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收藏

编号:25637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3.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10
金币
关 键 词:
一年级 综合 实践 活动 流动 教案
资源描述: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科目: 综合 年级:一年级 任课教师:党丽雪 教学任务与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欠缺,而且大部分学生大都是少数民族,又是独生子女,自私,不合群,不关心他人的弱点普遍存在,因此,为了让小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关心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动手认知能力。 教 材 分 析(特点、结构、重难点等)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满性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综合课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正在探索的新型课程,所以他无论是课程资源开发、课程领域整合、课程内容选择,还是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教学指导、课程的教学评价等诸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不同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怎样有效地推进和实施这样一类课程,成为整个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措施和方法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5、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6、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改设想 利用自研、同行交流探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自身能力,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生活。 教学准备 彩纸 、蜡笔、 铅笔 、胶水、 橡皮。 重大教学活动安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 科目: 综合 年级: 一年级 任课教师:党丽雪 周次 内 容 节数 备注 一 我长大了 1 二 我来认地图 1 三 小小旅行家 1 四 土的乐趣 1 五 小草青青 1 六 蚯蚓本领大 1 七 认识蔬菜 1 八 食盐用处多 1 九 轻巧灵活的筷子 1 十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 1 十一 智慧泉 1 十二 编制美丽 1 十三 编制美丽 1 十四 有趣的连接 1 十五 我来“造”座“桥” 1 十六 新疆干果 1 1、我长大了(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重点: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难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可通过教师讲故事《柯里亚的宝盒》或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进行导入。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提问:柯里亚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宝盒”了?你能帮助他吗? 2.看一看。一个学期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同学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3.写写画画。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画)下来。 4.说一说。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里是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学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教师要注意点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成长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5.做一做。这个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6.写一写。此活动为选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框里,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指名学生讲一讲《柯里亚的木匣》。 三、活动组织: 1、说一说。 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里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学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 2、做一做: 可以用什么方法记录成长的快乐? 3、讨论: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4、说一说:如,我可以拍下来。 我可以画下来。 …… 5、写一写。 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教科书第2页。注意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选讲得真实、语句通顺,趣事出色的小朋友。 六、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拥有宽容和自信、健康地成长,享受快乐,享受友谊,享受关爱吧! 2016-2-29 教研组查 我来认地图(2-1)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图。 2、 学会看地图。 活动重点: 会看地图。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我们亲爱的祖国,在地图上看它就像一只雄壮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二、 找一找 1、让学生看地图,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祖国的首都。 教师告诉学生地图上每一种相邻的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地方。 2、用笔圈出我的家乡——新疆。 三、认一认 1、分小组认地图 你是怎样认地图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地图的位置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看。 2、指导学生认识城市图图例。 四、走一走 (1)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 (2)做一做。 绘制一幅从自己家到学校的简要线路图。 教师举例引导。 ‚学生绘制,教师指导。 ƒ小组交流。 ④全班展示 五、教师小结反馈。 2016-3-4 教研组查 小小旅行家(3-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愿望。 能力目标:通过交流资料活动,了解更多的祖国美景,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情感目标:亲近家乡的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初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重难点:初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过程: 一、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可采用一段优美的新疆歌曲进行导入。听后问学生,歌中所唱的是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的组织 1. 说一说。这一环节是通过播放展示新疆美丽的教学图片,让学生说出其所在地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同学共享,使大家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 画一画。亲近家乡的山水,做一个小小旅行家,首先要准备外出的必需品。问:如果你要旅行,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在你认为正确的物品图片上画个圈。这里可以先让学生对背景图片中所提供的实物进行选择,并判断正误。通过选择旅游必备物品,渗透一些旅游常识,帮助学生有选择地去整理所需物品。 3. 议一议。此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继续,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哪些是旅游中要带的必需用品,旅行所带的物品应不多也不少。 4. 评一评。野外旅游的小朋友,做错了什么,请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通过自省、自悟,明白“美,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你弯弯腰,就不会让小河的脸脏,让小草的脸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 试一试。开个家庭讨论会,与家人商量一份家乡一日旅游计划。做一次小小的策划师,设计一份旅游计划书,请家人评议,并试着自己准备外出旅游所需用品,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二、学会做调查: 1、确定调查的问题和内容。 2、确定调查的对象。 3、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工具。 4、合理安排调查的时间。 三、小调查示例: 节日名称 吃的食物 习俗 元宵节 元宵 端午节 赛龙舟 中秋节 月饼 四、学会做实验。 1、确定感兴趣的问题。 2、设计小实验。 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吗? 1、每天给它们浇同样多水。 2、定期对两盆花进行观察。 3、做观察记录。 4、几天以后…… 五、小结:通过实验,懂得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种花需要充足的阳光。 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吗? 1、每天给它们浇同样多水。 2、定期对两盆花进行观察。 3、做观察记录。 4、几天以后…… 六、小结:通过实验,懂得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种花需要充足的阳光。 2016-3-11 教研组查 土的乐趣(4-1) 知识目标: 通过玩泥巴,发现土的乐趣,并初步感知了解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重点:了解泥土多少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活动过程 1. 看一看。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泥土,教师可提供多色土的样本或图片,如果能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土就更好了。土为什么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学生明白: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2. 认一认。室外考察,引导学生通过感官接触周围的土。闻闻泥土的气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泥土的表面;用手拍一拍泥土,听听发出的声音;向泥土里倒一点水,看看水去了哪里。孩子们对于泥土的热情会很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铲子挖开泥土,切出一个“横切面”,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泥土中有些什么。通常会出现诸如草根、小石子、小昆虫的巢穴等等。 3. 说一说。原地休息,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交流对泥土的认识。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畅谈。 4. 玩一玩。可以用泥土和着水捏泥玩具。 5. 试一试。分组(个人)进行这项活动。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6. 写一写。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画(拼音)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 二、注意事项 1. 注意卫生和安全。玩土时不用手揉眼,游戏后洗手;玩泥土前教师要清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等等。 2. 学生用泥土种植,并不一定都能成功,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种植较易萌发的植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发现原因,及时鼓励。三、活动组织: 1、读一读: 泥人张,天津彩塑艺术世家。清代道光年间由张明山所创,世代相传,至今不衰。彩塑选用细泥捏制,色彩丰富。善用写实手法,形象准确,人物生动传神,且具个性。 2、玩一玩:和同学一起捏个泥玩具吧! ①、捏个小动物 ②、捏把手枪 …… 3、试一试: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适当的时候将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4、写一写:写一句话记录你的感受。 四、注意事项:在玩泥土前教师要清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 五、小结:教师鼓励学生把用泥土做得玩具互相展示一下,评选出最佳作品 2016-3-18 教研组查 小草青青(5-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重 难 点: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一、活动过程 1. 看一看。小草随处可见,城市里的草坪、绿化带、农村的山坡、田野、我们的校园里都生长着小草。这一环节是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亲近小草,留意小草的变化和生长情况,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资料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2. 说一说。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信息,让学生了解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环境、饲养牲畜等。也可以采用设计游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一名学生就是一株小草,一组同学就是一簇小草,一个班的同学就是一片小草,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于闯关的游戏,闯一个人的关口容易,闯一组同学的关就不容易,闯一个班同学的关就更不容易。由此引出小草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 3. 做一做。学唱一首儿歌,或分小组设计一个保护草坪的牌子,还可以结合学情和校情设计其他活动,例如,整理、清扫草坪、画一幅以小草为主题的画等等。 4. 想一想。如果没有小草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草在环保上发挥的作用。 5. 议一议。这是一个延伸活动,从小草特别团结,它们总是聚拢在一起引申,我们应当向它们学习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2016-3-25 教研组查 蚯蚓本领大(6-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能力目标: 尝试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对蚯蚓有初步的了解。 重难点:初步了解蚯蚓 一、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一粒种子》。小小的蚯蚓,它不但帮助种子发芽,还帮土壤妈妈松了土。同学们你想知道小蚯蚓还有哪些本领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到蚯蚓身边,仔细观察蚯蚓! (二)活动的组织 1. 找一找。蚯蚓的家在哪里?先做个小计划,然后讨论如何做到分工合作,还要检查小组的工具是否齐全(铲子、小木棒、空瓶子),特别要注意要求学生认真做记录。 2. 读一读。了解蚯蚓的种类和大小。 3. 观察。抓一些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蚯蚓让学生观察:蚯蚓是什么样的?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用放大镜仔细看,别放过每一个细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摸,去闻,用“我发现”说一句完整的话,谈谈自己的发现。有条件的学校带学生到户外去活动效果会更好。 4. 试一试、记一记。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让学生抓三条均匀的蚯蚓放在杯子里,按照图示要求进行试验。观察蚯蚓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结果。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做实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经历,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翔实、完整。 5. 说一说。组织学生开个“探索蚯蚓的秘密”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或实验得出的结论,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整理出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以“蚯蚓本领大”为题,以“我还知道……”开头,进行交流。 二、活动组织: 1、抓一条蚯蚓,再次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如:蚯蚓的颜色、形态、特点……。 2、试一试: (1)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 (2)让学生抓三条均匀的蚯蚓放在杯子里,按照教课书15页上图示要求进行实验。 (3)观察蚯蚓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结果。 3、记一记:蚯蚓有什么反应?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 晃动杯子___________ 用手电筒照__________ 制造些噪音__________ 4、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 5、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完整。 6、说一说:蚯蚓都有哪些作用?它是人类的朋友吗? (1)蚯蚓可以做饲料。 (2)蚯蚓可以做药材。 …… 三、小结: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受伤或切断之后,会产生一种似胚胎的间叶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不要不被切断靠头的前部,如在15-20节被切断,一般很容易再生,当然也可以相互移植 2016-4-1 教研组查 认识蔬菜(7-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蔬菜,知道蔬菜的营养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能力目标: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重 难 点:知道蔬菜的营养对自己成长很重要。 一、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谜揭题,让学生各说一种蔬菜名谜语。并问“你还知道其它有关蔬菜的谜语吗?” (二)活动的组织 1. 走一走。和爸爸妈妈一起逛逛市场,看看市场里都有什么蔬菜?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字。使学生对蔬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安排学生收集有关蔬菜的图片等资料。 2. 讲一讲。是让学生将收集的蔬菜资料、图片,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使大家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蔬菜的营养。 3. 填一填。这是一个小调查活动,初步渗透一点统计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用“正”字做统计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很陌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4. 玩一玩。通过有趣的分辨蔬菜的游戏,检验自己对蔬菜究竟认识了多少。 5. 涂一涂。让学生认一认背景资料中所出示的蔬菜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正确、细心地给蔬菜涂上颜色。 活动参考资料 二、活动组织: 1、填一填:有这么多蔬菜,到底哪些最受同学的欢迎呢?快去统计一下吧。 菜名: 西红柿: 青菜 : 辣椒 : 胡萝卜: 南瓜 : 茄子 : 全班做个小调查,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一下,哪种蔬菜最受欢迎。 2、玩一玩: (1)把同学们带来的蔬菜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蒙上眼睛,用手摸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蔬菜。 (2)蔬菜的形状各异,摸一摸你能判断出是什么蔬菜吗? 3、涂一涂: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拿起彩色笔涂涂吧! 2016-4-8 教研组查 食盐用处多(8-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食盐的广泛用途。 能力目标: 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重 难 点:了解食盐的作用和功能。 一、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关于盐的故事吗?在班里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傻瓜吃盐”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查一查。 请同学活动前通过查阅、问询的方法了解食盐的多种用途,鼓励一年级的学生用文字配画(拼音)的方法作记录,以弥补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不足。 3. 动脑筋。通过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的事例引发学生质疑,了解盐的广泛用途。 4. 动动手和说一说。各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实验结果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品种的盐,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盐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参考资料 食盐的最大用处就是食用,除了食用,食盐的用处还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它的妙用方法。 1. 在衣领、袖口上撒些盐末,轻轻揉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按常规洗涤,领子和袖口就变得分外洁净。 2. 食盐水加柠檬汁可洗去衣服上的血迹。 3. 用浓盐水浸泡,可除去衣物上的茶渍。 4. 在衣服上的果汁渍处撒些食盐,用水润湿,然后浸在肥皂水中洗涤,可洗去果汁渍。 5. 把新买的牛仔衣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12小时,可防止以后洗涤时褪色。 6. 用极细的食盐末撒在地毯上,再用笤帚扫,可去灰尘,并使地毯呈现光泽。 7. 豆腐等豆制品在烹制前,先放在凉盐水中浸泡,不仅能去异味,烹调时也不易碎。 8. 在沸水中放一些食盐,先烫鸡鸭的脚爪和翅膀,再烫鸡鸭的身体,能避免拔毛时脱皮。 9. 新漆的墙壁或家具有一般强烈的油漆味,在家中放两盆冷盐水,1~2天便可除掉油漆味。 10. 卫生间瓷盆有锈斑,可将适量的盐放入醋中,稍稍加热搅拌,然后将布蘸湿,放在锈斑上捂半个小时左右,再用粗糙的布蘸上“醋盐混合剂”用力擦洗就能除去锈斑。 二、活动组织: 1、查一查:盐有哪些种类? 如:粗盐、加碘盐、调味盐 我们平常吃的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病的发生。 2、说一说: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三、食盐最大的用处就是食用,除了食盐的用处还有很多…… 1、在衣领、袖口上撒些盐末,轻轻揉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按常规洗涤,领子和袖口就变得分外洁净。 2、食盐水加以些檸檬汁可洗去衣服上的血迹。 3、用浓盐水浸泡,可除去衣物上的茶渍。 4、在衣服上的果汁渍处撒些食盐,用水润湿,然后在肥皂水中洗涤,可洗去果汁渍。 5、把新买的牛仔衣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12小时,可防止以后洗涤时褪色。 6、用极细的食盐末撒在地毯上,再用笤帚扫,可去灰尘,并使地毯呈现光泽。 7、豆腐等豆制品在烹制前,先放在凉盐水中浸泡,不仅能去异味,烹调时也不易碎。 8、在沸水中放一些食盐,先烫鸡、鸭的脚爪和翅膀,再烫鸡、鸭的身体,能避免拔毛时脱皮。 2016-4-15 教研组查 轻巧灵活的筷子(9-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筷子的传说与来历。 能力目标:了解筷子的功能,从小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从小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 重难点:从小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 一、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5亿人在使用筷子,足以证明筷子的魅力。考考你对筷子的知识知道多少。 (二)活动的组织 1. 想一想。筷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可以分组模拟一次家庭聚餐,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在餐桌前的表现。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充分发挥筷子轻巧灵活的功能。同组之间可以互相纠正,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使用筷子。通过交流明白使用筷子中所包含的特殊的礼仪文化。 2. 你知道吗?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我们还使用哪些餐具,如:勺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西方人吃饭不用筷子用什么?请同学表演给大家,餐具怎样摆放?使用时有什么讲究? 3. 玩一玩、说一说。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夹豆子(弹子)比赛,看谁夹得又稳又快。请取胜的同学把他的“小窍门”讲给大家听。还可以在游戏中,互相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4. 小资料。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命运。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一次性筷子使用后的命运告诉大家。使学生初步了解一次性筷子与树木、绿化、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5. 做一做。用筷子、牙签、火柴棒等做一个小模型,采取分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动手、动脑的能力。组织一次评比活动,以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参考资料 筷子使用禁忌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禁忌以下十种使用筷子的方法。 1. 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人们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人们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是不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时用筷子指人。 2. 泪箸遗珠: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3. 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颠倒使用,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4. 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根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5 当众上香: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民间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2016-4-22 教研组查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1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艾得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衣料。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其特点和生产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探究民族服饰、工艺品的兴趣。 重难 点:了解其特点和生产过程。 过 程: 一、活动过程建议 1. 看一看。这个环节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可视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桑树和丝绸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种丝绸的图案是新疆独有的,和我国其它产地的丝绸有所不同。这里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如:讲讲丝绸的发源地以及丝绸之路等。 2. 排排队。先让学生给背景资料中每幅图都标上序号,再排队。正确的顺序:蚕宝宝、蚕茧、丝、纺织、丝绸。 3. 涂一涂。涂色可以临摹艾得莱丝绸图片中的色彩和纹路,还可以自由设计色彩。要注意,表现艾得莱丝绸的色彩时,无论多么绚烂的色彩都要搭配些白色,使得丝绸的色彩既热烈而又不焦灼。另外颜色的选择不要超过三种。 4. 说一说。近些年来已开发出多种艾得莱丝绸的工艺品,如:领带、箱包、丝巾等,请小朋友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可以先分组交流,再将本组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全班汇报。 活动参考资料 艾得莱丝绸 艾得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产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的衣裙材料。它是在蚕丝上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染色,其工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艾得莱丝绸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特点是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特点是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强烈,简单富有变化,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得莱丝绸质地柔软,富于弹性,轻薄柔韧,美观华丽,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现在人们不仅把艾德莱斯绸视为衣料,还有不少人把它作为工艺品买回去制作成室内装饰品。 2016-4-29 教研组查 智慧泉(1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启发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 过程与方法 体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学习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1. 导入 课件出示两幅图,分别是两个城乡孩子迷路的图,让同学们说说他们该怎么办?如果是你迷路了怎么办? 二、活动过程 1. 看一看。背景资料提供了两个城乡不同的事例,用以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该怎么办呢?该找谁来帮他们呢?”进入活动主题。 2. 说一说。这里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迷路事件,介绍给大家,并简单分析迷路的原因。这个环节要特别强调,记住家里和父母的联系电话、父母的工作单位、家庭地址、学校的名称和地址等。学生在叙述迷路的事例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把迷路的原因、经历、结果全过程说完整。 3. 想一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探讨避免迷路和迷路后的自救方法。应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多种途径和办法。 4. 议一议。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告诉大家。教师要及时指导,让各小组认真做好记录。小组讨论后可以选代表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作汇报。 5. 演一演。以表演的方式活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使学生演练并相互交流自救的方法。 活动参考资料 在城市迷路了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是向路人询问。“有困难,找警察”,但是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打扰您一下”等等,让对方乐意帮助你。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尽量使用普通话,否则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意思。 第二种方法,就是看路牌,城市街道、房院都有路牌房号,沿路也都有公共汽车站牌,细心观察就可找到答案。 第三种方法,就是打电话,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有联系电话,可以打电话给对方,问一问该怎么走,或者打给自己家里告知家人自己的准确位置。 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 1. 退回原路法。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心慌,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从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如何走到此处的?如果按原路返回是否可以走上正道?如果是在密林之中,可试探着往回走,但一定要每走8~10米时在树上做一个记号。可折断一根树枝,也可在树干上划一个记痕,以防再次走错方向可以返回原地。 2. 登高远望法。发现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往哪走,在山地尤应如此。先爬上附近大的山脊上观察,然后决定继续往上爬还是往下走。 3. 沿河走法。顺河面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为重要。俗话说水能送人到家,因为道路、民居常常是涉水临河而筑的。 4. 迷路时,如果遇到岔路口,首先要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选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使走错了,也不会偏差太远。 5. 预防迷路就要学会辨别方向。在晴朗的白日或夜晚,上有太阳或北斗当然方便,但若在阴雨天气或茫茫林区,要辨方向需要有些窍门。一是观察树木,由于植物喜阳,故树木向阳的一面枝叶繁茂,树干纹理较另一面光疏;二是观察石头,石头向阳一面往往光滑、裸露,而朝阴一面则粗糙多苔类植被;三可观察土地,向阳一侧往往草木茂盛,而阴坡则植物稀疏。若在高原地区,即使在夏季,阴坡仍会有积雪或残冰。这样,凡阳面即南面,凡阴面即为北面,大致可以辨出方位。 三、学会做实验 1、确定感兴趣的问题。 2、设计小实验。 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吗? 1、每天给它们浇同样多水。 2、定期对两盆花进行观察。 3、做观察记录。 4、几天以后…… 四、小结:通过实验,懂得阳光对花的生长有影响,种花需要充足的阳光。 2016-5-6 教研组查 编织美丽(1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编织美丽的针。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懂得编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事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提高自理能力。 重难点:学会编织美丽。 过 程:一、导入: 娜娜看到其他小朋友的脖子戴着各式各样的钥匙链,而自己脖子上戴的是妈妈给做钥匙。娜娜觉得妈妈做得太简单,于是她自己想动手编织一个漂亮的钥匙链。 二、马上行动: 观察一下你身边有哪些饰品是用漂亮的珠子,挂件串接起来的? 三、小游戏:取一段绳子,学习打死结,看谁打得又快又好。 串和打结是最基本的绳编手法,串和结一般是结合起来使用的。串就是把零散的物体连接成一个整。结就是把物体定位。古人结绳记事,而今我们主要用于装饰。 四、动手做: 材料、工具 :50-60厘米的长线一根,大孔珠若干挂件1-2个,钥匙1把。 制作过程: 1、按自己喜欢的样式串珠。 2、串钥匙和挂件。 3、打死结。 4、制作完毕。 五、拓展:我们上述的制作是把钥匙与挂件串接在一起的,你会分别串接钥匙和挂件吗? 一般捆扎物品时需要将绳子在捆扎物品上绕两圈以上,再用系活扣的方法 第二课时(13-1) 教学目标:学会编麻花辫。 过程:一、导入: 娜娜开心地告诉妈妈,她已经学会了系鞋带。妈妈说:“只要你肯学,就能干许多事情。除了系鞋带,你还可以自己编美丽的麻花辫”。 编绳有一根绳,两根绳,三根绳的编法。三根绳编得最牢固,也是最基本的,编辫子就是这种编法。 二、欣赏: 教科书第40页插图。 三、思考: 手机挂链是由几根绳子编结而成的?你会在手机链的尾部串珠打结吗? 四、动手做: 材料、工具:不同的彩线3根各30厘米长,彩珠若干。 制作过程: 1、将3根彩线合并在一起,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环的长度,再打结。 2、串珠后打结。 3、编辫子(辫子的长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打结。 4、在每根彩绳上串上各种颜色的珠子后打结。 五、实践活动: 1、为你的书包编一个美丽的挂件。 2、用学到的方法,给妈妈编一个漂亮的手链。 有趣的连接(14-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63723.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