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冀州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

    • 资源ID:97293468       资源大小:88.7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州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

    冀州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衡水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衡水市冀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衡水市冀州区位于衡水湖南端,辖区面积878平方公里,辖6镇4乡382个行政村,2020年常住人口30.48万人。“十三五”时期,我区着力构建覆盖所有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力维护了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1.卫生资源总量有所增长。2020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2所,其中医院4所(公立医院2所、非公立医院2所),基层医疗机构46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412个,门诊部1个,诊所3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所(区妇幼保健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执法大队)。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095张,比2015年增长14.90%,其中医院792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3张、区妇幼保健院20张。卫生人员1739人,比2015年增长4.01%,其中医院688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95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6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与2015年相比,分别从2.96张、1.52人、0.54人增长到3.59张、2.8人、1.01人。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完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就医环境大为改善。医共体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全部消除,乡镇卫生院与集体办村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居民就医更加便捷有序。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全区公立医院与京津深入开展医疗合作。3.中医药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新址搬迁,通过“二甲”资格评审,“龙头”作用逐步强化;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及11所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科,建设国医堂11所,7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基础的中医适宜技术,群众获得中医药服务越来越便捷。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持续深化,将北京优势中医药资源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京衡合作的红利达成广泛共识。4.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获评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促进区,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12项拓展到31项,人均补助从40元提高到74元。2020年,婴儿死亡率3.16,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比2015年有较大改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注册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基层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招聘尤其是高精尖人才招聘困难。临床专科建设不突出、不全面,医疗质量有待提升,肿瘤、冠心病、骨科病、肝病和糖尿病等域外就诊率较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还不充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堂建设滞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不平衡,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传染病救治床位不足,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协同机制尚不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防控救治能力不足。(三)面临形势“十四五”期间,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筹资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激发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仍然存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要求加快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患有常见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和职业健康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婴幼儿照护、优生优育服务供给亟待增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民健康的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十四五”期间,我区将构建“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空间布局,要求全区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按照“1559”工作计划,打造衡水市现代化中心城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冀中南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名城,努力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富美冀州、生态湖城”,需要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十届四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1559”工作计划,围绕惠及全区人民的“富美冀州、生态湖城”的建设目标,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根据“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机构、床位、人力、设备、信息、和技术资源配置,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转模式,全面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居民就近享有便捷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分级分类。根据“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格局,统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强化整体规划,区分不同层级和类型,坚持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提高质量,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各类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坚持防治结合,平急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关口前移、防治结合,强化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着眼复杂严峻形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平时”和“战时”双重需要,提高机构、设施平急结合和快速转换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救治水平,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3.坚持上下联动,优质均衡。以基层为重点,重心下沉,着力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推进上下联动发展,缩小城乡间差异;加强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源供给,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优质资源扩容,让更多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4.坚持借力发展,把握机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肿瘤、冠心病、骨科病、肝病和糖尿病等域外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主动与京津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寻求各种形式的合作,提升域内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域外转诊率。(三)规划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惠及全区人民的“富美冀州、生态湖城”的目标定位和“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格局相匹配,城乡统筹、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公立医院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层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能力,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更加充裕,与衡水市主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差距持续缩小,域外就医率显著下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获得感大幅提升。表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具体指标及目标值指标 类别序号指 标2020年现状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性质公共卫生1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0.180.58预期性2乡镇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比例(%)90100预期性医疗服务3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3.596.03预期性4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802.95预期性5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1.012.95预期性6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0.130.50预期性7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2.623.93约束性8医护比1:0.361:1.0预期性9床人比(卫生人员)1:1.541:1.60预期性中医药服务10每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410.65预期性11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张)0.662.26预期性12设置国医堂的乡镇卫生院比例(%)60100预期性重点人群健康服务13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4.50预期性三、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主要包括机构、床位、人力、设备、技术、信息与数据等。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各级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于“富美冀州、生态湖城”的建设目标。(一)机构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主体,以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健康照护设施等新型服务机构为补充,面向全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1.医院。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1)公立医院。设置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衡水市冀州区医院)、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两所公立医院。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衡水市冀州区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是政府向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承担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医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及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医疗支援等任务。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作用,在急、危、重症、疑难病症治疗上进行临床总结和研究,形成服务优势和特色,使之成为带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2)非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可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非基本医疗需求,可提供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老年医学、口腔、心脑血管、儿科等专科和中医、检验等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等。(1)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每个乡镇设置1所标准化建设的公立卫生院。全区设置11所公立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6所(周村中心卫生院、官道李中心卫生院、码头李中心卫生院、南午村中心卫生院、小寨中心卫生院、徐家庄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5所(西王镇卫生院、冀州镇卫生院、门家庄乡卫生院、北漳淮乡卫生院、魏屯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并受区卫生健康局委托,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分别负责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周边区域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着城镇化加速,城镇人口增加,在主城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万-10万服务人口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政府直接举办、政府购买服务和委托医疗机构管理相结合的形式设置3-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辖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服务,主要负责组织动员小区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等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村卫生室。每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在500人以上)设置1所村卫生室,常住人口较多或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可不再设立村卫生室;常住人口500人以下且相距15分钟以内路程的相邻行政村原则上共建1所村卫生室。通过优化村卫生室设置,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4)诊所和门诊部。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门诊部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行准入管理。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急救中心(站)和精神卫生机构。(1)疾病预防控制。按河北省及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方案,科学设置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理界定功能职责。(2)妇幼保健机构。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是具有公共卫生性质、防治结合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负责为妇女、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及康复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应当与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技术协作机制。(3)急救站。依托市第六人民医院设置区急救站,主要负责指挥、调度区内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规划内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格,依托6个中心卫生院建设急救分站,打造15分钟急救圈。(4)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以周村中心卫生院为龙头,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发展康复中心、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中心、医养健康产业机构等接续性服务机构,为疾病慢性期、恢复期患者以及老年患者等提供老年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医养健康服务等,以康复医疗、中医药服务、医养结合等为特色,力争设置一所康复中心。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二)床位合理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量,进一步优化床位结构,提升床位使用效率,提高床位使用质量。1.床位规模。支持公立医院扩大床位规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标准,结合基层床位使用率合理确定床位数量和结构,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开展家庭病床服务。2025年,全区每千常住人口规划床位6.03张,其中医院床位4.8张(公立医院4.33张、非公立医院0.4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3张。2.床位结构。增量床位优先向传染病、重症、妇产、儿科、肿瘤、康复、精神等短缺领域倾斜。根据医疗机构类别和床位使用功能,实行床位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床位资源急、慢分开。3.床位使用质量。鼓励医院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打破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全院床位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医院开放床位数与规划编制床位数应当基本保持一致,开放床位数超过规划编制床位数的要区分情况逐步调整规范,公立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9天,不再增加床位。4.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公立医院床位。2025年,全区公立医院床位规划数为1300张,市第六医院(区人民医院)600张、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00张、冀州区区妇幼保健院100张,详见表2。表2 公立医院规划床位 (单位:张)医 院2020年实有床位数“十四五”期间床位调整计划2025年规划编制床位数合计7701300市第六医院(区人民医院)550新建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增设床位50张600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医院改扩建,增设床位400张600区妇幼保健院20内部优化调整,增设80张床位。100(2)非公立医院。2025年,全区非公立医院床位140张。(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2025年,全区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床位1.23张,床位规划总量为370张。根据“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空间布局,给周村中心卫生院、西王镇中心卫生院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余卫生院给予了相对较小的发展空间。详见表3。表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床位 (单位: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0年现状2025年目标冀州区北漳淮乡卫生院12 15冀州区周村中心卫生院100 150冀州区西王镇卫生院14 40冀州区码头李中心卫生院30 30冀州区徐庄中心卫生院20 20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卫生院10 10冀州区官道李中心卫生院20 20冀州区冀州镇卫生院19 20冀州区小寨中心卫生院19 20冀州区南午村中心卫生院24 30冀州区魏家屯镇卫生院1515合 计283370(三)人员适应疾病谱变化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适当提高医师配置标准,大幅度提高护士配置水平,合理提高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和基层人员配置标准,增加短缺人才供给。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95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5人、注册护士达到2.95人,医护比达到1:1。大力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人。每10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数达到4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数不低于8.68人。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数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1.医院人员。医院以规划床位数为核算参数,根据人员与床位的标准比例确定医院人员数。450床以上,按1.61.7。卫生技术人员在医院所占比例不低于80%。床护比不低于1:0.60。在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药剂人员约占8%,检验人员约占4.6%,放射人员约占4.4%,其他医技人员约占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到2025年,全区每万服务人口配备35名基层卫生人员,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3.93人。动态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编制,按照省、市标准,逐步配备到位。(1)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乡镇卫生院总人员的80%,临床医师、护士、医技和药剂人员按1:1.2:0.3:0.1的比例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2名全科医生,应配备至少1名公共卫生医师。(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和1名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与全科医师的比例按1:1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3)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推行区招乡管村用,村卫生室原则上按其服务人口的1配备乡村医生或乡村执业(助理)医师。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58人。(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持“权责一致、人事相宜”原则,合理配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到2025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35人的标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比例不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合理增加职业健康、流行病统计监测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2)区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分为临床人员和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两类。区妇幼保健院的保健人员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名的标准配置;按照设置床位以1:1.7确定临床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不低于总人数的80%。(3)急救中心(站)人员。合理配置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每辆救护车至少配置医师1名,驾驶员1名,急救辅助人员2名,院前急救医生专职比例不低于60%。(四)设备1.医用配置。医院设备配置以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许可证管理制度。规划期间,全区不配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新增(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见表4。鼓励通过各种方式整合现有大型设备资源,提高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表4 “十四五”期间新增(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单位:台)医院MRICTDSASPECTLA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衡水市冀州区医院)11100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1111合 计22211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须逐步配齐与群众医疗需求、医技人员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尿分析仪、监护仪、洗胃机等。着力提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上级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根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大型救治、卫生应急和信息化等设施设备。区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配置逐步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司(局)关于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的函提出的标准,配置A类设备54种77件、B类设备93种93件。区妇幼保健院配置或更新乳腺钼靶设备、B超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必备设备。结合交通半径和常住人口合理配置急救车和负压救护车,急救中心(站)救护车按每3万常住人口不低于1辆的标准配置,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五)技术1.医疗技术。围绕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重大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拓展诊疗方法,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诊疗效果。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开展具备专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项目,大力扶持包括内镜和介入等微创诊疗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域内全覆盖。2.临床重点专科。根据我区居民疾病谱、群众看病和患者异地就医情况,统筹考虑专科建设基础和卫生健康工作发展趋势,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中医临床专科的建设,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聚焦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综合考量肿瘤、冠心病、骨科病、肝病、糖尿病患者外转率较高等因素,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投入,重点加强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增强放疗科、中医科、老年病科、精神科等学科等专科防治能力,推广内镜介入等微创手术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通过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等方式,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形成覆盖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专科服务体系,满足域内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十四五”期间,至少获批2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至少支持1个区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六)信息与数据1.健康信息数据库。加快全区卫生健康数字化进程,完善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资源等数据库,并与疾病预防、妇幼健康、健康体检等数据库信息共享,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数据库。加强健康数据管理与应用,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发挥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枢纽作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服务为抓手,实现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影响因素的综合防控与长效管理数字化。2.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按照信息化建设功能指引、建设标准与规范,建立智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市第六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信息系统提升。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等业务信息化提供支撑。3.公共卫生信息。搭建覆盖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筛查哨点等传染病监测平台,建立健全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强化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功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4.新兴信息技术。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丰富新兴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场景。完善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系统互联互通,规范远程会诊和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加强与京津冀专业机构远程合作构建医联体。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依托公立医院,面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集中诊断、出具诊断报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学咨询等同质化医疗服务,增加开展远程临床检验资料共享、远程预约服务、远程医学教育3大远程临床医疗服务,区、乡、村远程医疗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专栏1 卫生健康信息化工程1.智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发运营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重点采集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方面数据,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专业能力,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机制,提升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全面提高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能力,织牢全区公共卫生防护网。(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骨干、公立综合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干预等任务。1.加快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满足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疾病防控需要。按照“填平补齐”原则,补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2.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控网络。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制度,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责任,设立公共卫生科室,配备具有相应资质人员。推行乡镇公共卫生清单制度,健全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合理配备公共卫生人员,落实基层公共卫生职责。健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联动机制,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网格化管理职责。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建立完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二)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1.提升全域监测和智能预警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覆盖全人群、医防协同、联防联控、智慧化的综合监测系统和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响应机制。加强区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监测协同,充分发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疫情信息报告责任,健全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报告、医务人员直接报告、科研发现报告、群众个人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全域监控和全程追踪的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体系。2.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强化部门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建立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升协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部门预案、处置方案和流程,强化相互衔接,确保高效运行。建立全社会定期演练机制,提高规范化处置能力。(三)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网络1.健全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执照分级、分层、分流原则,完善区、乡两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提升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和对新发再发传染病的诊断处置能力。依托市第六医院,进一步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不少于80张传染病病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2.完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加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和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依托医疗机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站和救援点,组建区域基层综合应急分队,承担域内突发事件的现场伤病员医学救援处置、转运和接收救治等任务。(四)创新疫情防控社会动员体系优化“双报到”机制,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社区工作者、“双报到”党组织和党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网络。积极培育公共卫生专业社工、志愿者、网格员等,加强培训与演练,打造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备役”队伍。加强重大疫情救治备用场所改造建设,将会展中心、体育馆等列为重大疫情临时方舱医院改造场所,制定改造预案。专栏2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工程1.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按照“保急需、保必需”和“填平补齐”的原则,支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设备配置。2.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新建三层发热门诊楼综合楼,建筑面积7509平方米,项目包括发热门诊、制剂室、放疗机房、医废处理间、信息化建设及配套设备。五、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为引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强医疗服务供给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可靠保障。(一)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健全市第六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力争创建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增设放疗科、中医科、老年病科、精神科等学科。围绕域外转诊率较高的病种,主动寻求与北京、天津的知名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提高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技术水平。加强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力争纳入三级医院管理,争创三级医院。强化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全科医生、适宜技术、医学装备等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域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服务供给。(二)推进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根据“一核引领、十字拓展、两翼齐飞、多团并进”的城乡空间布局,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及聚居程度、群众交通便捷程度和医疗机构辐射力等因素,以周村中心卫生院、西王镇中心卫生院等具备一定辐射能力的中心乡镇和特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布局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内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救站、技术指导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主要承接上级医院下转的稳定期、康复期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承担片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帮扶职责。专栏3 医疗卫生优质资源扩容工程1.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5000。设置床位150张,其中,病区床位80张、疗养床位70张,内设餐厅、中央空调、给排水及智能消防设施、医用电梯等配套设施。新采购信息化系统1套,购置螺旋CT(64排)、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心电监护、电除颤、呼吸机等专用医疗设备30余台(套)。2.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系统升级项目:购置软件升级设备61套,新增设备35套,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设备等148台,综合布线工程1套及机房装修54。3.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放疗科及血液透析中心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75.11平方米,建筑面积1272.28平方米,内设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给排水及智能消防设施、医用电梯、货梯等配套设施。放疗科,配备设备直线加速器、多排CT、防护及校准配套等;血液透析中心,配备设备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除颤仪等设备50余台件。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运行机制体制,巩固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筑牢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网底。(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1.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推动部分服务人口多、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并逐步打造成区域医疗次中心。重点加强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构设立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拓展乡镇卫生院服务项目,至少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50种常见病、多发病。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科室设置,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点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能力。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治疗、处置、消毒供应等活动相对隔开,临时隔离房间单独设置;至少配备1名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配备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注射器、测温仪器、消毒防护用品、药品柜及必要的办公用品。以辖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服务。4.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5年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5年60岁以上乡村医生退出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的人员、薪酬待遇、财务、药械、业务、日常管理、准入退出、培训教育、绩效考核、奖惩管理统一由乡镇卫生院管理,构建“以乡带村、以村促乡、乡村一体”共同发展格局,提升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二)提升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等知识技能培训制度,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扎实开展排查、健康、应急等指导工作,严格登记报告、临时隔离、转送就诊等环节,加强宣传指导、居家观察管理、跟踪随访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栏4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项目,主要内容为改扩建、装修,医疗设备和办公设置购置,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2.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支持周村中心卫生院、西王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逐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3.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村卫生室能力提升项目,主要内容为卫生室医疗设备购置、办公设置购置和信息化建设。4.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配备负压救护车,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发热筛查门诊或发热诊室,所有村卫生室、城市居民小区卫生站规范设置临时留观室(点)。七、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一)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与康复方面的特色优势,推行多专业一体化诊疗的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中医药服务。争取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完善、医疗技术优良、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合格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推进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专科联盟。建设市第六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规范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服务提档升级,力争将20%的乡(镇)卫生院打造成“旗舰国医堂”。打造国医堂“村级版”,在1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到 2025 年,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 8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二)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强化高水平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建立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逐步纳入医院管理制度。以骨伤科、康复理疗科、针灸等专(学)科为重点,建设中医优势专科。市中西医结

    注意事项

    本文(冀州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山***)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