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 资源ID:95709358       资源大小:19.2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简介:芙蓉楼送辛渐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 诗三首的第一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 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大意是: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 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首句从昨夜的冷雨写起,其中一个“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 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孤” 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后两句 言志,写的是自己,大意是: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 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用玉做成,晶 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 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设计理念: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古诗,在课堂上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 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 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芙蓉楼送 辛渐这一课中,我没有单一地逐字逐句去理解诗意,而是基于 学生对画面的构想,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对诗歌意 境整体性的理解。在学法的指导上,我注重让学生利用课本的注在教学中,我还穿插了王昌龄的生平资料,在他坎坷的仕途中, 再次体会与好友分别时的心境,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进而体会诗人 的“玉壶冰心”。在理解后两句时,采用的换位想象,如果你是家中 的某一位亲友,见到辛渐会如何询问?而诗人在与辛渐分别时只有一 句嘱托,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再抓住诗眼“冰心”和“玉壶” 了解其特点,通过三次引读深入感悟诗人那种纯洁正直的品格。让学 生入情入境的深入体会,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教学收获诗歌教学就是与诗人进行的一次关于叩问心灵的畅谈。在教学芙 蓉楼送辛渐时,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在与王昌龄的教学之旅中,我变 化的不仅是打破了我一直所热衷的古诗教学范式,更打破了我一直深 信的课堂教学范式。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抒情演绎的阵地。在这次走课活动 中,我开始了一堂课从“我喜欢”到“学生喜欢”的蜕变。确实,自 我否定需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也许我的课程设计、课堂 驾驭等能力等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变化,但我对于课堂的理解和认识有 了一次新的自我拷问,让我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一次深入 的自我的变革。三、反思不足1 .以教定学教学过程中,我竭力使学生配合我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由于课前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教学起点有时不相吻合,等到上课时, 才发现很多东西学生已经知道了,比如“送别诗”、“边塞诗”这样 比较简单的问题,由于对学情把握不清,在开课时,过多地进行了引 导使得导课比较拖沓。2 .教路单一教学中,我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 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我往往会千方百计 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当拽不回来时,我会不知所措,例如:在 理解“寒雨”时,学生提早回答了我的课堂预设,致使我的课堂环节 发生了变化,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导致了课堂成了教案出演的舞 台,我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对学生思 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3 .问题单一课堂教学中,我仍旧是采用了一连串的追问,比如:在理解后两 句的意思中,一直在追问学生:“玉壶”象征了什么?他是什么意思? “冰心”又是什么意思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结论。 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这会导致常常又 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无疑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 与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4 .评价单一课堂评价语导向不明,对于学生生成较好的地方,不能准确地给予指令,给予其他学生的课堂范式不够明确。对于学生回答失误的地方, 也不能科学地给予纠正,而是生硬地指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 展,并且打消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四、再教设计1 .调整诗歌前后两句的课堂用力,把前两句的孤寒之感渲染充分 后,再对后两句进行人物品格的深入了解,会让学生在感悟诗情上, 做到充分而深刻2 .抓住“平明”与“夜”这一送别时间之长,继续体会诗人与友 人之间的深情厚谊。3 .把诗人的创作背景放在理解“寒雨”处,这样对寒的理解深入 了,全诗的冷郁、孤凉的氛围也由此流露。4 .在读完王昌龄的信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给 王昌龄回一封信,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课上有一个练笔的过程,另一方 面也能拉近学生对王昌龄的认识,进而感受其伟大的品格。释理解诗意,这样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 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 情感美。学情分析: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50人,男生26人,女生24人。学生对 古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并能通过平日课前背诵、路队齐诵的 过程进行一定的巩固。但大部分学生对古诗只是停留在背诵的层 面,并没有真正理解古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怀。这首芙蓉楼送辛 渐就是作者在被贬江宁,遇到途径此地的好友辛渐,挥笔写下 的千古诗作。但学生对王昌龄的了解仅限于出塞这样的边塞 诗,并不深入,甚至还很片面。因此,课前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 的预习,了解王昌龄,这样才能将语文衍生为一种文化,盛放在 学生的课堂上。教学目标:1 .学会“芙、蓉、洛、壶”等四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诗意想象诗中离别的画面,通过“寒 雨”、“楚山”体会诗人内心的孤寂;3 .抓住“玉壶”、“冰心”,感受王昌龄纯洁的内心和正直的 品格。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王昌龄纯洁的内心和正直的品格。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诗意想象诗中离别的画面,通过“寒雨”、 “楚山”体会诗人内心的孤寂教学过程:(-)图片激趣,对联导入1 .导入:芙蓉楼主楼有这样一副:“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 迹;江头送客,冰壶如见故人心”。这两句对联,就跟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诗歌有关,他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设计意图:通过芙蓉楼以及主楼前的对联,让学生将现实生 活与诗歌的内容进行了关联,从而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2 .通过诗题的“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你从诗题中知 道了什么?诗人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学法指导:看诗题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常见方法。(二)初读诗文,理解诗意1 .一读诗歌,读准字音,认准字形。2 .二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诗韵。3 .三读诗歌,结合注释,读懂诗意。(1)理解“平明”,读出天刚亮的感觉;(2)理解“吴”、“楚山”、“洛阳”三个地名,读出王昌 龄与辛渐的深情厚谊。根据注释,利用地图呈现,“吴”、“楚”、“洛阳”三地, 并体现王昌龄互送好友百里之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二人之间的 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设计意图:诗中出现了多个地名,注释中对“吴”和“楚山” 的解释虽然很具体,但是对于学生这些地方仍旧是陌生的,通过 地图的呈现,让学生直观看到辛渐与王昌龄相送的路线,有利于 学生感受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三)想象画面,感受孤独。1 .离别的画面,总是扣人心弦。这首诗的前两句又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呢?请结合书中的注释,跟同桌说一说。生描述,师总结:诗人是在什么时候送别友人的一一天刚刚亮 的时候,在哪里一一江边、芙蓉楼,此时天气怎么样一一下着寒 雨O2 .解释“寒雨”,理解“楚山”,感受孤独。(1)对比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冷雨连江夜入吴冰雨连江夜入吴哪一句好,为什么?(2)理解“楚山孤”,加深学生对寒雨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读,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在句中“寒”字 的巧妙,当学生无法准确表达“寒”带来的孤寂感时,可以给学 生一定的抓手,让学生先理解第二句,借助“楚山孤”,让学生 体会作者内心的“寒凉”,这样也能体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引 导的循序渐进。】3 .利用诗句,理解孤独。诗人的孤独情绪,就这样一直感染着我们,王维的孤独是驱车塞外,满目苍凉下的一缕孤烟:“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李白的孤独是年迈体衰,壮志难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 闲。”柳宗元的孤独,是漫天大雪,独钓寒江,离亲别友一一 “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认识“玉壶”,体会“冰心”L过度:在这寒雨满江的清晨,面对即将辞行的辛渐,王昌龄 会对临行前的朋友说些什么呢?2 .解释“洛阳亲友如相问”,思考洛阳的亲友又会问些什么?3 .总结:王昌龄面对亲友的询问,都只回答了一句话一一“一 片冰心在玉壶”。4 .认识“壶”,书写“壶”字。(1)通过图片,古今对比;(2)发现特点,指导书写,把握“上小下收中间放”这类字的书写原则。5 .拓展延伸,感悟诗情资料链接:唐朝时期,“玉壶”是一种用来乘酒的名贵玉器, 因为它晶莹剔透,毫无瑕疵,唐代人就喜欢用它来形容人的纯洁 与正直。而令你更意想不到的是,在开元年间,当朝宰相姚崇在朝廷里 展开了一次玉壶行动,所以说白了就是倡导做官之人,要像玉壶 一样清正廉洁。王昌龄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作为纯洁与正直的代表,他 总是告诉别人,要跟自己一样。大家却误以为他贪图权贵,很多 人都对他指指点点。没过多久,他就带着这种玉壶精神,被贬到 了江宁。此时的江宁,因为战乱已经是千疮百孔,诗人来到此地 也倍感孤独,正巧好辛渐路过此地,王昌龄骑上快马,冒着寒雨 前去送行,这首流传千古的芙蓉楼送辛渐。听完这个故事,你明白诗中“冰心”、“玉壶”是什么意思吗?因为这是他的信念、更是他的人生态度。【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通过诗句是无法准 确理解“玉壶”的象征义的,但通过这样一个浅显生动的历史资 料,学生就能明白玉壶象征了人的“纯洁与正直”。课堂上减少 了老师的讲,提升学生对信息自然获取的能力,不仅提升学生了 课堂的参与度,也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所以,你看,当年他嘱托辛渐给洛阳亲友的书信中这样写道:洛阳的亲友:见字如面。东都一别,已有数载。然,官落江宁,少伯虽深念亲友,奈何 路途遥远,困而不见。幸有吾友辛渐途经此地,特嘱一纸。当日遭遇诬陷,我并没有沉沦,因为我记得自己还有“一片冰 心在玉壶”;今日生活困苦,我更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因为我还有“一片冰心在玉壶”;日后前路坎坷,我更不会自暴自弃,因为我始终坚信“一片冰 心在玉壶”。遥祝一切安好。少 伯敬禀公元741年秋6 .理解开课的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壶如见故人心。楼上题诗,题的是什么诗一一芙蓉楼送辛渐石壁留名,留的是谁的名一一王昌龄江头送客,王昌龄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客一一 “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故人之心,他怎样寄托自己的玉壶冰心一一“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设计意图:课堂结尾,让学生再次将关注点回到开课的对联 上,体现了课堂教学完整性。】7 .带着对诗歌的理解再读古诗。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寒雨孤寂楚山冰心清正玉壶作业:1 .你还知道那些跟王昌龄一样,有着“正直、纯洁”气节的 人,课后收集他们的资料,2 .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上充分理解王昌龄的品格,在课后让 学生继续搜集跟王昌龄一样,有着“正直、纯洁”气节的人,让 学生从更多的材料中感受人物品格,以落实单元的人文主题“伟 大的品格”芙蓉楼送辛渐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芙蓉楼送辛渐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 三首的第一首,本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间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 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了送别时的孤 寂心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全诗 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古诗字字凝练,句句隽永,必须要指导学生在 咀嚼、体会、感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 诗韵律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 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指名读、或齐读。 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 确。如:在初读古诗时,让学生自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通。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通 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 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而且 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教学中把握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开拓想象,感悟诗人的 内心。古诗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 性形象。诗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 它需要感性熟悉和情绪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王昌龄孤寂的内心 时,抓住诗眼“孤”来层层深入理解,并拓展了李白、王维、柳宗元 等诗人的孤独,以此来升华诗人的孤独感。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