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共同的生活,这个背景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前提。如果离开这个了框架, 个人的感觉、选择和决定会变得完全不可理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到处可以听到各种貌似“率真的”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 的自己”“忠实于自己” “实现自己”一一诸如此类的口号一直在宣扬特立独行的自主性, 尤其肯定独特个性的优越性,并暗示这种独特性只能从自我内部获得。在这种强劲的“成为 自己”的现代文化中,事物的价值被认为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是被“我”所赋予的。 我珍视或看重某种事物,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内在固有的(intrinsic)价值或意义,而是因为 我的珍视或看重才使得它具有价值或意义。但是,这种价值主观论可以成立吗?只要我们发 问,“你为什么会珍视或看重它? ”回答也许是,“我认为”“我相信”“我感觉”或者“我 决定”。但这类回应完全没有回答“为什么”。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追问来龙去脉,那么任何 认真给出理由的回答都会显示,那个单独的“自我”实际上并没有独自赋予或创造价值,那 些看似高度自主的价值决定,在背后往往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 是在关系中形成的。价值判断需要依据价值尺度,而价值尺度不可能由“自我”来发明创造, 我们只能“选用”和“改造”价值尺度,这正是关系性的自主性观念所揭示的结构性规范限 制。我们各自(选用)的价值尺度可能并不一致,我们对具体事物的价值判断可能发生严重 分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价值是完全主观的、不受约束的或是由自我任意决定的。个人自主性是现代性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值得捍卫的理想。它激发人的创造性, 要求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鼓励人们过更真诚、更充分和更具个性的生活。现代世界的许多 成就与价值来自个人对本真性的追求。但是,这种理想(如同现代性的其他许多理想一样) 也可能事与愿违地走向自己的反面,使自身陷入困境。自主的生活理想必须有所选择,选择 意味着“某些生活形式实际上而于别的,而对个人自我实现宽容的文化却回避了这些主张”。 如果完全依据唯我论,我们实际上无法形成可以判断高低好坏的价值标准。本真性的伦理 一书的要旨在于指明,建基于唯我论的本真性是一个幻觉:“如果本真性就是对我们自己真 实,就是找回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感受',那么,或许我们只能整体地实现它,倘若我们认 识到这个情感把我们与一个更宽广的整体连接在一起的话。”而只有通过将自我的构成理 解为关系性的,理解为对超越自我之共同背景的依赖,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和实践个人自主 性的理想,才有可能克服对本真性的误解和滥用。“本文为本真性的伦理一书的导言部分。”中的关键词入手。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着特定的含义: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 盲从于外在的压力与影响,这是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查尔斯泰勒力图阐明,基于个 人自主性的现代文化源自一种历史性的深刻转变。马克斯韦伯曾以“世界的祛魅”来表达 超验秩序的解体,但泰勒提醒我们“这些秩序在限制我们的同时,它们也给世界和社会生活 的行为以意义”在世界祛魅之后,人们不再能够将自己与超越自我的更大视野相伴相随,于 是产生了某种失落,“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这成为现代文化深刻的困境。和许多思想家一样,泰勒关切到了现代人的这种困境。他清楚地看到了 “生活被平庸 化和狭隘化,与之相联的是变态的和可悲的自我专注”。一方面,他坚持主张对本真性的追 求是一种道德理想,对这种理想的漠视来自对现代文化一知半解的偏见。另一方面,他力 图揭示对本真性理想的追求和实践要求某种超越臼我的背景条件,如果无视这些条件,将会 陷入一种幻觉性的个人自主性,从而导致个人的自我沉湎与放任,最终背弃本真性的理想。本真性对内在标准的强调容易演变为“唯我.主义”,好像关注内在的自我就足以生成 道德准则,外部世界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实现个人自主性的障碍或敌人。泰勒指出,这种独白式的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幻觉:”内在生成这种事情,如果理解为 独白式的,则是子虚乌有。我对我的同一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我独自创造了它,而是说, 我通过与他人的、部分公开、部分内化的对话,订立了这个同一性。我自己的同一性根本上 依赖于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让我们来考虑泰勒给出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宣称自己非常独特,因为这种独特性不会令人赞叹。相反,一个人若有卓越的钢琴演奏才华,或者长于准确地表达深刻的 哲学思想,或者总是真诚友善地待人接物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些独特性是有价值的。强劲的“成为自己”的现代文化中,事物的价值被认为是被“我”所赋予的。“我” 珍视某种事物,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内在固有的价值或意义,而是因为我的珍视才使得它具有 价值或意义。但是,这种价值主观论可以成立吗?只要我们发问,“你为什么会珍视它? ” 回答也许是“我认为”“我相信”或者“我决定”,但完全没有回答“为什么”。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追问,那么任何认真给出理由的回答都会显示,那个单独的“自我 ''实际上并没有独自赋予或创造价值。那些看似高度自主的价值决定,在背后往往是有渊 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是在关系中形成的。价值判断需要依据价值尺度, 而价值尺度不可能由“自我”来发明创造,我们只能“选用”和“改造”价值尺度,这正是 关系性的自主性观念所揭示的结构性规范限制。我们选用的价值尺度可能并不致,对具体 事物的价值判断可能发生严重分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价值是不受约束的或是由自我任意 决定的。个人自主性是一个值得捍卫的理想,它激发人的创造性,要求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 鼓励人们过更真诚和更充分的生活。现代世界的许多成就与价值来自不人对本真性的追求。 但如果完全依据唯我论,我们实际上无法形成可以判断高低好坏的价值标准。本真性的伦 理一书的要旨在于指明,基于唯我论的本真性是一个幻觉,而只有通过将自我的构成理解 为关系性的,理解为对超越自我之共同背景的依赖,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和实践个人自主性 的理想,才有可能克服对本算性的误解和滥用。(有删改)【注】本文是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查尔斯泰勒的著作本真性的伦理的中文版序言。3根据文意,在第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2分)3(2分)现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陷入了空前的意义迷失。4下列事例最适合填入第段画线处的一项是()。(2分)AA他的头发正好是3732根。B他可以看清50米开外的一行小字。C他精通五国语言。D他背诵圆周率可达2765位。5有一种人生态度曾被概括为“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依据文意,下列哪一 种观点不能用来支持这一人生态度()。(3分)CA价值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B同一性是个体独自创造并发现的。C应有一个判断高低好坏的价值标准。D对本真性的追求是一种道德理想。6这篇序言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查尔斯泰勒的思想,也给我们阅读社科类学术专著的 方法提供了不少启示,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在这两方面的收获。(4分)6关注关键概念。如作者提及“把握这本书的主题,可以从书名中的关键词入手。” 泰勒通过阐释本真性概念的内涵,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演变,思考本真性与“自我”的关系 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关注观念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学术专著中的理论。在历史背景下理解概念或理论。泰勒就人类对“本真性”这一概念的理解的历史变迁 来阐释现代文明的困境,思考拯救之道,可见不孤立地理解概念,立足历史视野有助于我们 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自我反思。作者从日常生活我们耳熟能详的“成为你自己” 这劝诫入手,把抽象深奥的哲学原理拉近我们的生活。可见立足生活有助于我们理解抽象 的哲学理论。关注形成结论的过程。学术专著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观点的独特深刻,更在于证明观 点的过程。作者为我们详细分析了泰勒批驳“唯我论”的逻辑过程,启发我们阅读学术专著 应关注形成结论的过程。在概念的对比中理解概念。作者把“本真性的自我”与“唯我论”放在一起比较,能 够更加清晰地辨析概念,帮助读者抓住关键区别两者。【评分说明】写到两点即可,启示1 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其他启示言之成理即可。7作为驳论,本真性的伦理对“唯我论”的批驳针对性强,逻辑严密。请结合第 一进行分析(5分)7 (5分)泰勒反驳对方观点成立的前提,针对性强。即意义是否是 主观的?自我本真性是否是独立的,脱离社会的?意义的确立应有客观标准,而自我本真性 无法脱离社会存在,那么“唯我论”的观点变无法成立。(一点3分,写出两个对方观点的 前提2分,整体分析1分)逻辑的严谨还体现对问题的全面辩证的思考。泰勒在反思之余, 多次提到自由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意义,并未对对方观点全盘否定,而是提出其成立 的前提,需满足的条件。(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宠成后面第8-11题。(15分)一个村庄的半径丘脊梁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对蒋山人来说,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围绕着这 个原点慢慢展开。蒋山在湘东北,是从洞庭湖平原进入山区的咽喉。往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山间盆地, 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葬养苍苍的林地,进去后,似乎到了遥远的天边和世界的尽头。往外走, 则是渐渐开阔起来的平原和越来越喧嚣的城镇,当然还有机会与梦想。在我的记忆中,它似乎像一个巨大的背景,衬托出我童年的虚空和渺小。我与小伙伴 们翻山越岭去找野果、扯笋子,忙碌了大半天,始终没有走出牛角冲的地就;我陪八卜多岁 的曾祖母,去她的娘家山枣坡,她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了 一上午,差点都没赶上中 饭;我替班主任黄老师到杨酒庙代销店买肥皂,跑步去跑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 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整个蒋山如同一个广袤的王国,市年的我在这片疆域里纵情奔跑, 但始终没有越过它的边界。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从这里走到了城市。三十年了,每每想起蒋山,我依然觉得它 的地域广阔而且复杂,道路弯曲并且漫长。即使是驾车回乡,眨眼就穿越整个村庄,我也并 不认为它过于窄小,而是认为速度缩短了长度,科技改变了世界。直到这次回家,我才惊讶地发现,蒋山的半径居然是那么的短小!那天晚饭后散步, 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下行至杨河庙,又上行到关塘坳,再回到家门口,我觉得已经走了很远, 但拿起手机一看,天啊,怎么只有三千多步?按一步六十五厘米算,整个蒋山的长度,充其 量不过一千二百米。而我们村庄的半径,只有区区六百米!这太让我感到意外了!我没有想 到,在我的心中纵横了几十年的那个广袤世界,居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路程,为何会一直觉得它很长?想来想去也没理出一个头绪,只好 肤浅地认为,孩童的眼界太小了,总是把事物无限放大,并深藏到记忆中,以致若干年后目 想起来,仍是最初的印象。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我不确定她年轻时有没有走出过村庄,但她的晚年,没有离开 过这里半步。她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她的娘家山枣坡,离我家充其量不超过一千米;她去得 最多的地方,是菜园里和对门岭,为的是去摘瓜菜、晒瓜菜,两地距离家中都不过百来米。 她活了将近九十岁,战胜了贫穷、疾病甚至是时间,受到所有人的敬重。但现在看来,她的 人生是多么的单薄和苍白。她漫长的一生,其实只有可怜的六百米。好在还是有不少转山人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他们从这里出发,追赶着自己的理想,不 屈不挠地向前进。他们有的打着赤脚,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身着长衫,有的头戴礼帽:有的 外出经商,有的出门求学在村庄里,大家熟知很多外村人深感陌生的东西。比如洞庭湖的各 种船舶,蒋山人总是讲得头头是道,原因是蒋山人在那修了多年码头;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构 造与价位,蒋山人往往说得八九不离十,原因是多个蒋山装修队在这专事仿占装饰:比如莫 斯科的气模和伏特加的特性,蒋山人谁都能道说一二,原因是有个蒋山名人曾在那里生活了 七八年。我乂想起了曾祖母。她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很多人来找她拿主意、断是非。 我起先以为是因为她年纪大,别人尊重她,后来才发现是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更明事理。原 来每一个蒋山人出远门回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望她,详细向她报告所见所闻。她也总是 充满兴趣地问这问那,不露痕迹地引导对方讲出抱想知道的事情,并默默地进行横向对比。 这些人似乎就是她的眼睛和腿脚,他们到达的地方,她也一个不落地到达了。我的曾祖母, 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远行的蒋山人,将村庄的半径拉长,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丰富。无数的事实让 蒋山人越来越相信行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但不管 走多远,生活在哪个城市,这些人做起菜来肯定是蒋山味道,说起梦话肯定是蒋山方言,想 起事情肯定是蒋山逻辑。而且走得越远,内心与蒋山也就贴得越近。鳗在蒋山生活了十多年,离开已有三十多年,但闭上眼睛,这里的山水田园,却依然 清晰如昨。在我的心底,长年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每当在城里感到疲惫和厌弃时,我就通 过这秘道随时潜回故乡。走过千山万水,这个半径六百米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整个世界。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我想只有等到终老的那生命才会带我交出准确的答卷。8第段画线句语言极富表现力,给读者印象深刻,请如此加以赏析。(4分)8 (4分)排比,列举三个生活场景,反复强调童年印象中的蒋山地域广袤。用语略带夸张,“翻山越岭”“忙碌了大半天”“颤颤巍巍地走了一上午”“跑步去跑 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而实则地方并不大:善用动词,表现活动丰富,而实则活动的空间 并不大。使得童年的印象与实际情形之间反差强烈。画线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读来让 人印象深刻。9第段作者两次想到自己的曾祖母,分析其在文章构思中的作用。(4分)9 (4分)第段承接上文作者成年后认识到家乡生活空间的狭窄,以曾祖母一生没有 离开蒋山,生活半径只有可怜的六百米,来感叹传统社会中的人们生活的单调和苍白。第 段写曾祖母通过外出的蒋山人了解外面的世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从曾祖母的角度侧面 表现蒋山人没有被空间限制,他们走出山沟沟,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两次想到曾祖母,形成对比,蒋山虽小,但蒋山人却勇于突破,敢闯敢干,思想开化。 既表达了对蒋山人的赞美之情,也为后文思考蒋山与蒋山人的关系作铺垫。10联系全文分析第段中“村庄的半径”的具体内涵。(3分)10(3分)村庄的半径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作者童年生存的地理空间;这个空间很 小。村庄的半径还是一份童年的记忆、精神的影响与情感的牵挂,无论人们走到哪里,直到 生命的尽头,这些都是成年人心灵的养分;这个精神文化的半径,随着生命的延长而不断扩 大。11作者笔下的蒋山,与乡土中国中的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相比,在“居住方式”“工 作生产”“人际交往”“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已发生变化,请任选其中二个方面,结合文章 有关内容分析其异同。(4分)11 (4分)“居住方式”: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村民附着于土地,安土重迁;蒋山的村 民们虽然也是熟人聚居的形态,但也开始逐渐分散居住于更远的地方,湖南、北京,甚至是 定居国外。“工作生产”: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蒋山的村民们,如曾祖母, 也是如此,但有更多的人为了经商、读书、谋生走到外面的世界,从事多种行业。“人际交往”: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村民重视礼治,尊敬长者;蒋山的村民也保留了这 一传统,从外面回来的人都会主动看望村里最年长的曾祖母,但交流的主要内容是祖母向外 出的人学习,更新传统观念。“文化观念”: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村民尊重传统,思想保守;而蒋山的村民更相信行 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他们勇于闯荡,敢于迎 接变革。(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4题.(8分),江城子元倪瓒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搪。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 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川肠。烟外青停飞白鸟,归路阻, 思微茫。12出版社再版历代词选时拟为这首词添加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1分) DA野望B归隐C饯别D怀乡13对本词所用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A融情于景 B用典化用 C以动衬静 D化抽象为具体14古代文人的“时空意识”在深化情感表达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从这一角度 赏析这首词作的妙处。(5分) 14 (5分)上片首先极摹当下风雨中重阳节的气象,秋 色昏朦、横塘暗味,展现出一幅凄惨冷清的画面,饱含思乡之情;继而回想往日与亲朋好友 登高赏菊的欢乐情景,有如才做过的美梦一般。从现实场景转到对过去的回忆,深化了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下片作者将连绵不绝的愁情比喻为碧绿无际的秋江之水。愁情不但如秋天的 江水一样奔流不息,而且如九曲回肠、蜿蜒百转,一直流向海角天涯。在空间转换中,表现 出作者因归乡之路被阻断的满怀惆怅。全词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逐层深化了作者重阳之 际孤身在外,思念家乡,但归乡之路却被阻断的怅惘之情。(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材料一:倪瓒,字元镇。家雄于宽,工诗,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日清围,幽迥 绝尘。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四时卉木,萦绕其外,高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 居士。时与客觞咏其中。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至正初, 海内无事,忽散其觉给亲故,人成怪之。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箸笠,往来震泽、 三海间,独不罹患。张士诚累欲钩致之,逃渔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币乞画,瓒乂斥去。及吴 平,瓒年老矣,黄冠野服,混迹编氓。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节选自明史倪瓒传,有删改)材料二:先生生而俊爽,梢长强学好修,性雅洁而敦行孝弟。率子弟以田庐生产,悉有程度, 有余财未尝资以为俚俗纷华事。先生见义则为,尊官显人,乐与之文,于宗族故旧,煦煦有 恩,尤喜周人之急。神精朗朗,如秋月之莹;意气送谯,如春阳之和。刮磨豪习未尝为纨绮 子弟态谈辨绝人鹿撞不倦。好客之名,闻于四方。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气采愈高。不为谄曲 以事上官,足逐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沉,耻于炫暴,清而不污。年既老而耳益聪、目益明, 饮啖步履不异壮时。世氛颇净,复往来城市,混迹编氓,沉晦免祸,介特之操,瞰然不渝。 气貌充然,其所养可知矣。(节选自倪云林先生墓志铭,有删改)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等到(2)遭受(1)比去()(2)独不罹患()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6(1)B(2)C(1)富家悉比祸()A覆盖B遭受C达到D表示被动(2)尤喜周人之急()A周到B完备C救济D协调17材料二第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3分)刮磨豪习未尝为纨绮子弟态谈辨绝人亶感不倦17刮磨豪习/未尝为纨绮子弟态/谈辨 绝人/会喜不倦18把材料二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气采愈高。18 (6分)倪瓒晚年更加追慕恬淡退匿,家财都弃散尽了,不愿过多思考俗事俗务,常 常穿着黄冠野服,浮游在湖山之间,(这种情形下)气质神采更加高逸。19材料二市指出先生“性雅洁”,请依据材料一简述其表现。(2分)19 (2分)“雅”:先生工于诗,善书法和绘画:居住环境幽迥绝尘。“洁”:先生在 海内无事之时散其家财散,往来于震泽、三湖之间;拒绝士信以重金求画。20两则材料叙写同一人物但写法和语言风格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对比分析。(4分)20 (4分)材料一选自明史,为史传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倪瓒的主要事迹,叙述 语言较为客观。材料二选自倪云林先生墓志铭,为墓志铭,概述了先生雅洁、孝悌、重 义、清而不污等品质,言语中饱含对先生的颂扬与缅怀之情。(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1-24题。(12分)甲:论佛骨哀【唐】韩愈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鼻不服先王之法 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 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 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乞以此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 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 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惆之至,谨奉表以 闻。臣某诚惶诚恐。乙:黄州安国寺记【北宋】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白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 者也。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 后必复作。£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 二日聊(往,焚香默坐,深自省案,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 净,染污自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日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日: “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21可填入乙文第段画线句方框中的虚词是()。(1分)21(1分)BA而B盍C则D盖22对两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2 (3分)DA甲文认为佛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B甲文认为佛骨不除,天下人的疑惑难消。C乙文作者诚心悔悟,希望改正过往的错误。D乙文作者认为继连应为辞去赐号感到愧疚。23甲乙两文对佛教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依据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4分)态度理由创作背景甲贬斥佛本是夷狄之人,与中国风俗不同;(2)即便佛 来朝也只应以外宾之礼相待;(3); (4) o朝廷欲将佛骨迎接进入宫禁。乙推崇(1); (2)修习佛法令人物我两忘、身心皆空、一念 清净。(1)作者被贬黄州,在安国寺清修五年;(2)23 (4分)甲(3)何况佛死去已久,尸骨不祥;(4)先贤孔子曾说对鬼神应怀有敬畏 而疏远的态度。乙(1)有感于过往的过失,借佛教求得自新之法;(2)和尚继连请求作者为本寺作记 一篇。24甲乙两文的文体功能各不相同,传情达意也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4分)24 (4分)甲文作为一篇奏表,劝谏皇帝不要迎拜佛骨,既从佛源自异域、尸骨不祥等 方面阐明事理,又在文末抒发愿受灾祸、无怨无悔的强烈感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表达 了韩愈对佞佛之风的坚定批判和对国家的一腔赤诚:乙文作为一篇受邀而作的记文,记述了苏轼被贬黄州后在安国寺的经历,既反思过去得 咎原因,又描绘安国寺的清幽之景和佛学带来的心灵安宁,情感较甲文更为平和,体现苏轼 在佛学中获得的慰藉。评分说明:两篇文章特点各1分,分析各1分。三、写作(70分)25阅读下翊料,根据要求作文。如果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创造可以自主思考的计算机,那么迟早有一天计算机可以拥 有自己的心灵。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没有幻觉的个人自主性文I刘擎“成为你自己!”无论是激励、劝导还是告诫,这句陈腐不堪却又历久弥新的格言总会与你相遇,在人生 的某个时刻感召你,或困扰你。它被反复传诵着一一在师长的教海中,在奋斗者的励志故事 里,或者是在小说、电影、诗篇与歌曲的点题之处。没有人比尼采说得更具煽动力了: “成 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你应当成 为你所是。”无论如何,这句格言被铭记下来,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誓词。但是,“成为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叮嘱我们“不要成为别人”吗?因为与 人雷同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吗?或者,这句格言是在呼唤我们特立独行、依照自己独特的想 法来生活吗?可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又从何而来呢?我们如何获得自己的独特性呢?本真性的伦理以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些问题。作者查尔斯?泰勒在当代西方学术 界享有大师的声誉。他是极具历史敏感的哲学家,博学而深邃,兼容了欧陆与英美的学术传 统。他的著述丰厚,有些是艰深的专业性论述,有些是来自他较为通俗的演讲。这部著作属 于后者,篇幅不大,行文也不晦涩,却对现代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表达了独到的见解。泰勒 力图阐明,基于个人自主性的现代文化源自一种历史性的深刻转变,人们由此获得了一种崭 新的“自我理解”,带来了空前膨胀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这是现代性的重要成就,但同时也 造成了严峻的困境,突出地体现在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道德规范的失序以及人生意义 的迷失。这是所谓“现代性之隐忧”的要害所在。面对现代个人主义的困境,西方思想界的争论由来已久,也从未停息。但泰勒试图在这 场“口齿不清”的混战中另辟蹊径。他通过分析批判两种流行的误解一一貌似深刻的文化悲 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探讨如何才能恰当地理解和维护个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于从 幻觉与误会中拯救这一现代性的伟大成就。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把握这本书的主题,可以从书名中的关键词入手。“本真性”对应的英文词是Mauthenticityw,在汉语中曾有过多种译法:“率真性”“纯正性”“确真性”“可靠性” “确实性网真实性”等等。本书译者译作“本真性”定有自己的考虑。它的形容词“authentic” 原本的意思是“确实的”“纯正的”或“真的”。比如,有人送你一幅古代名人字画,你若 怀疑这可能是鹰品(仿制品),大概会去找专家做鉴定。如果鉴定的结果是“真迹”,那我 们就可以说这字画是“authentic”。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更为特定的含义:人忠实 于自己的内心,而不盲从于外在的压力与影响,这是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对存在主义 哲学家而言,本真性(率真性)尤为重要(虽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何为本真”会有各自不同 的阐释),事关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在泰勒看来,本真性与“自我”的特定观念密切相关。将自我理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上海市华师二附2023年4月高三语文综合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