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17章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解析.doc

收藏

编号:26527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4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19
17
金币
关 键 词:
化工 基础 学习 知识 原理 17 习题集 规范 标准答案 解析
资源描述:
.\ 目 录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2)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32) 第三章 传热(42) 第四章 蒸发(69) 第五章 气体吸收(73) 第六章 蒸馏(95) 第七章 固体干燥(119)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2 13%,N2 76%,H2O 11%(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时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 混合密度 2.已知20℃时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879 kg/m3和867 kg/m3,试计算含苯40%及甲苯60%(质量%)的混合液密度。 解: 混合液密度 3.某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kPa,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130kPa。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 解: 题4 附图 4.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3的液体。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其读数为58 kPa。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 B D h1 h2 A C 题5 附图 5. 如附图所示,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分别为700mm和600mm。在容器底部开孔与玻璃管相连。已知油与水的密度分别为800 kg/m3和1000 kg/m3。 (1)计算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2)判断A与B、C与D点的压力是否相等。 解:(1)容器底部压力 题6 附图 1 2 (2) 6.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采用如图所示的U形压力计,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3,h=0.8m,R=0.45m。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压。 解:如图,1-2为等压面。 则容器内表压: 7.如附图所示,水在管道中流动。为测得A-A′、B-B′截面的压力差,在管路上方安装一U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已知压差计的读数R=180mm,试计算A-A′、B-B′截面的压力差。已知水与水银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和13600 kg/m3。 解:图中,1-1′面与2-2′面间为静止、连续的同种流体,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为等压面,即 , 题7 附图 又 所以 整理得 由此可见, U形压差计所测压差的大小只与被测流体及指示液的密度、读数R有关,而与U形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无关。 代入数据 8.用U形压差计测量某气体流经水平管道两截面的压力差,指示液为水,密度为1000kg/m3,读数R为12mm。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改为双液体U管压差计,指示液A为含40%乙醇的水溶液,密度为920 kg/m3,指示液C为煤油,密度为850 kg/m3。问读数可以放大多少倍?此时读数为多少? 解:用U形压差计测量时,因被测流体为气体,则有 用双液体U管压差计测量时,有 题9 附图 因为所测压力差相同,联立以上二式,可得放大倍数 此时双液体U管的读数为 9.图示为汽液直接混合式冷凝器,水蒸气与冷水相遇被冷凝为水,并沿气压管流至地沟排出。现已知真空表的读数为78kPa,求气压管中水上升的高度h。 解: 水柱高度 10.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和φ573.5mm。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3,体积流量为9m3/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2) 小管: 质量流量不变 或: 11.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现要求料液以1m/s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 2-2’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12.一水平管由内径分别为33mm及47mm的两段直管组成,水在小管内以2.5m/s的速度流向大管,在接头两侧相距1m的1、2两截面处各接一测压管,已知两截面间的压头损失为70mmH2O,问两测压管中的水位哪一个高,相差多少?并作分析。 解:1、2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2 1 其中: 说明2截面处测压管中水位高。这是因为该处动能小,因而静压能高。 13.题13 附图 10m 如附图所示,用高位槽向一密闭容器送水,容器中的表压为80kPa。已知输送管路为mm的钢管,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关系为(不包括出口能量损失),试求: (1) 水的流量; (2) 若需将流量增加20%,高位槽应提高多少m? 解:(1)如图在高位槽液面1-1与管出口内侧2-2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 (1) 即 解得 流量 (2)流量增加20%,则 此时有 即高位槽需提升0.78m。 题14 附图 14.附图所示的是丙烯精馏塔的回流系统,丙烯由贮槽回流至塔顶。丙烯贮槽液面恒定,其液面上方的压力为2.0MPa(表压),精馏塔内操作压力为1.3MPa(表压)。塔内丙烯管出口处高出贮槽内液面30m,管内径为140mm,丙烯密度为600kg/m3。现要求输送量为40103kg/h,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150J/kg(不包括出口能量损失),试核算该过程是否需要泵。 解:在贮槽液面1-1’与回流管出口外侧2-2’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 题15 附图 不需要泵,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可自动回流至塔中 15.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如附图所示。输送量为2m3/h,输送管路为φ373.5mm的无缝钢管。两槽中液位恒定。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1m(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3。试计算压缩空气的压力。 解: 以容器中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且以1-1’面为基准,在1-1’~2-2’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其中: 代入: 1 h 题16 附图 16.某一高位槽供水系统如附图所示,管子规格为φ452.5mm。当阀门全关时,压力表的读数为78kPa。当阀门全开时,压力表的读数为75 kPa,且此时水槽液面至压力表处的能量损失可以表示为J/kg(u为水在管内的流速)。试求: (1)高位槽的液面高度; (2)阀门全开时水在管内的流量(m3/h)。 解: (1) 阀门全关,水静止 (2) 阀门全开: 在水槽1-1’面与压力表2-2’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解之: 流量: 题17 附图 17.用泵将常压贮槽中的稀碱液送至蒸发器中浓缩,如附图所示。泵进口管为φ893.5mm,碱液在其中的流速为1.5m/s;泵出口管为φ763mm。贮槽中碱液的液面距蒸发器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7m。碱液在管路中的能量损失为40J/kg(不包括出口)蒸发器内碱液蒸发压力保持在20kPa(表压),碱液的密度为1100kg/m3。设泵的效率为58%,试求该泵的轴功率。 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蒸发器进料口管内侧为2-2截面,且以1-1截面为基准面。 在1-1与2-2间列柏努利方程: (a) 或 (b) 其中: z1=0; p1=0(表压); u1≈0 z2=7m; p2=20103 Pa(表压) 已知泵入口管的尺寸及碱液流速,可根据连续性方程计算泵出口管中碱液的流速: m/s ρ=1100 kg/m3, ΣWf=40 J/kg 将以上各值代入(b)式,可求得输送碱液所需的外加能量 J/kg 碱液的质量流量 kg/s 泵的有效功率 泵的效率为58%,则泵的轴功率 kW 18.如附图所示,水以15m3/h的流量在倾斜管中流过,管内径由100mm缩小到50mm。A、B两点的垂直距离为0.1m。在两点间连接一U形压差计,指示剂为四氯化碳,其密度为1590 kg/m3。若忽略流动阻力,试求: (1) U形管中两侧的指示剂液面哪侧高,相差多少mm? (2) 若保持流量及其他条件不变,而将管路改为水平放置,则压差计的读数有何变化? 解: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题18 附图 其中: (1)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 (2) 故U形压差计两侧为左低右高。 (2)当管路水平放置时: 由柏努利方程 由静力学方程 两式联立: 可见,流量不变时,不变,即U形压差计读数不变。 题19 附图 19.附图所示的是冷冻盐水循环系统。盐水的密度为1100 kg/m3,循环量为45 m3/h。管路的内径相同,盐水从A流经两个换热器至B的压头损失为9m,由B流至A的压头损失为12m,问: (1)若泵的效率为70%,则泵的轴功率为多少? (2)若A处压力表的读数为153kPa,则B处压力表的读数为多少? 解: (1) 对于循环系统: (2) 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B处真空度为19656 Pa。 20.用离心泵将20℃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泵吸入与压出管路直径相同,均为φ762.5mm。水流经吸入与压出管路(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分别为及(J/kg),式中,u为水在管内的流速。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真空表的读数为26.6kPa,喷头处的压力为98.1kPa(表压)。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题20 附图 解:以水槽液面为1-1截面,泵入口处为2-2截面,且以1-1面为基准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为 即 解得 在水槽1-1截面与喷头处3-3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为 即 其中 则 水的流量: 泵有效功率 21.25℃水以35m3/h的流量在φ763mm的管道中流动,试判断水在管内的流动类型。 解: 查附录25℃水物性: 为湍流 22.运动黏度为3.210-5m2/s的有机液体在φ763.5mm的管内流动,试确定保持管内层流流动的最大流量。 解: 23.计算10℃水以2.710-3m3/s的流量流过φ573.5mm、长20m水平钢管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及压力损失。(设管壁的粗糙度为0.5mm) 解: 10℃水物性: 查得 24. 如附图所示,水从高位槽流向低位贮槽,管路系统中有两个90标准弯头及一个截止阀,管内径为100mm,管长为20m。设摩擦系数,试求: (1) 截止阀全开时水的流量; (2) 将阀门关小至半开,水流量减少的百分数。 解:如图取高位槽中液面为1-1′面,低位贮槽液面为2-2′截面,且以2-2′面为基准面。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 1′ 2 2′ 4m 题24 附图 其中: z1=4; u1≈0; p1=0(表压); z2=0; u2≈0; p2=0(表压) 简化得 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进口突然缩小 90标准弯头2个 截止阀(全开) 出口突然扩大 水流量 (2)截止阀关小至半开时: 截止阀半开的局部阻力系数 此时总阻力 阀门关小后,局部阻力发生变化,但由于高位槽高度不变,所以管路总阻力不变,即 即流量减少10%。 25.如附图所示,用泵将贮槽中20℃的水以40m3/h的流量输送至高位槽。两槽的液位恒定,且相差20m,输送管内径为100mm,管子总长为8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试计算泵所需的有效功率。(设管壁的粗糙度为0.2mm) 题25 附图 解: 20℃水物性: 根据 ,查得 在贮槽1截面到高位槽2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而: 题26 附图 26.有一等径管路如图所示,从A至B的总能量损失为。若压差计的读数为R,指示液的密度为,管路中流体的密度为,试推导的计算式。 解:在A-B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有 等径直管,故上式简化为 (1) 对于U形压差计,由静力学方程得 (2) (1)、(2)联立,得 27.求常压下35℃的空气以12m/s的速度流经120m长的水平通风管的能量损失和压力损失。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为300mm,宽为200mm。(设=0.0005) 解: 当量直径: 35℃空气物性: 由 ,查得 题28 附图 28.如附图所示,密度为800 kg/m3、黏度为1.5 mPas 的液体,由敞口高位槽经φ1144mm的钢管流入一密闭容器中,其压力为0.16MPa(表压),两槽的液位恒定。液体在管内的流速为1.5m/s,管路中闸阀为半开,管壁的相对粗糙度=0.002,试计算两槽液面的垂直距离。 解: 在高位槽1截面到容器2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由 ,查得 管路中: 进口 90℃弯头 2个 半开闸阀 出口 29.从设备排出的废气在放空前通过一个洗涤塔,以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流程如附图所示。气体流量为3600m3/h,废气的物理性质与50℃的空气相近,在鼓风机吸入管路上装有U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其读数为60mm。输气管与放空管的内径均为250mm,管长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之和为55m(不包括进、出塔及管出口阻力),放空口与鼓风机进口管水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m,已估计气体通过洗涤塔填料层的压力降为2.45kPa。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取为0.15mm,大气压力为101.3 kPa。试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题29 附图 解: 以吸入管测压处为1-1’面,洗涤塔管出口内侧为2-2’面,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其中: 50℃空气物性: 又 查得 30. 密度为850kg/m3的溶液,在内径为0.1m的管路中流动。当流量为4.210-3m3/s时,溶液在6m长的水平管段上产生450Pa的压力损失,试求该溶液的黏度。 解:流速 设液体在管内为层流流动,则 黏度 校核Re:<2000 流动为层流,以上计算正确。该液体的黏度为0.0438Pas。 题31 附图 31.黏度为30cP、密度为900kg/m3的某油品自容器A流过内径40mm的管路进入容器B 。两容器均为敞口,液面视为不变。管路中有一阀门,阀前管长50m,阀后管长20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当阀门全关时,阀前后的压力表读数分别为88.3kPa和44.2kPa。现将阀门打开至1/4开度,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30m。试求: (1) 管路中油品的流量; (2) 定性分析阀前、阀后压力表读数的变化。 解:(1)阀关闭时流体静止,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 m m 当阀打开开度时,在A与B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其中: (表压), 则有 (a) 由于该油品的黏度较大,可设其流动为层流,则 代入式(a),有 m/s 校核: 假设成立。 油品的流量: (2)阀打开后: 在A与1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得 或 显然,阀打开后u1 ↑,p1↓,即阀前压力表读数减小。 在2与B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得 因为阀后的当量长度l2中已包括突然扩大损失,也即, 故阀打开后u2 ↑,p2↑,即阀后压力表读数增加。 32.20℃苯由高位槽流入贮槽中,两槽均为敞口,两槽液面恒定且相差5m。输送管为φ383mm的钢管(=0.05mm)总长为10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求苯的流量。 解: 在两槽间列柏努力方程,并简化: 即: 代入数据: 化简得: 查完全湍流区 设 , 由(1)式得 由附录查得20℃苯物性: 查图, 再设 ,由(1)得 查得 假设正确 流量: 33.某输水并联管路,由两个支路组成,其管长与内径分别为:,;,。已知总管中水的流量为2.2m3/s,水温为20℃,试求各支路中水的流量。(设管子的粗糙度为0.3mm) 解:设两支路中的流动均进入阻力平方区,由及,查得, 又 校核Re: 支管1: 流动接近阻力平方区,。 支管2: 流动接近阻力平方区,。 故以上计算有效。两支管的流量分别为、 题34 附图 10 34.如附图所示,高位槽中水分别从BC与BD两支路排出,其中水面维持恒定。高位槽液面与两支管出口间的距离为10m。AB管段的内径为38mm、长为28m;BC与BD支管的内径相同,均为32mm,长度分别为12m、 15m(以上各长度均包括管件及阀门全开时的当量长度)。各段摩擦系数均可取为0.03。试求: (1)BC支路阀门全关而BD支路阀门全开时的流量; (2)BC支路与BD支路阀门均全开时各支路的流量及总流量。 解:(1)在高位槽液面与BD管出口外侧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 : 而 有: 化简 又由连续性方程: 代入上式: 解得: 流量: (2)当 BD,BC支路阀均全开时: C ,D出口状态完全相同,分支管路形如并联管路, (1) 又 = (2) 在高位槽液面与BD出口列柏努利方程: (3) 将(2)代入(3)式中: 解得: 流量: 35.在内径为80mm的管道上安装一标准孔板流量计,孔径为40mm,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350mmHg。管内液体的密度为1050kg/m3,黏度为0.5cP,试计算液体的体积流量。 解: 设,查得 而 假设正确,以上计算有效。 题36 附图 12 1.5m 36.用离心泵将20℃水从水池送至敞口高位槽中,流程如附图所示,两槽液面差为12m。输送管为φ573.5mm的钢管,吸入管路总长为20m,压出管路总长为155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水流量,孔径为20mm,流量系数为0.61,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600mmHg。摩擦系数可取为0.02。试求: (1)水流量,m3/h; (2)每kg水经过泵所获得的机械能; (3)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 解:(1) (2)以水池液面为面,高位槽液面为面,在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 而 其中: (3)在水池液面面与泵入口真空表处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简化为 其中 即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1.1kPa。 37.水在某管路中流动。管线上装有一只孔板流量计,其流量系数为0.61,U形压差计读数为200mm。若用一只喉径相同的文丘里流量计替代孔板流量计,其流量系数为0.98,且U形压差计中的指示液相同。问此时文丘里流量计的U形压差计读数为若干? 解:由流量公式: 流量相同时, 故文丘里流量计的读数 38.某气体转子流量计的量程范围为4~60m3/h。现用来测量压力为60kPa(表压)、温度为50℃的氨气,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应如何校正?此时流量量程的范围又为多少?(设流量系数CR为常数,当地大气压为101.3 kPa) 解:操作条件下氨气的密度: 即同一刻度下,氨气的流量应是空气流量的1.084倍。 此时转子流量计的流量范围为41.084~601.084m3/h,即4.34~65.0 m3/h。 39.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某离心泵的性能,吸入管与压出管的内径分别为70mm和50mm。当流量为30 m3/h时,泵入口处真空表与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40kPa和215kPa,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轴功率为3.45kW。试计算泵的压头与效率。 解: 在泵进出口处列柏努力方程,忽略能量损失; =27.07m 40.在一化工生产车间,要求用离心泵将冷却水从贮水池经换热器送到一敞口高位槽中。已知高位槽中液面比贮水池中液面高出10m,管路总长为40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内径为75mm,换热器的压头损失为,摩擦系数可取为0.03。此离心泵在转速为2900rpm时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Q/(m3/s)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H/m 26 25.5 24.5 23 21 18.5 15.5 12 8.5 试求:(1)管路特性方程; (2)泵工作点的流量与压头。 解:(1)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2)在坐标纸中绘出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的工作点: 41.用离心泵将水从贮槽输送至高位槽中,两槽均为敞口,且液面恒定。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200 kg/m3的某水溶液,其他物性与水相近。若管路状况不变,试说明: (1)输送量有无变化? (2)压头有无变化? (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4)泵出口处压力有无变化? 解:变化时,泵特性曲线不变。 管路特性曲线 不变 (1) 输送量不变; (2)压头不变; (3) 轴功率: 增加 (4)在贮槽液面1-1′和泵出口2-2′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工作点Q,不变,不变 即随的增加而增加。 42.用离心泵将水从敞口贮槽送至密闭高位槽。高位槽中的气相表压为98.1kPa,两槽液位相差10m,且维持恒定。已知该泵的特性方程为(单位:H—m,Q—m3/s),当管路中阀门全开时,输水量为0.01 m3/s,且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试求: (1)管路特性方程; (2)若阀门开度及管路其他条件等均不变,而改为输送密度为1200 kg/m3的碱液,求碱液的输送量。 解:(1)设输送水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其中, 当输水量为0.01 m3/s时,由泵特性方程与管路特性方程联立: 得 即此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2)当改送密度为1200 kg/m3的碱液时,泵特性方程不变,此时管路特性方程 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且阀门开度不变,则B不变。因此管路特性方程变为 将该方程与泵特性方程联立, 可得碱液输送量 43.用离心泵向设备送水。已知泵特性方程为,管路特性方程为,两式中Q的单位均为m3/h,H的单位为m。试求: (1)泵的输送量; (2)若有两台相同的泵串联操作,则泵的输送量为多少?若并联操作,输送量又为多少? 解:(1) 联立: 解得: (2) 两泵串联后: 泵的特性: 与管路特性联立: 解得: (3) 两泵并联后: 泵的特性: 与管路特性联立: 解得: 44.用型号为IS65-50-125的离心泵将敞口贮槽中80℃的水送出,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为4m,当地大气压为98kPa。试确定此泵的安装高度。 解:查附录:水, 在附录中查得IS65-50-125泵的必需气蚀余量 (NPSH)r=2.0m 泵允许安装高度: = = 为安全起见,再降低,即 即泵需要安装在水槽液面以下或更低位置。 45.用离心泵从真空度为360mmHg的容器中输送液体,所用泵的必需汽蚀余量为3m。该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为200mmHg,密度为900kg/m3,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为0.5m,试确定泵的安装位置。若将容器改为敞口,该泵又应如何安装?(当地大气压为100kPa) 解:(1)当容器内真空度为360mmHg时, 故泵宜安装在液面以下(0.63+0.5)=1.13m更低的位置。 (2)当容器敞口时, 故泵宜安装在液面以上低于(4.8-0.5)=4.3m的位置。 题46 附图 46.如附图所示,用离心泵将某减压精馏塔塔底的釜液送至贮槽,泵位于贮槽液面以下2m处。已知塔内液面上方的真空度为500mmHg,且液体处于沸腾状态。吸入管路全部压头损失为0.8m,釜液的密度为890kg/m3,所用泵的必需汽蚀余量为2.0m,问此泵能否正常操作? 解:因塔内液体处于沸腾状态,则液面上方的压力即为溶液的饱和蒸汽压,即 该泵的允许安装高度: 而实际安装高度,说明此泵安装不当,泵不能正常操作,会发生气蚀现象。 47.用内径为120mm的钢管将河水送至一蓄水池中,要求输送量为60~100m3/h。水由池底部进入,池中水面高出河面25m。管路的总长度为80m,其中吸入管路为24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设摩擦系数为0.028。,试选用一台合适的泵,并计算安装高度。设水温为20℃,大气压力为101.3kPa。 解:以大流量Q=100m3/h计。 在河水与蓄水池面间列柏努力方程,并简化: 由 选泵IS100-80-160,其性能为: 确定安装高度: 水, 减去安全余量,实为以下。 即泵可安装在河水面上不超过的地方。 48. 常压贮槽内装有某石油产品,在贮存条件下其密度为760 kg/m3。现将该油品送入反应釜中,输送管路为φ572mm,由液面到设备入口的升扬高度为5m,流量为15m3/h。釜内压力为148kPa(表压),管路的压头损失为5m(不包括出口阻力)。试选择一台合适的油泵。 解: 在水槽液面与输送管内侧面间列柏努力方程,简化有: 由Q= ,查油泵样本,选泵60Y-60B其性能为: 流量 49.现从一气柜向某设备输送密度为1.36kg/m3的气体,气柜内的压力为650Pa(表压),设备内的压力为102.1kPa(绝压)。通风机输出管路的流速为12.5m/s,管路中的压力损失为500Pa。试计算管路中所需的全风压。(设大气压力为101.3kPa) 解: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试计算直径为30μm的球形石英颗粒(其密度为2650kg/ m3),在20℃水中和20℃常压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 解:已知d=30μm、ρs=2650kg/m3 (1)20℃水 μ=1.0110-3Pas ρ=998kg/m3 设沉降在滞流区,根据式(2-15) 校核流型 假设成立, ut=8.0210-4m/s为所求 (2)20℃常压空气 μ=1.8110-5Pas ρ=1.21kg/m3 设沉降在滞流区 校核流型: 假设成立,ut=7.1810-2m/s为所求。 2、密度为2150kg/ m3的烟灰球形颗粒在20℃空气中在滞流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是多少? 解:已知ρs=2150kg/m3 查20℃空气 μ=1.8110-5Pa.s ρ=1.21kg/m3 当时是颗粒在空气中滞流沉降的最大粒径,根据式(2-15)并整理 所以 3、直径为10μm的石英颗粒随20℃的水作旋转运动,在旋转半径R=0.05m处的切向速度为12m/s,,求该处的离心沉降速度和离心分离因数。 解:已知d=10μm、 R=0.05m 、 ui=12m/s 设沉降在滞流区,根据式(2-15)g改为ui/ R 即 校核流型 ur=0.0262m/s为所求。 所以 4、用一降尘室处理含尘气体,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17章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652743.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