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J_T 13-438-2023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ocx

    • 资源ID:96587179       资源大小:412.65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J_T 13-438-2023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ocx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工 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 编 号 :DBJ/T 13- 438 -20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 J 1 7 2 9 4 - 2 0 2 3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elivery standard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2023-12-15发布2024-04-01实施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发 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elivery standard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 13-438-20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 J17294-2023主编单位: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实施日期:2024年4月1日2023 年 福州前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等 4 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办科2021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城市信息模型(CIM)。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鸡笼洲路 2 号榕发商务中心 2 号楼;邮政编码:35000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  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建博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华夏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大学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星宇建筑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3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林  磊  王  耀  林卫东  陈云琴陈建东  涂闽杰  黄启兴  王少雄李苗裔  常志巍  陈  伟  张书悦杨振钦  王彦哲  赖丹迪  林良松许育能 张 磊高磊  林  玲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阙  平  张  萌  魏锦地  童文廉林忠松  李兴友  陈剑宇  李会涛袁  星4目次1 总则 . 12 术语 . 23 基本规定 . 43.1 一般规定 . 43.2 模型构成 . 53.3 评估与交付 . 63.4 软件平台与文件格式 . 114 设计阶段 . 134.1 方案设计阶段 . 134.2 初步设计阶段 . 164.3 施工图设计阶段 . 224.4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阶段 .295 施工阶段 . 325.1 一般规定 . 325.2 模型要求 . 326 运维阶段 . 416.1 一般规定 . 416.2 模型要求 . 427 城市信息模型(CIM) . 49本标准用词说明 . 50引用标准名录 . 51附:条 文 说 明 . 52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 23 Basic Requirements . 4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3.2 Model Composition .53.3 Evaluation and Delivery .63.4 Software Platform and File Format .114 Design Phase . 134.1 Scheme Design . 134.2 Preliminary Design .164.3 Construction Documents Design .224.4 Detailed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295 Construction Phase . 32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25.2 Model Requirements . 326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 . 41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16.2 Model Requirements . 427 City Information Model .4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5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1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261总则1. 0. 1 为促进福建省建筑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规范建筑信息模型(BIM)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成果交付,制定本标准。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全生命期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成果交付。1. 0. 3 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成果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2. 1. 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建筑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2. 1. 2 应用需求application requirements依据工程操作目标而确定的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需求。2. 1. 3 交付物 deliverable基于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的成果。2. 1. 4 协同collaboration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过程。2. 1. 5 工程对象engineering object构成建筑工程的建筑物、系统、设施、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的集合。2. 1. 6 模型单元model unit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达。2. 1. 7 模型层级model level根据模型单元承载的信息内容划分的模型级别。2. 1. 8 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finition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2. 1. 9 几何表达精度 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2. 1. 10 信息深度等级level of information detail2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2. 1. 11接收方receiver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交付过程中,负责接收、审核交付物的责任主体。2. 1. 12 提供方provider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交付过程中,负责创建、自检交付物的责任主体。2. 1. 13 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2. 1. 14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 platform of city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CI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33基本规定3. 1 一般规定3. 1. 1 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成果交付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3. 1. 2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各参与方应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同一性和时效性,保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落地性与成效性,并应根据项目各阶段应用需求,及时更新与维护模型。3. 1. 3 建筑信息模型按阶段可划分为:设计阶段模型、施工阶段模型、运维阶段模型等。建筑信息模型按专业可划分为: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主要专业模型及装饰装修、园林景观、幕墙、钢结构深化等专项模型。3. 1. 4 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组织架构应以建设方为主导,协调和统一各参与方在项目全生命期内BIM应用。3. 1. 5 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内,应根据各阶段应用需求创建、应用和管理模型,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交付条件选择平台进行模型应用管理。3. 1. 6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物包含主交付物和附属交付物,应保证各项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物的信息一致性。3. 1. 7 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宜符合对应阶段的模型精细度要求,交付物应以通用的数据格式传递信息。最终交付CIM基础平台的交付物应符合CIM基础平台业务系统的模型使用及数据解析要求。3. 1. 8 运维阶段模型应用平台交付格式应根据运维管理系统的4功能需求,由交付双方协商确定3. 1. 9 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交付、使用、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3. 1. 10 工程项目相关方在各阶段模型应用中应采取协议约定等措施确定施工模型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方式。3. 1. 11 最终交付CIM基础平台的交付物的文件夹命名,宜由项目名称、项目子项、所处阶段组成。3. 1. 12 最终交付CIM基础平台的交付物的文件夹和电子文件的命名,宜符合当地CIM业务系统的要求。3. 2 模型构成3. 2. 1 命名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信息模型及其交付物的命名应简明、易于辨识、同一对象和参数的命名应保持前后一致。2 交付物所描述的对象及参数的命名格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半角下划线“_”和半角连字符-”的组合;2)各字符之间、符号之间、字符与符号之间均不宜留空格。3 建筑信息模型及其交付物文件的命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文件的命名宜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和连字符“-”的组合;2)文件的命名应符合模型层级的逻辑关系(如项目名称-楼栋-楼层-分区-房间);3)在同一项目中,应使用统一且唯一的文件命名格式,确保模型版本的最新性。3. 2. 2 模型层级架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信息模型应由模型单元组成,交付全过程应始终以模型单元为基本操作对象。5模型层级模型单元用途楼栋级承载楼栋建筑信息楼层级承载楼层空间建筑信息分区级承载局部功能区域的模块或空间信息房间级承载房间功能的模块或空间信息构件级承载单一的构配件或产品信息、安装信息零件级承载从属于构配件或产品的组成零件、安装零件信息2 建筑信息模型所包含的模型单元可视项目规模及复杂程度分层级建立,可嵌套设置;模型层级架构定义应符合表 3.2.2的规定。表 3.2.2模型层级架构定义3. 2. 3 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模型层级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方案设计阶段交付模型不宜低于分区级模型层级要求,具有方案报批要求的交付模型不宜低于房间级模型层级要求;2 初步设计阶段交付模型不应低于房间级模型层级要求;3 施工图设计阶段交付模型不宜低于构件级模型层级要求;4 施工阶段交付模型不应低于构件级模型层级要求,具有加工生产要求的专项深化模型不宜低于零件级模型层级要求。5 运维阶段交付模型不应低于构件级模型层级要求。3. 3 评估与交付3. 3. 1 模型单元信息包含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3. 3. 2 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阶段要求选取对应的几何表达精度呈现模型元几何信息;2 在满足阶段深度和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应选取较低等级的几何表达精度;6精度要求1 级几何表达精度(G1)2 级几何表达精度(G2)3 级几何表达精度(G3)4 级几何表达精度(G4)建筑专业建筑功能区域划分、建筑空间划分、建筑主体轮廓(形状、大小、位置)建筑构造部件及装饰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面层样式)建筑构造部件各构造层及建筑安装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样式)满足建筑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结构专业结构整体的外轮廓几何尺寸、空间定位、方向结构主要构件(梁、板、柱、剪力墙、楼梯、基础等)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结构构件的主要零部件(钢筋、螺栓、节点板等)的几何尺寸和位置满足结构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给排水专业设备用房、管道竖井的空间定位(形状、大小、位置等)给排水系统主干管道、主要设备的准确位置、形状、大小等给排水系统所有管道及设备准确的位置、形状、大小、标高、颜色材质等满足给排水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暖通专业设备用房、管道竖井的空间定位(形状、大小、位置等)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的主干管道、主要设备的准确位置、形状、大小等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所有管道及所有设备等的准确位置、形状、大小、标高、颜色材质等满足暖通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电气专业设备用房、管道竖井的空间定位(形状、大小、位置等)电气专业主要桥架、主要强弱电箱准确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电气专业所有桥架、线管、配电箱、末端设备点位准确的位置、形状、大小、标高、颜色材质等满足电气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景观专业景观功能分区划分、景观软景、硬景空间划分(形状、大小、位置)景观软景植被(按空间组团)、硬景地面、小品构筑物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面层规格)景观软景植被(苗木规格)、硬景地面铺装、小品构筑物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面层规格、构造做法)满足景观专业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3 在同一阶段中,不同的模型单元可选取不同的几何表达精度。3. 3. 3 几何表达精度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3.3.3 的规定。表 3.3.3几何表达精度的等级划分7等级要求1 级信息深度(N1)2 级信息深度(N2)3 级信息深度(N3)4 级信息深度(N4)建筑专业建筑系统定位信息,空间功能示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筑类别与等级信息等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建筑构件材料信息、技术参数和性能等基础信息等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构件构造做法信息,构件施工信息、安装信息,构件产品信息,构件采购信息,构件深化信息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建筑构件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精度要求1 级几何表达精度(G1)2 级几何表达精度(G2)3 级几何表达精度(G3)4 级几何表达精度(G4)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专项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功能区域划分、空间划分、主体轮廓(形状、大小、位置)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构造部件及装饰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面层样式)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构造部件及安装构件(形状、尺寸、位置、颜色、材质、样式)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专项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续表 3.3.33. 3. 4 模型单元的属性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选取适宜的信息深度体现模型单元属性信息;2 属性宜包括中文字段名称、编码、数据类型、数据格式、计量单位、值域、约束条件;交付表达时,应至少包括中文字段名称、计量单位;3 属性值应根据工程阶段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唯一性原则,即属性值和属性应一一对应,在单个应用场景中属性值应唯一;2)应符合一致性原则,即同一类型的属性、格式和精度应一致。3. 3. 5 信息深度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 3.3.5 的规定。表 3.3.5信息深度的等级划分8等级要求1 级信息深度(N1)2 级信息深度(N2)3 级信息深度(N3)4 级信息深度(N4)结构专业自然条件(场地类别、基本风压、设防烈度等)、结构基本信息(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结构层数、高度等)结构主要构件(梁、板、柱、剪力墙、楼梯、基础等)的类型名称、材料材质等结构构件的主要零部件(钢筋、螺栓、节点板等)的材质信息、强度等级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建筑构件、零件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给排水专业给排水方式、最大用水量、建筑排水量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管道及设备的系统类型、材料材质、设备参数、尺寸信息等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管道及设备等构配件的工程量统计信息、施工组织信息、采购设备详细信息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管道、管道附件、管道配件和末端设备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运营管理、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信息等暖通专业系统形式、室内外设计温度、湿度、风速、送排风量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管道及设备的系统类型、材料材质、设备参数、尺寸信息等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管道及设备等构配件的工程量统计信息、施工组织信息、采购设备详细信息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风管、风管附件、风管配件和末端设备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运营管理、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信息等电气专业供电容量、负荷等级、供电电源类型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主要桥架、主要强弱电箱的系统类型、材料材质、设备参数、尺寸信息等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桥架、线管、配电箱、末端设备点位等构配件的工程量统计信息、施工组织信息、采购设备详细信息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桥架、线管、配电箱、末端设备点位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运营管理、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信息等景观专业场地主要高程、软硬景比例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景观软景植被(苗木高度、冠幅信息)、硬景地面、小品构筑物构件材料信息、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景观软景植被(植物品种、苗木规格、地被种植密度等信息)、硬景地面、小品构筑物构件材料信息、技术参数、性能及构件构造做法等基础信息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景观软景植被、硬景地面、小品构筑物构件等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竣工信息等续表 3.3.59等级要求1 级信息深度(N1)2 级信息深度(N2)3 级信息深度(N3)4 级信息深度(N4)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生产专项定位信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设备类别与等级信息等在满足 N1 的基础上增加构件材料信息、技术参数和性能等基础信息等在满足 N2 的基础上增加构件构造做法信息,构件产品信息,构件深化信息等在满足 N3 的基础上增加构件的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续表 3.3.53. 3. 6 建筑信息模型的传递及交付宜包括项目需求定义、模型实施、模型应用和成果交付四个协同应用过程。3. 3. 7 项目需求定义过程应由建设方或建筑信息模型接收方完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确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目标;2 应根据应用目标制定项目需求文件,并应交付建筑信息模型提供方。3. 3. 8 模型实施过程应由建筑信息模型提供方完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项目需求文件制定建筑信息模型实施计划;2 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实施计划建立建筑信息模型;3 各参与方在使用上一阶段传递的建筑信息模型时,应识别和复核下列信息:1)模型单元属性的分类及名称;2)模型单元的属性值;3)模型单元属性值的计量单位;4)模型单元属性值的数据来源。3. 3. 9 模型应用应满足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范围应满足项目需求定义的要求;2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程度应符合项目模型实施计划;103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内容应根据不同阶段应用场景及对应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4 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深度的提高或降低均应保证模型内部数据的正确性、合规性和完整性。3. 3. 10 成果交付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各阶段交付物在传递或交付前,提供方应减少超出使用需求的冗余信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2 各阶段交付物的提供方应保障所有模型及信息的有效性。3. 4 软件平台与文件格式3. 4. 1 BIM软件及平台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BIM 软件及平台应具有专业功能和数据互用功能;应优先根据建设方需求、项目实际情况和使用任务要求选用 BIM 软件及平台,并应保证数据传输的通用性与安全性,宜统一各阶段文件格式。2 BIM 软件的专业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专业或任务要求;2)应符合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3)宜支持专业功能定制开发;4)在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期应用项目时,BIM 软件宜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提供协同接口或共享文件。3 BIM 平台的专业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各类 BIM 基础软件及 BIM 工具软件产生的模型和数据进行有效采集管理;2)宜满足基于建设方主导的项目需求定义及模式定制,促进项目 BIM 组织架构实施及协同交付;3)宜支持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对模型及数据的共享应用。114 BIM 软件及平台的数据互用功能应至少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应支持开放的数据交换标准;2)应实现与基础建模软件的数据交换;3)应支持数据互用功能定制开发。5 BIM 软件及平台在工程应用前,应对其专业功能和数据互用功能进行测试。3. 4. 2 文件及互用数据格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各阶段、各项任务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需明确模型数据的交换内容与文件格式;2 互用数据的格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互用数据宜采用相同格式或兼容格式;2)互用数据的格式转换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数据内容、格式应符合所选用 BIM 软件的数据互用功能;4)应包含模型接收方接收的模型数据;5)应包含模型提供方交付的模型数据;6)接收方在接收及使用互用数据前,应进行文件格式和版本确认。124设计阶段4. 1 方案设计阶段4. 1. 1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反映规划指标、建筑空间布局、功能布置、景观配合、道路交通流线等信息,及城市风貌、建筑外观等美观信息。4. 1. 2 创建建筑信息模型应保证模型创建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应保证收集准确的场地内和场地外信息,并进行建设条件分析。4. 1. 3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包括建筑专业(含设备用房)、结构专业等模型,各专业应协同完成建模。4. 1. 4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成果应与方案报批后并修改完成的最终成果保持一致。4. 1. 5 方案设计阶段的模型宜符合下列要求:1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宜满足模拟分析等要求。2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等级要求包括地上建筑、地下建筑、场地三个内容,并根据层级细分。方案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等级要求宜符合表4.1.5-14.1.5-3的规定:13楼层级几何表达精度等级信息深度等级1n 层 1n 层G1N1分区级房间级几何表达精度等级信息深度等级交通功能区门厅、走道、侯梯厅、电梯间、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等G1N1构件板G1竖向构件(柱、斜撑)G1N1墙(填充墙、幕墙)G1N1窗G2门G2栏杆/栏板G2雨棚G2主要功能区住宅单元、普通教室、办公室、病房等G1N1构件板G1竖向构件(柱、斜撑)G1N1墙(填充墙、幕墙)G1N1窗G2门G2栏杆/栏板G2雨棚G2附属功能区商业配套、社区配套、物业配套、设备用房等G1N1构件板G1竖向构件(柱、斜撑)G1N1墙(填充墙、幕墙)G1N1窗G2空调板G1门G2栏杆/栏板G2雨棚G2表 4.1.5-1方案设计阶段地上建筑模型精细度等级表14楼层级几何表达精度等级信息深度等级1n 层 1N 层G1N1分区级房间级几何

    注意事项

    本文(DBJ_T 13-438-2023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